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的b-7区,进入了一种新的节奏。外部的直接攻击暂时停止,但无形的压力并未消散,反而因为知道了“园丁”及其背后势力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具体和沉重。团队的工作重心,从被动的应急防御,转向了主动的能力提升和情报挖掘。
苏小婉将“共鸣场”的优化和训练提上了日程。每天固定时间,林风和叶晚晴都会在监护单元内进行“共鸣”练习。与第一次实战时的紧张不同,现在的训练更像是一种特殊的“亲子互动”或“伙伴游戏”。
苏小婉不再要求他们刻意控制能量,而是创造各种情境。有时会让林风给叶晚晴讲蹩脚的笑话,有时会让叶晚晴教林风画幼稚的简笔画,有时只是让他们安静地坐在一起,分享一包云薇不知道从哪弄来的、经过渡鸦“质检”的零食。
“林风,你这个兔子画得……像变异了的土豆成精了。”云薇看着林风努力临摹叶晚晴画作的成果,毫不留情地吐槽。
林风老脸一红,梗着脖子道:“你懂什么!这叫抽象派!重点是神韵!神韵懂吗?”
叶晚晴看着林风画的“抽象派兔子”,捂着小嘴咯咯直笑,然后拿起彩笔,耐心地帮他把耳朵补上。就在她的小手握住林风拿笔的手,引导他画线条的那一刻,监测器上的和谐共鸣波形瞬间达到了一个极佳的状态。
苏小婉看着数据,眼中闪过明悟:“不需要复杂的仪式或刻意的情绪调动,真正的‘共鸣’源于日常的、自然的信任与依赖。关键在于氛围的引导和时机的把握。”
林风也感受到了那种奇妙的联系,当他放下所有杂念,纯粹地享受与叶晚晴相处的宁静或欢乐时,那份守护的力量与纯净的安抚之力便会水到渠成地交融,温和而坚定。他甚至觉得,这种训练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和疗愈。
高阳的伤势恢复得很快,第二天就已经行动如常。他遵守约定,提供了一份关于“边缘研究所”的简介文档和自己的能力档案(当然是经过大量删减的版本)。
文档显示,“边缘研究所”是一个结构松散、专注于研究“非主流超自然现象”和“被遗忘知识”的国际性学者与探员网络,他们通常不与官方组织正面冲突,但也保持着距离,行事风格隐秘。高阳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信息探员”和“特殊联络人”,擅长情报收集、追踪与反追踪,其能力与信息操控和精神感知相关,但具体细节语焉不详。
“也就是说,你们是个高级点的‘神秘学爱好者和情报贩子’俱乐部?”云薇概括得相当不客气。
高阳也不生气,笑了笑:“可以这么理解。但我们贩卖的情报,有时候能救命。”
他也分享了一些关于净世教团的情报,虽然不涉及核心机密,但补充了收容所内部档案缺失的部分,比如教团在不同地区的活动特点,以及他们崇拜的“万物归寂者”可能具备的、与“信息吞噬”和“存在抹除”相关的权柄特性,这让苏小婉对敌人的威胁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作为回报,苏小婉也在可控范围内,分享了部分关于“信息毒素”和“园丁”行为模式的分析报告(剔除了“共鸣场”核心技术细节)。这种有限的信息交换,初步建立了合作的基础。
赵猛大部分时间依旧沉默,但他开始主动参与团队事务,无论是值守还是协助云薇进行内部流程的二次核查。他对高阳的态度依旧复杂,保持着距离,但不再像最初那样充满直接的敌意。偶尔,两人目光交汇,会有一种无声的、关于“赵雨”这个名字的沉重共识在空气中一闪而逝,随即又各自移开。
这天下午,趁着训练间隙,林风发现苏小婉又坐在电脑前,眉头微蹙,似乎遇到了难题。他走过去,递给她一杯刚泡好的、加了少量蜂蜜的花草茶——这是他最近观察发现的,她似乎偏好这种带点甜味的饮品。
“还在研究‘园丁’的潜伏数据流?”林风问道。之前那次信息风暴虽然被击退,但苏小婉确信有极其隐蔽的“观察者程序”借助攻击造成的裂隙潜伏了下来,一直在尝试定位和清除。
“嗯。”苏小婉接过茶杯,道了声谢,指尖无意识地在杯壁上摩挲,“它隐藏得很深,而且会不断变换位置和伪装形态,像是拥有基础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常规的查杀手段效果很差。”
林风看着她专注而略带疲惫的侧脸,忽然灵机一动:“既然‘共鸣场’对信息伪装有‘显影’效果,那能不能……反向用它来‘扫描’内部网络?就像用探照灯找隐藏在暗处的虫子?”
苏小婉闻言,眼睛猛地一亮!她放下茶杯,转向林风,语气带着兴奋:“这是个思路!虽然大规模扫描不现实,但可以尝试制作一个微型的、基于‘共鸣’原理的‘探测脉冲’,针对可疑的数据节点进行定点探查!这需要你和晚晴的能量特征作为‘信标’……”
她立刻陷入技术构思中,手指在空中快速划动,构建着新的算法模型。林风看着她重新焕发神采的样子,心里也跟着高兴起来,觉得自己总算在技术层面也能帮上点忙了。
“不过,这需要非常精细的能量控制,”苏小婉很快又冷静下来,看向林风,“脉冲不能太强,否则会打草惊蛇;也不能太弱,否则无法穿透伪装。需要你和晚晴的配合达到一个新的精度。”
“没问题,我们加紧练习!”林风拍着胸脯保证。
就在这时,负责监控外部网络的云薇突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苏小婉立刻问道。
云薇指着屏幕上一段极其平淡的数据流:“刚刚,三号后勤仓库的日常库存同步数据,比预定时间晚了……2.7秒。理由记录是‘网络波动’。”
2.7秒的延迟,在平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已知“园丁”擅长利用流程微小漏洞的背景下,这个数字就显得格外刺眼。
“又是消毒喷雾?”赵猛立刻警觉起来。
“不,”云薇调出详细记录,“这次是……一批用于维护内部通讯线路的备用接口零件。”
接口零件?众人的心都是一沉。“园丁”的目标,难道转向了物理层面的通讯基础设施?他想做什么?窃听?还是准备在关键时刻瘫痪他们的对外联络?
高阳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看着那条记录,眼神深邃:“他很谨慎,一直在变换手法,从不重复。这次的目标……可能不仅仅是监听。”
新的疑云再次笼罩下来。敌人就像隐藏在黑暗中的棋手,每一次落子都轻描淡写,却暗藏杀机。
在无人察觉的网络深处,那段潜伏的观察者程序,悄然记录下了“探测脉冲”构想的讨论,并将“共鸣场”、“探测”、“林风”、“叶晚晴”等关键词标记为更高优先级的监控目标。同时,它也注意到了那条关于接口零件延迟的记录,并将其与“园丁”的某个预设行动指令进行了关联。
暗流,正在看似平静的日常之下,悄然调整着流向,刻度指向了更未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