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城回青柳镇的路,走得比来时轻快多了。萧承嗣骑着马,我坐在他身后,胳膊环着他的腰,风里都带着暖意。路过凉州城时,李将军特意派人送来两车药材和粮食,说是陛下赏赐给济世堂的,还附了封信,让我们好好打理医馆,为边关百姓多做实事。
“你说,小石头要是看见这些药材,会不会高兴得跳起来?”我戳了戳萧承嗣的后背,笑着问道。之前医馆总缺药材,小石头每次整理药柜,都会对着空着的格子叹气,说要是有足够的药材,就能帮更多人看病了。
萧承嗣回过头,眼里满是笑意:“何止是小石头,老陈和艾哈迈德肯定也会高兴。艾哈迈德不是一直想研究中原草药和西域香料的搭配吗?这些药材正好给他当试验品。”
我们聊着青柳镇的人和事,不知不觉就走了大半路程。这天傍晚,路过一个小镇,我们找了家客栈住下。刚进房间,就听见隔壁传来熟悉的声音,像是张启山在说话。我和萧承嗣对视一眼,赶紧走过去敲门。
门一打开,果然是张启山!他穿着件粗布短褂,脸上沾着尘土,看见我们,立马跳起来:“你们可算回来了!我跟李叔在青柳镇等得都快急死了,特意过来接你们!”
“你怎么知道我们今天会到这里?”萧承嗣疑惑地问。
张启山挠了挠头:“是温大人传信回来的,说你们大概这几天会到,让我们过来接。李叔还在外面喂马,我这就去叫他!”
不一会儿,李叔就跟着张启山进来了。他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买的包子和酱肉:“知道你们路上辛苦,买了点吃的,快趁热吃。”
我们一边吃着包子,一边跟他们讲京城的事。当说到陛下为林家军平反,还追封了萧承嗣的父亲和林将军时,李叔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他哽咽着说:“老将军和萧副将泉下有知,终于可以瞑目了……”
张启山也激动得拍桌子:“太好了!这下青柳镇的百姓也能扬眉吐气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王克己的人来捣乱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跟着张启山和李叔一起往青柳镇走。快到镇口时,远远就看见一群人站在那里,像是在等什么人。走近了才发现,是老陈、艾哈迈德、巴图,还有小石头,后面还跟着不少镇民,手里都拿着鲜花和水果。
“萧先生!沈大夫!你们回来啦!”小石头第一个冲过来,脸上满是笑容,跑的时候还差点摔了一跤。
艾哈迈德和巴图也跟着跑过来,艾哈迈德手里拿着个西域的香囊,递给我:“沈大夫,这是我特意做的,里面装了西域的香料,能驱虫,还能让人心情好。”巴图则把一把弓箭递给萧承嗣:“萧先生,这是我自己做的弓箭,比之前的更结实,以后打猎能用得上。”
镇民们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京城的事。有个老奶奶拉着我的手,把一篮子鸡蛋塞给我:“沈大夫,你们为青柳镇做了这么多事,老婆子也没什么好谢的,这些鸡蛋你们拿着,补补身子。”
看着眼前热情的镇民,我心里暖暖的,眼眶都红了。萧承嗣握着我的手,轻声说:“我们回来了,以后再也不离开你们了。”
回到医馆,我才发现医馆已经变了样。之前被查封时损坏的门窗都修好了,还新刷了油漆,看起来亮堂堂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草,是艾哈迈德从西域带来的种子种的,开得正艳。药柜也重新整理过了,里面摆满了药材,再也不是之前空荡荡的样子。
“这些都是镇民们帮忙弄的,”老陈笑着说,“你们走了以后,大家就自发来医馆帮忙,有的修门窗,有的种花草,还有的从家里拿来药材,说要让医馆重新开起来,等着你们回来。”
我走到药柜前,看着里面满满的药材,心里满是感动。小石头走过来,递给我一本账本:“沈大夫,这是我记的账,这半个月医馆看了多少病人,用了多少药材,都记在上面了。艾哈迈德还帮着看了几个西域来的商人,用他的方法治好了他们的咳嗽。”
艾哈迈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是跟沈大夫学的,我只是稍微改了点方法。对了,我还发现西域的薰衣草和中原的菊花一起泡茶,能治失眠,已经给好几个镇民试过了,都很管用。”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忙着重新打理医馆,正式恢复了营业。第一天就来了很多病人,有来看风寒的,有来看跌打损伤的,还有的只是来看看我们,跟我们聊聊天。萧承嗣也没闲着,他牵头组织镇民成立了“护药队”,每天带着队员去后山药田巡逻,保护药材不被野兽破坏,还帮着往来的药材商指路,渐渐地,青柳镇成了边关有名的“药材集散地”。
过了大概一个月,李将军派人送来消息,说陛下下旨,在青柳镇建立“边关医馆分校”,让我担任校长,教更多人医术,还拨款修了几间新的房子,作为教室和宿舍。
开学那天,来了很多人,有青柳镇的年轻人,有附近村庄的村民,还有几个从西域来的留学生,都是艾哈迈德介绍来的。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心里满是感慨:“我父亲曾说,医者仁心,不分国界,不分贵贱。我希望你们能记住这句话,学好医术,以后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萧承嗣站在人群里,看着我,眼里满是骄傲。小石头也坐在下面,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着笔记,他说以后要当一名像我一样的大夫,为百姓看病。
日子一天天过去,医馆分校培养出了很多大夫,他们有的留在青柳镇,有的去了附近的村庄,还有的去了西域,把中原的医术带到了更远的地方。艾哈迈德也成了医馆分校的老师,教大家西域的医术,还和我一起编写了一本《中西医术合编》,里面记录了很多实用的药方。
这天傍晚,我和萧承嗣坐在医馆的院子里,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小石头带着几个孩子在药田边识认草药,孩子们的笑声传遍了整个院子。艾哈迈德和巴图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做西域的烤饼,说是要请大家尝尝。
“你看,现在的青柳镇,多好啊。”我靠在萧承嗣的肩膀上,轻声说。
萧承嗣握住我的手,温柔地说:“是啊,这就是我们一直想要的生活。有医馆,有百姓,有你,有我们的家人和朋友。”
正说着,艾哈迈德从厨房里跑出来,大声喊道:“沈大夫!萧先生!烤饼做好了,快过来吃!”
我们笑着站起来,朝着厨房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们身上,也洒在医馆的每一个角落,药香和烤饼的香味交织在一起,温暖而幸福。
我知道,这就是我一生追寻的医者归宿。在这个边关小镇,在这座充满暖意的药庐里,我会和萧承嗣一起,继续行医救人,守护着这里的百姓,守护着这份“春深药暖”的日常,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