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教室里就坐满了期待的学生。第一排的丫丫紧张地搓着小手,草原孩子巴特尔则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四处张望。
今天我们上针灸课,我微笑着说,首先要告诉大家,针灸不会很疼,就像被蚂蚁轻轻咬了一下。我们先从理论开始,再在模型上练习。
我指着墙上的经络图,开始讲解人体的主要经络和常用穴位。温庭远在一旁操作着铜人模型,萧承嗣则在教室里巡视,帮助学生们理解。
记住,我强调道,针灸的关键是找准穴位和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力度要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效果。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但当我拿出真正的银针时,教室里还是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哇,这么细!
真的不会疼吗?
我笑了笑,先在自己的虎口处轻轻扎了一针,向大家展示:看,这就是合谷穴,常用于缓解头痛和牙痛。大家不要怕,我们会循序渐进。
学生们的紧张情绪渐渐缓解。小石头勇敢地举手:沈大夫,我可以先试试吗?
当然可以,我点头,但我们先在模型上练习。
孩子们轮流在铜人模型上练习进针,我和温庭远在一旁指导。萧承嗣则用有趣的比喻解释穴位的作用:你们看,这个足三里穴就像给身体加燃料的地方,经常按摩可以增强体力。
草原孩子巴特尔忍不住问道:萧将军,针灸在我们草原也能用吗?我们那里很多人有关节疼痛的毛病。
当然可以,萧承嗣点头,针灸对关节疼痛有很好的缓解效果。等你们学会了,可以回去帮助族人。
巴特尔的眼睛亮了起来,练习得更加认真。
中午休息时,校园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额尔敦托巴图带着几位草原部落的长者。他们是来参观医馆分校的,同时希望能学习一些基础的医疗知识。
欢迎你们,我热情地说,我们很乐意分享我们的知识。
额尔敦笑着回应:我们也带来了一些草原的草药和传统疗法,希望能互相学习。
我们在校园的小亭子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交流会。我向草原长者们介绍了针灸和常见的草药疗法,额尔敦则展示了草原上治疗跌打损伤的独特手法。
这个手法很有特色,温庭远赞叹道,我们可以将它记录在《青柳医集》中。
交流结束后,额尔敦悄悄对我说:沈大夫,草原上最近有不少人染上了风寒,我担心可能会发展成瘟疫。我们的巫医人手不足,希望你们能派人来帮忙。
我眉头一皱:我们会尽快安排。不过现在学生们刚开始学习,我需要留下一部分老师。
萧承嗣立刻说:我可以带一队人去草原支援,你和温大人留在镇上。
那太好了,额尔敦感激地说,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控制住病情。
下午的课程结束后,我们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温庭远建议:我们可以挑选几个学习进步快的学生一起去草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好主意,我点头,小石头、丫丫和巴特尔表现都很出色,可以让他们参加。
小石头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兴奋得跳了起来:真的吗?我可以去草原了?
是的,我笑着说,但你要记住,这不是去玩,而是去帮助别人。
我知道,小石头严肃地点头,我会努力的!
傍晚时分,周御史派来的使者来到医馆,带来了《国医大典》编纂委员会的正式邀请。邀请信中希望我能在三个月内完成部分章节的撰写,内容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和草药图谱。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温庭远说,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让青柳镇的医学成果被更多人认可。
但时间很紧张,我有些担忧,我还要准备去草原的医疗支援。
我可以先帮你整理资料,温庭远自告奋勇,萧将军去草原时,我留在镇上继续编写。
谢谢你,我感激地说,有你们的帮助,我相信我们能兼顾两边。
夜深了,校园安静下来。我站在窗前,望着新校舍的灯光,心中思绪万千。我们的医馆分校才刚刚起步,就已经迎来了这么多机遇和挑战。
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在心里默念,只要我们坚持医者仁心的信念,就一定能克服一切。
窗外的月光洒在药田上,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香。我知道,这只是我们故事的一个新章节,更多精彩的内容还在等待我们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