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商会的财富与权势与日俱增,但在金妮的精心运作下,它展现给世人的,并非贪婪冷酷的垄断巨头嘴脸,而是一副温和、仁善、极具社会责任的“慈善家”面孔。
在汐彦的授意和金妮的高效执行下,商会庞大的资金流中,有相当一部分被系统地用于“回馈西海”。
在数个较为贫困的岛屿,破旧的、缺乏药物的医疗所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由西海商会全资捐助、设备齐全的崭新医院,门口悬挂着小小的帆船徽记。穿着商会统一制服的医生和护士,为付不起诊金的贫民提供着免费的初步诊疗和廉价药物。
在孩子们只能露天或在危房里学习的村落,西海商会出资兴建了坚固的校舍,提供了基础的教材和文具,并设立奖学金,资助有天分但家境贫寒的学子继续深造。朗朗读书声从这些新学堂中传出,许多孩子的命运因此被改写。
对于那些因意外、疾病或失去劳动力而陷入困境的家庭,商会设立了专项救助基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然而,真正让“西海商会”这个名字深深烙印在西海平民心中的,是几次突如其来的天灾。
一次罕见的特大风暴袭击了西海数个岛屿,引发海啸与洪涝,无数人家园被毁,流离失所,缺衣少食。当地王国政府救援迟缓,其他商团或是漠不关心,或是想趁机抬高物价牟利。
就在灾民陷入绝望之际,悬挂着西海商会旗帜的船队,却迎着未完全平息的风浪,第一时间抵达了受灾最严重的区域。船上满载着由商会紧急调配的帐篷、干净的饮用水、食物和药品。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效率。在其他救援力量还在协调、装船时,西海商会的物资已经通过其高效到诡异的物流网络(暗中动用了大熊的能力消除工人疲劳,汐彦进行关键物资的短距空间投送),迅速分发到了灾民手中,挽救了许多濒临崩溃的生命。
类似的事情不止一次。某岛屿火山爆发,西海商会的救援队和物资总是最先到达;瘟疫在某个城镇蔓延,商会捐助的药品和建立的临时隔离所起到了关键作用。
每一次灾难中,那抹代表着“希望”和“效率”的帆船徽记,都深深温暖了受灾民众的心。
“是西海商会!他们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金妮小姐是真正的善人!”
“比起那些只知道吸血的混蛋,西海商会才是为我们着想的人!”
感激的声音在西海的平民阶层中口口相传。西海商会的声望,在底层民众中达到了顶峰。这种声望,远比任何商业合同或武力威慑都更加牢固。它转化为一种无形的拥戴和信任,使得商会在西海的根基变得坚不可摧。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看不穿这层“慈善面具”下的深意。一些老牌商会的掌权者和贵族私下里讥讽西海商会“收买人心”、“伪善”。
但在山洞基地的密室里,汐彦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
“财富和武力可以让人恐惧,但无法让人真心拥护。”他对金妮和大熊说道,“这些投入,看似是付出,实则是最稳固的投资。它为我们赢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未来应对任何风浪时,最宝贵的缓冲和底气。当所有人都认为你代表着‘善’与‘希望’时,你的敌人,就将站在道德的对立面。”
金妮深以为然,她将商会的慈善事业系统化、制度化,使其不仅仅是作秀,而是真正融入商会运营的一部分。
这层精心打造的“慈善面具”,不仅为西海商会赢得了美誉,更在金妮和汐彦的运作下,化为了一张无形而强大的护身符,以及……未来可能撬动更大格局的民意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