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品’?”
电话那头,【中山装】的声音里透出一丝疑惑。
他完全不明白,在这场关乎国家声誉的决战前夜,江辰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要求。
“没错。”江辰的声音异常平静,“一件,在几十年前,我们国家尝试复原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时,因为技术不成熟,或者配方错误,而导致铸造失败的,废弃青铜器残片。”
“最好是,有明确档案记录,记载了它为什么会失败。比如,因为在冶炼时,加入了某种错误的金属元素,导致其物理性质变得极其不稳定。”
【中山装】沉默了。
他是个聪明人,他立刻意识到,江辰要这件“失败品”,绝对不是心血来潮。
这件看似无用的“垃圾”,很可能就是江辰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
“你要用它来做什么?”【中山装】忍不住问。
“做焊料。”
江辰只回答了三个字。
【中山装】的大脑飞速运转。
用一件失败的古代青铜器残片,来做修复“金瓯永固杯”的焊料?
这……
他瞬间明白了!
“莱茵之眼”可以分析出焊料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它不是“纯粹的古法”。
但如果,这焊料的来源,本身就是一件“古代的失败品”呢?
那0.001%的“杂质”,就不是现代工业的污染,而是古代工艺的“失误”!
这个逻辑,简直是神来之笔!
它完美地,将对方的“科学指控”,消解于无形!
你不是说我成分不对吗?
对,你说得都对。
但这不是我“造假”,这是我“考古”!
我用的,就是老祖宗当年玩剩下的“边角料”!
【中山装】的后背,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心里想,这个江辰,他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他不仅预判了敌人的行动,甚至连敌人用来攻击的“武器”,都提前给对方准备好了“解药”。
这已经不是在下棋了。
这是在扮演上帝,在制定规则!
“我明白了。”【中山装】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敬佩,“这件事,我亲自去办。国家博物馆的库房里,应该有你想要的东西。”
“一个小时之内,送到你手上。”
挂断电话,江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场仗,最关键的一块拼图,已经补上了。
剩下的,就是如何将这场“大戏”,演得足够精彩,足够震撼。
……
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
直播当天。
北京时间,上午九点。
故宫博物院,午门外。
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
来自全球上百家顶级媒体的记者,扛着长枪短炮,将这里围得密不透风。
闪光灯亮成一片,将深秋的北京,照得如同白昼。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期待和一丝丝的紧张。
他们即将见证的,是世界文保史上,史无前例的一幕。
在无数镜头的簇拥下,一辆挂着德国大使馆牌照的黑色商务车,缓缓驶来。
车门打开。
一个五十多岁,金发碧眼,神情倨傲的男人,在一群同样穿着西装,神情冷峻的德国技术人员的簇拥下,走了下来。
他,就是那位在“真相之眼”上,将故宫修复师贬低为“屠夫”的“国际专家”——克劳斯·施密特。
他今天,是作为“德国国家电视台”的特邀技术顾问,来“监督”这场直播的。
他一下车,就被记者们团团围住。
“施密特先生!请问您对今天的直播有何看法?您依然坚持您在文章中的观点吗?”
“您认为故宫的修复会成功吗?”
克劳斯·施密特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轻蔑的笑容。
“我不是来看奇迹的。”他的声音,通过无数话筒,传向全世界,“我是来记录一场,可以被预见的,悲剧的。”
“科学,是严谨的。任何违背科学规律的‘表演’,都将以失败告终。今天,我们将用最精密的仪器,让全世界看到,什么是真正的‘科学’。”
他的话,充满了不加掩饰的傲慢和挑衅。
在他身后,他的团队,正小心翼翼地,从车上抬下来一个巨大的,用合金箱密封的仪器。
箱子上,印着一个醒目的标志——“莱茵之眼”。
这,就是他们准备用来给故宫“定罪”的,终极武器。
……
上午十点整。
全球直播,准时开始。
出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的,不是什么窗明几净的现代化实验室。
而是一间古色古香,充满了历史沉淀感的,中式工作室。
背景,是高大的紫檀木书架,上面摆满了线装的古籍。
空气中,仿佛还飘散着淡淡的墨香和檀香。
几位头发花白的修复大师,身穿传统的蓝色长衫,神情肃穆,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前。
他们的面前,就是那件牵动着全世界目光的国宝——“金瓯永固杯”。
整个场景,没有一丝现代工业的冰冷感。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道场”般的,庄严与神圣。
江辰,作为这场直播的“讲述者”,也穿着一身改良的中山装,静静地站在一旁。
他没有像上次发布会那样,站在舞台中央。
这一次,他选择将自己,放在了一个“记录者”的位置。
他要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些真正的“主角”身上。
直播开始,江辰没有说任何开场白。
他只是对着镜头,平静地做了一个手势。
一段由高健拍摄的,经过江辰亲自剪辑的短片,开始播放。
短片的开头,是那张在档案里发现的,“鬼画符”。
紧接着,是钟表修复大师张师傅,在草稿纸上,将“鬼画符”还原成三维结构图的,那激动到颤抖的手的特写。
然后,是几位大师,为了焊接方案,激烈争论,面红耳赤的场景。
最后,画面定格在孙老师,那位书画修复大师的脸上。
她戴着老花镜,对着镜头,用一种无比平静的语气说道:
“我们修复文物,不是为了让它变得跟新的一样。”
“我们是在跟它对话。”
“去倾听它身上,每一道伤痕背后的故事。去理解它,尊重它。”
“然后,用我们的手,替它,把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
这段短片,没有一句辩解,没有一句反驳。
但它所传递出的,那种对文物的敬畏,那种“对话”而非“修理”的修复哲学,瞬间就击中了无数观众的心。
直播间里,之前那些嘲讽和质疑的弹幕,明显少了很多。
短片结束。
修复,正式开始。
第一步,制作“花丝内胆”。
王建国,这位平日里看起来像个老好人的青铜器修复大师,此刻,神情专注得像一尊雕塑。
他用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金丝,在特制的工具上,开始编织。
高健的镜头,给了一个极致的特写。
全世界的观众,都能清晰地看到,那根柔软的金丝,在王建国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中,是如何被一圈一圈,编织成一个精巧绝伦的,如同“鸟巢”般的立体结构。
这个过程,漫长而枯燥。
但没有一个观众,觉得无聊。
他们被那种极致的专注和耐心,深深地吸引。
他们仿佛能感觉到,王建国倾注在每一根金丝上的,那种沉甸甸的,匠人之心。
……
直播现场,第一排。
克劳斯·施密特看着眼前这一幕,嘴角的讥笑,越来越浓。
“还在表演。”他对着身边的助手,低声说道,“用这种廉价的‘工匠精神’来煽情,真是可笑。”
他转头,看了一眼旁边那台已经启动的“莱茵之眼”。
仪器的屏幕上,正显示着一行绿色的文字。
【环境光谱分析……正常。】
【目标锁定……金瓯永固杯。】
他心里冷笑,等一会儿,等你们开始焊接的时候,就是你们这场“大戏”,落幕的时候。
……
一个小时后。
“花丝内胆”,制作完成。
当王建国将那个精巧到令人窒息的金色“鸟巢”,对着镜头展示时,全世界,都发出了一声惊叹。
接下来,是整个修复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一步。
焊接。
钟表修复大师张师傅,走到了主操作台前。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锐利。
他没有用任何现代化的激光焊接设备。
他拿起的,是一套看起来非常古老的,由细小的喷嘴和各种不同金属丝组成的,传统“吹焊”工具。
而他用来做焊料的,是一块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灰黑色的金属片。
江辰的声音,在此时,恰到好处地响起。
“或许,大家会很好奇,张师傅手中用来焊接的,是什么材料。”
“这,不是什么高科技的合成金属。”
“它,是我们在国家博物馆的库房里,找到的一件‘失败品’。”
随着江辰的讲述,直播画面上,出现了一份档案的特写。
那是几十年前,一份关于复原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实验失败的记录。
“这块残片,因为在冶炼时,错误地加入了一种比例不对的微量元素,导致其物理性质极不稳定,被封存至今。”
“今天,我们决定,用这件‘失败’的古物,来修复另一件‘残破’的国宝。”
“因为我们相信,历史,没有真正的失败品。每一次的失误,每一次的遗憾,都是通往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就是我们龙国人的,辩证法。”
江辰的这番话,充满了哲学的思辨。
但更重要的,是他向全世界,提前“预告”了——
我们的焊料,成分,就是“不对”的!
直播现场,克劳斯·施密特听到这番话,愣了一下。
他心里,第一次,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但他很快就将这丝不安,压了下去。
他心里冷笑,故弄玄虚!
不管你怎么解释,成分不对,就是不对!在“科学”面前,任何哲学,都是狡辩!
他对着身边的助手,做了一个手势。
“启动‘莱茵之眼’,最高精度模式。”
“锁定焊料,实时分析!”
焊接,开始了。
张师傅点燃了特制的酒精喷灯,一道细微的蓝色火焰,从喷嘴中吐出。
他左手拿着那块“失败品”焊料,右手拿着吹管,开始对“金瓯永固杯”的裂痕处,进行加热。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也就在这一刻!
“莱茵之眼”的屏幕上,数据开始疯狂刷新!
【目标物质成分分析中……】
【金(Au):78.%】
【银(Ag):12.01145%】
【铜(cu):8.%】
【……】
【检测到异常微量元素……锡(Sn):0.00103%!】
找到了!
克劳斯·施密特的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就是这个!
锡!
古代的黄金焊接技术,根本不可能出现“锡”这种杂质!
这是现代工业焊接中,为了增加流动性,才会添加的廉价金属!
铁证如山!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按下了手中的一个红色按钮。
这个按钮,连接着“德国国家电视台”的直播后台。
他要将这份“科学的判决书”,立刻,马上,公之于众!
他要当着全世界的面,揭穿这场精心编织的,东方式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