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源自信息疆域最深处的意志,如同宇宙本身般冰冷、浩瀚、漠然。林墨的“意识密钥”在这股意志面前,脆弱得如同沙堡,光纹寸寸碎裂,他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被投入了恒星核心,下一秒就要彻底蒸发、湮灭。
不能硬扛!
绝对不能!
在意识即将崩解的最后一瞬,林墨做出了一个近乎本能的、违背所有逻辑直觉的决定——他主动解散了即将崩溃的“意识密钥”,放弃了所有抵抗,将自己的意识核心彻底敞开,如同赤身裸体地迎向毁灭的风暴!
这不是投降,而是融入。
他不再将自己视为一个需要伪装和防御的“入侵者”,而是试图将自己变成这片“逻辑之海”中的一滴水。他不再试图“理解”或“对抗”那股浩瀚意志,而是去“感受”它那非人的、基于纯粹规则运行的律动。
“记忆图书馆”中,无数关于冥想、心流、以及与宏大存在共鸣的玄妙描述(尽管大多来自科幻或哲学作品)在这一刻化为了一种奇特的直觉。他放空自我,任由那冰冷的数据洪流冲刷过他的意识核心,不再区分“自我”与“非我”。
奇迹般地,那股足以碾碎星辰的毁灭性压力,在触及他完全开放的意识时,骤然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带有敌意,而是变成了一种……扫描和评估?如同精密仪器在检测一个突然出现的、性质未知的样本。
林墨的意识在无边无际的逻辑之海中沉浮,他“看”到了构成这个存在的、远比“源编码”更加基础、更加恢弘的规则体系。那并非人类所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而是宇宙诞生之初便已存在的、关于存在与信息、秩序与熵增的底层定律的某种……具象化表达?
他“听”到了星辰生灭的低语,感受到了引力常数背后冰冷的精确,甚至隐约触摸到了时间之箭那不可逆转的箭头。这里没有善恶,没有目的,只有永恒运转的、漠然的“道理”。
就在他即将被这过于庞大的“真理”彻底同化,失去最后一丝自我印记的瞬间,他捕捉到了一丝不协调的“杂音”。
在这片完美、冰冷、自洽的逻辑之海中,存在着一处极其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冗余”。它并非错误,而更像是一种……伤痕?或者说,是某种外部干预留下的、尚未被系统完全消化或修复的“印记”。
这个“冗余”的结构,与他之前发现的“源编码”中的逻辑断点,同出一源,但更加古老,更加深邃!
一个更加惊人的猜想浮现在林墨几乎被同化的意识中——
这个浩瀚的意志,这个仿佛宇宙规则化身的存在,可能本身也并非完美无缺的“上帝”。它可能受过伤,或者被某种更早的、难以想象的存在修改或限制过!那个自动化工具(信号源),也许不仅是它的造物,更是它用于自我修复或者应对外部约束的延伸!
而苏晚晴,因为其过于纯粹的逻辑适配性,在接触“源编码”时,无意中触发了这个古老存在用于筛选“修复工具”或“兼容接口”的深层协议!
就在这时,那股扫描评估林墨的浩瀚意志,似乎也察觉到了他对那个“冗余”的关注。一股更加具体、更加清晰的“信息束”聚焦而来,不再是毁灭性的压力,而是带着一种……探究和引导的意味。
它“看”到了林墨意识深处那与众不同的、融合了多个世界知识的“记忆图书馆”,看到了他构建“黑暗森林”的冷酷逻辑,也看到了他为了拯救同伴甘愿冒险融入此地的……非逻辑的执着。
这两种矛盾的特质,似乎引起了它的兴趣。
那股意志缓缓地将林墨的意识(以及不远处那个包裹着苏晚晴的“逻辑之茧”),引向那片“冗余”所在的区域。
随着靠近,林墨“看”清了那片“冗余”的真面目——那并非静态的伤痕,而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不断试图自我复制和扩张的逻辑奇点。它像病毒一样,侵蚀着周围完美的规则体系,虽然速度极其缓慢,但其存在本身,就是对这片逻辑之海完整性的持续破坏。
而苏晚晴的“逻辑之茧”,正被这个“逻辑奇点”散发出的异常波动所吸引、缠绕!它正在无意识地吸收着奇点的异常结构,这也是她的意识被快速同化和消磨的原因!
林墨瞬间明白了!
这个古老的存在,引导他来到这里,并非善意。它是在利用他!它无法直接处理这个可能危及自身的“逻辑奇点”(或许受限于某种规则),但它“看”到林墨这个外来者拥有着独特的、不受此地完全约束的思维模式。它想借林墨这个“手术刀”,来切除这个寄生在它体内的“肿瘤”!
同时,它也利用苏晚晴作为“人质”和“诱饵”,确保林墨会全力以赴。
冰冷的愤怒再次涌上林墨的心头,但这一次,他更加冷静。他知道了敌人的弱点,知道了谈判的筹码,也知道了拯救苏晚晴的唯一方法。
他的意识聚焦在那个不断蠕动的“逻辑奇点”上,开始调动“记忆图书馆”中所有关于悖论、自指、逻辑死循环的知识。他要做的,不是消灭这个奇点(那可能超出他的能力),而是……引导它,放大它的异常,让它对宿主造成足够强烈的“疼痛”,迫使这个古老的存在不得不做出妥协!
他要在神的领域里,与神进行一场危险的博弈!
赌注是苏晚晴的性命,以及他自己能否活着离开这片逻辑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