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同一场盛大而喧嚣的风暴,在笔尖与试卷的摩擦声中,轰然来临,又悄然落幕。
当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林墨随着人流走出考场,夏日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晃得人有些睁不开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解脱的狂喜,有未来的迷茫,更有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
他站在校门口,看着身边经过的、或欢呼或哭泣的同学,内心却异常平静。他尽力了,结果如何,已无需挂怀。更重要的是,一个阶段结束了,前方是更为广阔、由他自己亲手铺就的天地。
“考得怎么样?”苏晚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考后的松弛。
林墨转身,看到她正站在树荫下,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眼神清亮。
“正常发挥。”林墨笑了笑,“你呢?”
“还好。”苏晚晴的回答一如既往的简洁,但嘴角轻松的笑意透露了她的状态不错。她走过来,很自然地与他并肩而行,“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先把《三体II》的细纲完善,然后……”林墨顿了顿,看着她,“可能得去趟首都。”
苏晚晴立刻明白了:“因为科学院的邀请?”
“嗯,还有腾龙科技的总部也在那边,‘荣耀’项目的进度需要当面沟通一下。”林墨点点头,“另外……有几所大学的招生办,之前也联系过青果,表达了意向。”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以他“北辰”的身份和高考预估的分数,顶尖学府的橄榄枝早已在暗中递出。
“你呢?”林墨反问,“想好报哪里了吗?”
苏晚晴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抬眼看了看蔚蓝的天空,轻声道:“先等分数出来吧。”
分数公布那天,毫无悬念。
林墨,总分735,稳坐本市理科状元宝座。苏晚晴以728分的成绩紧随其后。
一时间,林墨的手机几乎被打爆。清华、北大招生办的老师轮番上阵,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不仅专业任选,甚至委婉地表示可以为他这类“特殊人才”提供最宽松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林墨耐心地听着,客气地回应,但心中早已有了决断。他选择了国内顶尖学府,但并非热门的经管或计算机,而是相对冷门的……天体物理专业。
这个选择让招生老师都有些错愕,但联想到他“北辰”的身份和《三体》的成就,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一位老师感慨道:“林墨同学,你这是要将科幻进行到底,从创作者变成研究者啊!”
林墨笑着没有过多解释。他不需要真的成为科学家,但他需要这个平台和知识背景,来为自己未来更多的“文抄”提供合理的支撑。
很快,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更新了一条简短的状态:
“尘埃落定。新征程,仰望星空,亦脚踏实地。 ”
配图是录取通知书的封面和一角星空图。
几乎在同一时间,苏晚晴也更新了状态,没有配文,只有一张照片——两封并排放着的、来自同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封写着林墨的名字,专业:天体物理;另一封,是苏晚晴的,专业:计算机科学。
评论区瞬间炸锅。
【粉丝“磕到了”】:“!!!我就知道!并肩作战的学霸cp!这是要一起上大学了!”】
【粉丝“仰望北辰”】:“卧槽!天体物理!我北辰巨果然志存高远!这是要亲自去研究黑暗森林吗?”】
【同学“猴子”】:“恭喜墨哥和嫂子!你们这是要开启大学副本了?求带飞!”】
看着屏幕上并排的通知书照片,林墨心里泛起一丝暖意和默契。他拨通了苏晚晴的电话。
“计算机科学?”他笑着问。
“嗯。”电话那头,苏晚晴的声音带着淡淡的笑意,“‘荣耀’要上市了,总得有人懂点技术,免得你被程序员骗了。”
理由很“苏晚晴”,务实又带着点小小的傲娇。林墨知道,这是她选择的方式,与他并肩前行的方式。
几天后,林墨兑现承诺,带着全套的《全职高手》精装实体书和《三体I》的样书,请“猴子”、“胖哥”等几个高中死党大吃了一顿。 席间,几个少年抛开了一切顾虑,畅聊着过去的糗事,憧憬着未知的大学生活,气氛热烈而真挚。这是青春的告别,也是友情的加冕。
夜晚,林墨和苏晚晴站在学校的天台上,这是他们曾经多次讨论故事、分享思绪的地方。
城市的灯火在脚下蔓延,夜空中有稀疏的星辰闪烁。
“《三体II》,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苏晚晴问。
“很快。”林墨望着星空,仿佛能穿透大气层,看到那个遥远的半人马座三星,“面壁者已经就位,罗辑的故事,该开始了。”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去首都之前,腾龙那边会把‘荣耀’的初级版本demo发给我试玩。到时候,一起?”
“好。”苏晚晴毫不犹豫地答应,眼神中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