中宫赏月,西施展露了自身强大的魅力,树立起自身形象,取信于王后,王妃座次排位与文妃相当,这也惹怒了夏妃和淑妃,种下祸根。这次赏月,西施终于见到了太子妃婉晴,与婉晴的重逢是西施渴望已久的,从此也开启了西施与婉晴既相亲又无奈的岁月。
95 重逢中宫
门外报,来了三个侍女。
踏宫出去看,回来说是中宫的,西施吩咐请进来。进门来的最前面的一个,是王后的贴身侍女玉容,后面跟着两个侍从。
玉容行过礼后说:
“回禀娘娘,王后传谕,明日邀请各宫娘娘进中宫赏月。”
西施赏过玉容三人,让追月送了出去,心不平静起来,看着移光。
移光一脸的轻松,对驰原说:
“把那存的几匹丝绢,挑着花样的选几种,还有,将姐姐最好的礼服取来。再有,明天追月跟姐姐进中宫,踏宫、驾风等在宫外。我可不愿见到那个泥胎了。”
移光说完,轻松地笑起来。
令西施既紧张又兴奋的是,中宫赏月极有可能遇到婉晴。这可是西施入宫后无比期盼的事情。当然,这个期盼,其她的姐妹谁也不知道。
西施想见到婉晴,也有些忌惮见到,一是,自己因何入宫,必须给婉晴巧妙地说清楚。二是,现在两个人的身份变了。三是,她可能成为对手,或者敌手,这是个模糊的不能再模糊的潜意识。
第二天傍晚,月亮升起,大如团扇,色泽嫩黄。西施、追月、踏宫、驾风来到中宫,追月伴着西施进入中宫正殿。
王后坐在正殿的正上方,衣着华丽,满脸的喜气,身边站着一位身姿苗条、面容清秀的女子,衣着十分的素雅,站在那里,表情谦恭,落落大方。
“她是婉晴!”西施一眼就认出来了。
后宫不同于王宫议政大殿,在这里按级别设有座位,座位是上等木料做的座墩,雕刻着祥瑞图案,再铺上绵软的锦团。宣娘娘和文娘娘坐在台下左右两侧的长案后面。
西施行过礼后,王后就招呼她落座。文娘娘上前来,把西施拉到自己的一边来,挨着坐下。
“好没规矩。”王后看了一眼故作生气状地说了一句,紧接着扫视一眼大殿又说:
“还有那个玉秀宫的没有来到,我还真有点怕她来呢。夏妃和淑妃今儿怎么也来得晚了?”王后笑着说。
“一准是没有妆扮停当吧。”宣娘娘抢着说。
说着话,夏妃和淑妃结伴来到,身后跟着两个表情冷冰冰的侍女。二人拜过王后,回身看了一眼,见宣娘娘招呼她们,便一起坐到宣娘娘下面去了。
“玉阳宫的。”王后对西施说。
西施赶忙起身应答。
王后示意她坐下,侧脸对站在身边的女子说:
“婉晴,过去参拜西施娘娘。”
婉晴款款走下台,来到西施面前,举止得体地拜了西施。
自从与西施分手后,婉晴一直惦念着她,知道西施消息,还是在北侠甘善嘴中。甘善前不久来到吴国,见到婉晴,婉晴问有关西施的情况,甘善吞吞吐吐,只是说,西施从吴国离开后,去了鲁国,然后又回到越国,其余的什么也没有说。不久前,听到太子含糊的说,父王新纳了妃子,有一个非常像西施。她多么渴望太子说的就是西施啊!
听太子这样说,婉晴早就按捺不住了,今日一见,虽然说吃惊大于惊喜,但是吃惊只是一瞬间,惊喜推开了她的整个心扉。
婉晴今日来到中宫,站在王后身后,热切地等待着,自从西施进门,她一眼就认了出来:果然是她!婉晴竭力克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
“玉阳宫的,这位就是太子妃。”
西施恭恭敬敬连忙还礼。
两个人用眼睛在交流心中的狂喜。
“姐姐,不是做梦吧!真的是你呀!”
“婉晴,姐说过有缘就能再见到。”
西施情不自禁地要拉婉晴坐在身边,婉晴用非常细微的身体动作拒绝了,缓步回到王后身边。
王后瞥了一眼,顿了一会说:
“玉阳宫的,听各宫的娘娘讲,你在宫里教授宫女们织锦?真有其事吗?”
“回王后,民女一来闲着无事,二来怕误了女红。”西施回答王后问话。
“别民女、民女的,听来就像闻着了糟糠的味道。”宣娘娘插言说。
“本后听着倒是新鲜。”王后说:
“玉阳宫的,这王宫大内,需要一位娘娘亲手干些粗活?”
“回王后话,民女所做得是少有的手艺,自觉精妙,教给宫人,日后出宫,也有一门手艺。”在西施回话时,婉晴双眼一直看着西施。
“噢,既如此,本后也想见识一下。”王后正说着,听外面传报:
“郑娘娘驾到。”
“哎呀,这个蛮妇来啦。”王后摇摇头,面带僵硬的笑容说。
“老大万福。”
郑旦拜了一下就起来身,她才不管满堂里的嬉笑声呢,走到西施面前,双手伏案,忽闪着大眼说:
“你怎么比我来的都早,她的宴席还没摆好呢。”说着站起身来又说:
“看来本娘娘只有与‘玉阳宫的’坐一起啦。”说完过来入座。
王后低头摇了摇,抬头看着西施说:
“玉阳宫的,你方才说的是什么样的精细活?”
“王后,郑娘娘与民女进宫时,把亲手织的丝绢带来了一些,献给王后与姐妹们。”西施说完,就见追月捧着几匹花花绿绿的丝绢进了殿门,侍女接过来放在了一条宽大的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