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在澜庭小区门口目送李达佝偻着背影消失在街角,秋日的风卷着几片落叶掠过脚踝,带着几分凉意。他抬手揉了揉眉心,将方才李达那句“沈兄弟,往后我踏实过日子”的念叨压进心底——恩怨纠葛终有了结,眼下更紧要的,是顾氏地产那几个亟待理顺的安保项目。转身钻进停在路边的黑色轿车,方向盘一打,朝着位于城市核心区的顾氏总部写字楼驶去。
上午九点,顾氏地产十七楼的会议室里已坐满了人。长条会议桌两侧,各项目安保负责人正低头翻看着手中的报表,笔尖在纸页上偶尔划过,留下细碎的声响。沈砚推门而入时,原本低声交谈的众人瞬间安静,目光齐刷刷落在他身上。自他接手顾氏多项目安保统筹工作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召开全员协调会,不少人心里都揣着疑问:一个从小区保安起步的人,真能镇住这摊子事?
“人到齐了,咱们开始吧。”沈砚走到主位坐下,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目光扫过在场的八个人,“今天召大家来,不是听汇报念数据,而是解决问题——跨项目协调的堵点、人手调配的难点、设备衔接的断点,一个个说,一个个破。”他话音刚落,城南观澜府项目的安保主管张斌便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沈总,我们小区这周有三户业主装修,夜间建材堆放区需要加派人手值守,但队里两个安保员突发阑尾炎住院,临时抽调的人还没到,昨晚差点丢了一批瓷砖。”
话音未落,城西御景园的负责人王丽也跟着附和:“我们这儿更棘手,暴雨过后,小区西侧围墙出现裂缝,监控设备也短路了三分之一,联系了维修队,说要等下周才能上门,这几天业主投诉都快打爆电话了。”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抱怨人手不足,有人吐槽设备老化,还有人提及跨项目支援时流程繁琐,往往耽误了最佳处理时机。
沈砚没插话,只是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全市项目分布地图,用红笔在观澜府、御景园等几个标注点上圈画:“张斌,你那边缺人手,从市中心铂悦府项目调派两名机动安保,他们今天上午十点前到岗,后续我会协调人力部门补充编制;王丽,围墙裂缝今晚先安排人24小时巡逻值守,拉好警戒带,监控设备我联系了合作的技术公司,下午就派工程师上门抢修,明早之前恢复正常运行。”他语速平稳,指令清晰,每说一项,便有人立刻掏出手机记录,原本嘈杂的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
有人忍不住追问:“沈总,铂悦府那边自己项目也忙,调人过去会不会影响他们?”沈砚抬眼看向说话的人,正是铂悦府的安保主管老周。“老周,你们这周的重点是业主入住手续办理,白天人手紧张,但夜间相对宽松,抽调的两人都是夜班岗,不会耽误核心工作。”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后续跨项目支援会建立轮换机制,每个项目轮流出人,既解燃眉之急,也不会让单一项目承压。”老周点点头,没再反驳——沈砚显然做过功课,连他们项目的工作节奏都摸得一清二楚。
会议进行到中午,十几个积压的问题大多有了眉目。沈砚将最后一个问题敲定,合上文件夹时,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百叶窗洒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散会后,各项目按刚才定的方案执行,下午五点前把进展报给我。”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记住,安保工作没有‘等一等’‘缓一缓’,业主的安全和满意度,就是我们的底线。”众人起身应诺,走出会议室时,不少人看向沈砚的眼神里已没了最初的质疑,多了几分认可——这个年轻的统筹,是真能干事的。
沈砚回到办公室,刚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手机便响了起来,是顾沉舟的秘书打来的:“沈总,顾总请您现在到十八楼办公室一趟,高管会刚结束,他想和您聊聊项目的事。”挂了电话,他整理了一下衣领,快步走向电梯。十八楼是顾氏高管办公区,气氛比十七楼更显严肃,路过的员工都步履匆匆,神色严谨。
推开顾沉舟办公室的门,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顾沉舟正坐在沙发上翻看文件,见他进来,抬手示意他坐下:“坐,刚在高管会上,我把你统筹安保项目的思路跟大家说了说,反响不错。”他指了指桌上的茶杯,“刚泡的龙井,尝尝。”沈砚在沙发上坐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清香醇厚的滋味在舌尖散开,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观澜府和御景园的问题,你处理得很及时。”顾沉舟放下文件,身体微微前倾,“之前这两个项目的安保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换了三任负责人都没理顺,你才接手半个月,就把堵点打通了,不容易。”沈砚放下茶杯,语气谦逊:“是各项目团队配合得好,我只是做了些协调工作。”“别谦虚。”顾沉舟笑了笑,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报表递给她,“这是上周各项目的安保满意度调查,你统筹的几个项目,满意度平均提升了15个百分点,这就是实打实的成绩。”
沈砚接过报表,目光落在那串上升的数字上,心里微微一暖。从澜庭小区的普通保安,到如今统筹顾氏多个地产项目的安保工作,这条路走得不算轻松,但每一份认可,都让他更坚定了前行的方向。“顾总,后续我打算推行安保标准化流程,把各项目的优秀经验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操作规范,这样不管哪个项目遇到问题,都能快速应对。”他说着,把自己初步构思的方案简单讲了几句。
顾沉舟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最后赞许道:“这个思路很好,标准化才能规模化,你放手去做,人力、物力方面,公司都会支持你。”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下午有个合作方交流会,你也一起参加,多认识些行业里的人,对后续工作有好处。”沈砚应下来,心里清楚,这是顾沉舟在给他搭建平台,让他更快融入行业圈层。
离开顾沉舟办公室时,已是下午两点。沈砚回到自己的工位,刚打开电脑准备整理标准化流程的框架,手机便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沈总手段不凡,佩服佩服——不过,顾氏的安保项目,未必能一直顺风顺水。”短信内容简短,却透着几分莫名的挑衅。沈砚皱了皱眉,回拨过去,对方却已经关机。他盯着屏幕上的号码看了片刻,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是谁发来的?是单纯的挑衅,还是别有用心的试探?
正思索间,张斌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沈总,铂悦府的人已经到岗了,建材区的值守安排妥当了!另外,技术公司的工程师也到御景园了,正在抢修监控。”沈砚收敛思绪,沉声叮嘱:“好,盯紧点,有情况随时汇报。”挂了电话,他把那条陌生短信截图保存,心里埋下一个疑问——这背后,会不会和之前搅局的宋明远有关?还是说,有新的势力盯上了顾氏的项目?
下午的合作方交流会在顾氏总部的宴会厅举行,来了不少地产行业的同行和安保服务供应商。沈砚跟在顾沉舟身边,一一握手寒暄,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交流中,不少人听说他就是近期把顾氏安保项目打理得井井有条的沈砚,都主动过来交换名片,言语间满是赞赏。沈砚从容应对,既不卑不亢,又能精准捕捉对方话语里的有效信息,偶尔提出的见解,也让不少同行刮目相看。
交流会进行到一半,顾沉舟被几位合作方大佬拉去交谈,沈砚则走到角落的休息区透气。刚拿起一杯果汁,便听到身后有人低声议论:“听说了吗?陈九真最近在打听顾氏的安保布局,好像有点动作。”“陈九真?就是那个在明州地产圈靠旁门左道起家的?他敢动顾氏的主意?”“不好说,那人野心大得很,之前宋明远跟顾氏作对,背后就有他的影子……”
沈砚端着果汁的手微微一顿,不动声色地侧过身,假装整理领带,耳朵却仔细听着两人的对话。陈九真这个名字,他之前在调查宋明远时隐约听过,据说此人手段狠辣,人脉复杂,在黑白两道都有些关系。难道下午那条陌生短信,是他发来的?
正思忖着,那两人说完便转身离开,沈砚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的警惕又多了几分。他拿出手机,翻出之前保存的短信截图,指尖在屏幕上划过——如果陈九天真的盯上了顾氏的安保项目,那接下来的工作,恐怕不会像现在这么顺利了。这场看似平静的统筹破局,或许只是更大风波的开始。
交流会结束时,天色已暗。沈砚走出顾氏总部大楼,晚风带着凉意吹过来,让他清醒了不少。他抬头看了看楼上亮着灯的办公室,顾沉舟还在加班处理公务。拿出手机,他给顾沉舟发了条信息:“顾总,今日项目进展已汇总,另有一事需留意——陈九真近期可能针对公司安保项目有所动作,后续我会加强防范。”
信息发出没多久,顾沉舟便回复了:“我知道了,你多费心,有任何情况及时沟通。”沈砚收起手机,钻进车里。发动机启动的瞬间,他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眼神渐渐坚定——不管是之前的宋明远,还是现在的陈九真,只要敢动顾氏的根基,敢威胁业主的安全,他都不会让对方得逞。
车子驶离核心区,朝着住处的方向开去。沈砚打开车载电台,舒缓的音乐流淌出来,却没能完全驱散他心头的凝重。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充满更多未知与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从澜庭小区的尘微起步,到如今独当一面的统筹,他走过的每一步,都藏着不认输的韧劲。而那些暗处的试探与觊觎,终将成为他成长路上的试金石。只是他没想到,陈九真的动作,会比他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