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后半段,风格陡然一转。
不再有宏大的工业奇观。
镜头,对准了人。
对准了那些在无尘车间里,被白色防护服包裹的,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一个为了小数点后第六位的误差,和自己老师陈望道争得面红耳赤的年轻博士。
一个在连续失败七十二小时后,抱着一堆报废的晶圆,躲在角落里无声痛哭的工程师。
一个团队,为了攻克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溅射靶材均匀度问题,在演算板前不眠不休,最终所有人累到虚脱,横七竖八地倒在会议室里。
这些画面,粗糙、真实,甚至不那么“好看”。
但它们,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一个观众的心上。
原来,这才是铸就“国之重器”的真相。
没有神话,没有奇迹。
只有一群凡人,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挑战物理定律的极限。
影片的结尾,没有宣布任何成功。
EUV光源项目的结果,被刻意地留白了。
最后的镜头,定格在凌晨四点的实验室。
第一缕晨光,透过防辐射玻璃,温柔地洒了进来。
几个年轻的工程师,枕着自己的手臂,就趴在冰冷的工位上睡着了。
他们的面前,是亮着无数复杂曲线的屏幕。
陈望道院士花白的头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他迈着疲惫的脚步,走到一个最年轻的学生身边,脱下自己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轻轻地,盖在了那个年轻人的身上。
画面,在此刻定格。
黑幕。
一行白色的宋体字,缓缓浮现。
“总有人,要成为那束光。”
……
当晚,网络彻底被引爆。
《铸芯》的口碑,以一种山呼海啸的姿态,席卷了所有平台。
“我错了,我为我白天的言论道歉!这他妈才叫国士无双!”
“从一粒沙到一座殿堂,最后那句‘总有人要成为那束光’,我一个大男人,在客厅里哭得像个傻子!”
“别再问龙芯院成功了没有!他们配得上一万次失败!我们不该用结果去衡量这群人!”
舆论的风向,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被彻底扭转。
公众的关注点,奇迹般地从“龙芯院的技术是否落后”,转向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真正的科学家”。
肖擎天用百亿资本构建的“技术胜利”叙事,被江辰用一部纪录片,釜底抽薪。
---
第二天。
京城,国际会议中心。
华芯科技的全球发布会,如期举行。
聚光灯下,新任cEo张扬意气风发。他不是技术出身,而是肖擎天从顶级咨询公司挖来的营销天才。
他手中举着那枚小小的,闪烁着迷人光泽的芯片。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向全世界宣布,华芯科技,成功了!”
“这枚被命名为‘启明一号’的芯片,采用了全球最领先的2nm制程工艺,它的诞生,标志着龙国,在半导体尖端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的弯道超车!”
现场,掌声雷动。
无数的闪光灯,将张扬那张自信的脸,映照得如同神只。
他身后的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启明一号”那堪称完美的性能数据,每一项,都精准地碾压了市面上所有同类产品。
这是一场完美的,由资本精心编排的胜利宣言。
很快,进入了记者提问环节。
前几个问题,都是早已安排好的媒体,问题不痛不痒,气氛一片祥和。
就在张扬准备结束这场完美的个人秀时。
会场最后一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只手举了起来。
那是一家名为“极客前沿”的小众科技媒体的记者,小到几乎没人听过。
张扬本不想点他,但为了彰显自己的开放与自信,还是微笑着示意。
“这位先生,请提问。”
那名戴着黑框眼镜的记者站了起来,扶了扶话筒,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场。
“张总您好,‘启明一号’的性能确实令人震撼。我有一个比较技术性的问题想请教贵公司的技术团队。请问,‘启明一号’采用的底层指令集架构,在处理超大规模并行计算时,它的乱序执行核心与内存子系统的非一致性访问模型,是如何通过微码级别进行硬件调度的?具体的旁路缓存刷新机制,是沿用了ARm的big.LIttLE架构,还是做出了颠覆性的创新?”
问题一出。
全场,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别说那些财经记者,就连前排的几位科技大V,都听得一脸懵逼。
这他妈问的是什么?
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怎么就跟天书一样?
台上,张扬脸上的笑容,第一次僵住了。
他求助似的看向身旁的技术总监。
那位从海外高薪挖来的技术总监,此刻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拿起话筒,支支吾吾地开口:“这个……我们的架构……当然是……是创新的……它……它优化了数据通路,实现了……实现了更高效的能耗比……”
他的回答,空洞、含糊,充满了“优化”、“实现”、“集成”这类谁都懂的废话,却完美地避开了问题中所有核心的关键词。
“极客前沿”的记者,并没有就此罢休。
他追问了一句。
“也就是说,您无法正面回答,关于乱序执行核心和微码调度的具体机制,对吗?”
技术总监的脸色,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他答不上来!
台下,有懂行的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
“完了,这是被问到根儿上了。”
“这问题太致命了,等于是在问他,你这发动机的图纸是不是自己画的。看这反应,悬了!”
现场的气氛,开始变得诡异。
就在张扬准备强行打断,让保安将这个“捣乱”的记者请出去时。
另一边,一位金发碧眼的白人老者,缓缓站了起来。
他胸前挂着一个身份牌:国际半导体观察协会,首席分析师,霍尔曼。
这是一个在全球半导体行业,拥有泰山北斗般地位的权威人物。
他一站起来,全场的镜头瞬间对准了他。
霍尔曼先生没有看台上的张扬,而是举起了一个平板电脑,将其内容,投射到了会场两侧的备用大屏幕上。
屏幕上,是两段密密麻麻的代码对比图。
左边,是“启明一号”被破解出的底层指令集。
右边,是三年前,一个位于芬兰的大学开源项目“helios”的底层架构。
两段代码,除了少数变量命名不同。
相似度,高达98%。
霍尔曼先生拿起话筒,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沉声宣布。
“我代表国际半导体观察协会,正式提出质疑。”
“华芯科技发布的‘启明一号’,涉嫌完整地、未经授权地盗用了‘helios’开源项目的核心架构。这并非技术突破,而是一场可耻的,赤裸裸的‘换皮’侵权!”
轰!
整个会场,彻底炸了!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只是撕开了一道口子。
那么霍尔曼先生甩出的这份铁证,就是一枚直接在发布会现场引爆的核弹!
“骗子!”
“技术贼!”
“退钱!”
台下的记者们疯了,他们冲向主席台,无数的话筒几乎要戳到张扬的脸上。
所谓的“龙国科技之光”,在这一刻,变成了一个贻笑大方的国际丑闻!
肖擎天用百亿真金白银,砸出来的,不是一个技术神话。
而是一个“国际技术贼”的认证徽章。
发布会的直播信号,被惊慌失措的工作人员紧急切断。
但,一切都晚了。
……
同一时间。
龙芯院,陈望道院士的办公室。
那台红色的保密电话,自《铸芯》播出后,就没停过。
而此刻,它响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急促,都要疯狂。
从部委,到兄弟单位,再到各大主流媒体……
整个龙国的科技界,都在用最急切的方式,询问同一个问题。
“陈老!华芯科技是个骗局!”
“现在,告诉我们,你们真正的成果,到底走到了哪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