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带来的那份被严格标记为“绝密”级别的文件,实际上是一份源自国家最高决策层的重要提议草案——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成立一个名为“国家量子人工智能战略实验室”的宏伟构想。这份草案不仅凝聚了国家顶尖智慧的结晶,更预示着未来科技发展的全新方向,标志着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该实验室的组建模式将彻底打破以往常见的“项目合作”框架,转而由国家最顶尖的相关科研机构、重点高校,以及备受瞩目的“默言科技”共同携手,打造一个实体化的联合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级别之高,前所未有,将由国家级领导人亲自挂帅,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而林默则被内定为首席科学家和实验室主任,享有极大的技术自主权和决策权。这种前所未有的组织架构,旨在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科研合力。
实验室的核心任务,是集中各方优势力量,全力攻关一系列被列为“最高优先级”的国家战略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 **基于“智脑”技术的下一代国家加密与网络安全体系**:该体系旨在构建一个坚不可摧的“量子安全盾牌”,确保国家信息安全,使其无法被任何经典计算手段破解。这一体系的建立,将为国家的网络安全提供前所未有的保障,彻底杜绝信息泄露和外部攻击的风险。
2. **面向深远太空探测的自主导航与决策系统**:这一系统将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器、空间站乃至载人火星任务提供强大的智能大脑,确保探测任务的顺利进行。通过高度智能化的自主导航与决策,大幅提升深空探测的效率和成功率。
3. **战略级新材料与能源技术的定向研发**:针对极端环境下的材料与能源需求,如高超音速飞行、深海探测、核聚变等,进行超高速、高效率的研发工作。这些技术的突破,将为国家的国防、能源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4. **国家综合态势感知与决策支持平台**:该平台将整合经济、金融、能源、舆论等多维度数据,利用“智脑”技术进行宏观层面的模拟、预测与策略推演,为国家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国家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这份草案的出台,标志着“默言科技”及其引以为傲的“智脑”技术,已经被正式纳入国家最高战略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双方的合作关系,也从原先的“支持与配合”,全面提升至“深度融合与共同担当”的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默言科技”的高度信任和期望。
林默仔细地阅读着草案的每一个细节,神情愈发严肃。他深知,这份草案不仅代表着国家对他和“默言科技”的高度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任何一个项目的突破,都将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容不得半点马虎。
“关于实验室的选址和人员构成,具体是如何安排的?”林默抬起头,目光锐利地问道,语气中透露出对细节的高度关注。
“实验室总部将直接设在‘默言科技’的园区内,与你的核心研发区域实现深度融合。”张锋详细回答道,“在人员方面,我们将从国家队中抽调最顶尖的专家,与‘默研社’的核心骨干进行混编,组成各个项目组。所有入选人员都必须通过最高级别的政治审查和背景调查,确保万无一失。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科研力量的集中,又确保了项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那么,资源保障方面又是如何安排的呢?”林默继续追问,显然对实验室的运作条件有着极高的要求。
“国家将全面开放所有相关的国家级数据库、实验设施和超级计算资源,为实验室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张锋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至于经费方面,我们将采取‘上不封顶’的政策,优先确保实验室的各项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资金支持,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
林默沉吟了片刻,眼中闪烁着锐利而坚定的光芒。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平台,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将有机会调动国家力量,去实现一些之前仅凭公司力量难以企及的宏大构想,这既是机遇,也是责任。
“我同意。”林默最终点头,语气坚定,“但有一个前提,实验室的研究必须保持最高的学术自由和探索精神,不能被短期的功利目标所束缚。我们需要着眼的是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远的技术布局。只有保持长远的战略眼光,才能真正实现科技的突破。”
“这一点,上面完全同意。”张锋肯定地回应道,“他们所需要的,正是你看得更远的那个‘未来’。国家高层深知,科技创新需要长远规划和持续投入,短视的行为只会阻碍科技的发展。”
随着战略合作的升级,林默和“默言科技”被推上了一个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宏大舞台。然而,接触最高级别的机密和承担最核心的战略任务,也意味着他所面临的风险等级,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张锋接下来展示给他的一份详细清单,清晰地揭示了这一点,每一个细节都让林默感到责任重大,但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他深知,只有勇于担当,才能不负国家的重托,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