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审计部即将抽查的消息,像一阵无形的风,迅速吹遍了创科集团几个核心部门。原本就忙碌的氛围里,悄然增添了一丝紧张与审慎。
项目部在苏念的提前部署下,显得井然有序。所有与“星耀”项目相关的文件,从最初的立项报告、市场分析、预算审批,到近期的技术供应商评估、会议纪要、合同草案,都被分门别类地整理归档,电子版与纸质版一一对应,清晰可查。苏念甚至让团队准备了一份项目关键决策点的说明文档,梳理了每个重要选择背后的逻辑与依据。
张辰看着大家高效地配合着准备工作,忍不住对苏念低声感叹:“念姐,未雨绸缪啊!你这反应速度,绝了。”
苏念淡淡一笑,没有多做解释。她只是做好了自己该做的,将专业和合规做到极致,这是应对一切外部审视最坚实的底气。
相比之下,其他一些部门则显得有些忙乱。而行政部,作为此次审计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在副主管的带领下,虽然也在尽力整理资料,但那种强自镇定的氛围,还是被敏感的人察觉到了。
审计部的工作组在两天后正式入驻。带队的是审计部副总监,一位以严谨甚至有些刻板着称的中年女性,姓赵。赵总监带着两名资深审计员,直接在公司临时安排的办公室开始了工作。
流程检查按部就班地进行。审计组首先走访了项目部,苏念亲自接待,态度不卑不亢,回答问题条理清晰,提供的资料完整详实。赵总监翻阅着项目档案,偶尔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苏念都能基于对项目的深刻理解和扎实的前期工作,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
“苏经理,关于技术供应商的选择,你们最终倾向于‘Ab双轨’方案,这个决策过程,有完整的记录吗?”赵总监扶了扶眼镜,目光锐利。
“有的。”苏念示意林薇将准备好的会议纪要、评估报告以及最终决策会议记录递上,“这是我们内部多次讨论的纪要,包含了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最终权衡的依据。同时,这是‘幻视科技’技术验证期的详细计划,以及与‘迅捷科技’的备选合作推进时间表。”
赵总监仔细翻阅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微微颔首的动作,显示了她对这份细致准备的认可。在项目部,审计组几乎没有找到任何流程上的硬伤。
然而,当审计的焦点转向行政部,尤其是调取近半年的会议纪要归档记录、内部文件流转日志以及部分供应商接待记录时,气氛明显变得微妙起来。
王建国不在,很多具体事务只有他本人最清楚。副主管虽然尽力配合,但在回答一些关键细节时,难免出现含糊其辞或需要反复核实的情况。审计组要求调取特定几次高层会议后,行政部存档的原始纪要电子版及修改记录时,副主管的额头明显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苏念虽然不在现场,但通过一些渠道,隐约听到了审计组在行政部遇到“阻力”的风声。她知道,这恐怕就是陆时衍暗示的,也是那位匿名者所谓的“暗礁”所在。
这天下午,苏念正在审阅张辰提交的与“幻视科技”首次技术对接的简报,内线电话再次响起。还是总裁办。
“苏经理,陆总请你过来一下,带上‘星耀’项目最新的技术验证进展报告。”
“好的,马上。”
苏念拿起刚刚打印出来的简报,整理了一下思绪,再次走向总裁办公室。这一次,她注意到门外等候区的沙发上,坐着审计部的赵总监。
两人目光相遇,苏念礼貌地微笑点头,赵总监也只是公事公办地回以颔首。
看来,陆时衍是在同时听取审计和项目进展的汇报。苏念心中了然,推门而入。
陆时衍依旧坐在办公桌后,但这次,他面前摆放着几份文件,似乎是审计部的初步报告。他示意苏念坐下,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比上次似乎少了几分探究,多了些难以察觉的……赞许?
“陆总,这是与‘幻视科技’技术对接的初步简报。”苏念将报告递上。
陆时衍接过,却没有立刻翻阅,而是看向她:“审计部在项目部的检查结束了,赵总监对你的团队评价很高。流程规范,资料完备,应对专业。”
他的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这是项目部全体同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苏念没有居功,回答得十分得体。
陆时衍微微颔首,话锋却是一转:“但是,行政部那边,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会议纪要的存档版本,与会议当场记录的关键内容存在出入。尤其是……几次涉及‘星耀’项目技术路径讨论的高层会议。”
苏念的心猛地一跳。来了!王建国篡改会议纪要的事情,果然被审计抓住了马脚!这是在没有任何人明确举报的情况下,审计部门依靠专业核查发现的疑点。这比她自己抛出证据,更加有力,也更具有公信力。
她面上适时地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有这种事?会议纪要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内容有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判断。”
陆时衍深邃的目光看着她,似乎想从她脸上找出些什么,但苏念的表情管理无懈可击。他沉默片刻,才道:“嗯。审计部会继续深入调查。王建国目前联系不上,集团已经启动内部问责程序。”
联系不上?苏念眸光微闪。是潜逃了,还是被背后的人控制起来了?看来,对方也意识到了危机,开始断尾求生了。
“这件事,集团会处理。”陆时衍将话题拉回,“你的任务是确保‘星耀’项目不受影响,按计划推进。‘幻视’的技术验证,有什么发现?”
苏念收敛心神,将简报中的关键点进行了汇报,包括技术上的亮点、遇到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张辰团队初步设想的解决方案。她汇报时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既不过分夸大前景,也不回避现实困难。
陆时衍听得认真,偶尔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都切中要害,显示出他对技术细节的精准把握。苏念一一作答,两人之间的对话,更像是一场高效的专业研讨。
汇报结束,陆时衍合上简报,看向苏念:“做得不错。双轨方案是明智的。既要敢于冒险创新,也要懂得控制风险。这个度,你把握得很好。”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肯定她的工作能力。不再是之前那种带着审视的“尚可”或“思路清晰”,而是明确的“做得不错”。
苏念心中泛起一丝微澜,但很快平复:“谢谢陆总,我们会继续努力。”
离开总裁办公室时,苏念看到赵总监已经不在等候区。她回到自己的部门,发现办公桌上多了一个普通的快递文件袋,没有寄件人信息。
她心中一动,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拆开文件袋,里面是几份文件的复印件。一份是王建国与某个境外空壳公司的隐秘资金往来凭证,金额和时间点与之前匿名资料吻合;另一份,则是一份经过技术恢复的、被删除的原始会议记录片段的打印件,上面清晰记录了某次高层会议上,关于暂不引入某家背景复杂的技术公司的明确决议,而王建国归档的纪要中,这一条被巧妙地模糊和修改了。
这就是匿名信息里提到的“礼物”?在这个审计已经发现问题,集团启动调查的关口,这份“礼物”来得恰到好处,不仅能坐实王建国的行为,甚至可能指向其背后的指使者——那份被修改掉的决议,明显对某方势力不利。
苏念将文件收好,心中雪亮。这场无声的硝烟,她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动。王建国这个棋子已被拔出,而幕后之人,也暴露在了审计和集团高层的视线下。
她站在办公室的玻璃窗前,俯瞰着楼下的车水马龙。阳光刺破云层,洒满城市。第二卷的征程,她在危机中步步为营,不仅稳固了地位,推动了项目,更赢得了来自陆时衍的认可和那份难以言明的、复杂的关注。
金子的光芒,正在一步步穿透迷雾,熠熠生辉。然而,她也清楚,扳倒一个王建国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浪和更复杂的挑战,或许就在不远的前方。那个修改会议纪要的受益方,那个隐藏在深处的对手,绝不会轻易罢休。
但此刻的苏念,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