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五年耕织与方舟终局
七色彩虹群岛的晨光在五年间流转成不变的韵律,金色的光线穿透澄澈的大气层,洒在错落有致的生活区与阡陌纵横的农田上。曾经稚嫩的树苗已长成挺拔的乔木,环绕着一座座整洁的房屋,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与农作物的清香。灾难过去五年,这座被结界庇护的方舟,在人类的坚韧与劳作中,愈发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一、教育革新:以生存为根的火种培育
“大家仔细看,这片水培蔬菜的营养液配比很关键,氮磷钾的比例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期调整,这样才能保证产量和口感。”农业课的田间,二十岁的林宇正拿着量杯,向围在身边的孩子们演示营养液的调配。五年前,他还是个刚被接上岛的十二岁少年,如今已成长为农业小组的技术骨干,负责指导孩子们的实践课程。
岛上的教育体系早已摆脱了灾难前的固有模式,以“生存优先、实用为主”为核心,构建起一套多元化的数字化教育体系。每个生活区都配备了先进的全息教室,孩子们通过沉浸式设备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但更多的时间则是在田间、工坊、码头度过,在实践中掌握生存技能。
(一)分阶教育:适配成长的能力培养
- 基础阶段(6-10岁):以文化启蒙和兴趣引导为主,通过趣味课程传授语言、数学等基础知识,同时组织绘画、音乐等艺术活动,滋养心灵。每周安排两次户外认知课,让孩子们认识岛上的动植物,了解生态环境。
- 实践阶段(11-15岁):根据孩子们的意愿和天赋,分设农业、捕鱼、建筑、机械等专业方向。农业组的孩子跟着农民学习耕种、养殖;捕鱼组的孩子在码头学习织网、驾船、辨识鱼类;建筑组的孩子参与房屋搭建和设施维修;机械组的孩子则跟随工程师维护岛上的电力、通讯设备。
- 进阶阶段(16岁以上):表现优异的孩子可以加入各个生产部门,参与实际工作,从助手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如林宇这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少年,已成为岛上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数字化赋能:高效的知识传递
岛上的数字化教育平台整合了灾难前储备的全球优质教学资源,孩子们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顾牧组织技术人员开发了专属的学习软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岛上的实际生产相结合。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时,软件会通过全息投影展示建筑图纸,让孩子们理解如何运用几何原理进行房屋设计;在学习生物知识时,孩子们可以通过VR设备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这种教育方式太实用了!”负责教育工作的陈老师感慨道,“以前在学校里教孩子们理论知识,他们总是觉得枯燥难懂。现在通过实践教学,孩子们不仅学得快,还能立刻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五年间,岛上的孩子们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茁壮成长。他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生存技能,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看着孩子们从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能够为岛上建设贡献力量的青年,顾牧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些孩子就是人类的未来,他们所掌握的技能和拥有的品质,将是重建家园的希望所在。
二、岛链繁荣:各司其职的生存图景
经过五年的建设,七色彩虹群岛的设施已日趋完善。主岛与七座附属岛屿之间通过跨海桥梁和渡轮连接,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各个岛屿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发展出不同的产业,共同支撑着岛链的运转。
(一)农业体系:自给自足的粮食保障
主岛和黄岛、绿岛以农业生产为主,大片的农田里种植着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各类蔬菜和水果。农业组的居民们运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实现了粮食的高产稳产。同时,他们还发展了养殖业,在山坡上放养牛羊,在沿海地区建立了水产养殖场,养殖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确保岛上居民的肉、蛋、奶供应。
“今年的水稻收成不错,亩产比去年提高了一成。”农业部门负责人拿着丰收报表向顾牧汇报,“我们新培育的抗逆性水稻品种,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依然表现良好,完全能够满足岛上的粮食需求。”
(二)工业与基建:坚实的后勤支撑
电岛作为岛上的工业中心,建有发电厂、机械厂和建材厂。发电厂通过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发电,为整个岛链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机械厂负责维修和制造各类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建材厂则利用岛上的资源,生产水泥、砖块等建筑材料,为岛上的基建工程提供保障。
工程部门的居民们常年忙碌在各个岛屿上,不断完善岛上的基础设施。他们修复了在灾难中受损的道路和桥梁,新建了多所学校、医院和公共活动中心。同时,他们还在第二岛链的边缘修建了防护堤,进一步增强岛链的抗灾能力。
(三)医疗与后勤:全方位的生活保障
医疗部门在各个生活区都设立了医疗站点,配备了灾难前受邀而来的专业医护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医护人员们不仅为居民提供日常的诊疗服务,还定期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岛上的公共卫生安全。同时,他们利用岛上的数字化平台,整理研究灾难前的医疗文献,不断提升岛上的医疗水平。
后勤部门则负责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障,从食品发放、物资管理到环境卫生,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物资发放小组按照家庭人口数量,定期向居民发放生活物资,确保物资的公平分配;物资管理小组严格把控物资的进出库,确保物资的安全储存;环卫小组则每天对岛上的公共区域进行清扫,保持岛屿的整洁美观。
岛上的居民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了一幅井然有序的生存图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岛链的繁荣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地球剧变:持续动荡的末日环境
与七色彩虹群岛的安宁祥和不同,外界的地球依然处于剧烈的动荡之中。五年来,地质活动从未停歇,地震和海啸频繁发生,仿佛整个星球都在经历一场漫长的“重置”。
卫星云图显示,全球的板块运动愈发剧烈,原本的大陆轮廓被不断改变。部分板块在碰撞中隆起,形成了新的山脉;而有些板块则在拉伸中下沉,被浩瀚的海洋吞噬。曾经繁华的都市早已沦为一片废墟,被厚厚的淤泥和海水覆盖。
臭氧层的空洞也在不断扩大,强烈的紫外线炙烤着地球表面。海洋中的部分海域水温持续升高,海水蒸发速度加快,形成了大面积的海雾。紫外线的强辐射不仅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还对残存的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顾总,最新的卫星数据显示,南极洲板块又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引发的海啸高度达到了五十米,正向南美洲西海岸蔓延。”监测员向顾牧汇报着最新的灾情。
顾牧看着屏幕上的卫星影像,心中充满了沉重。五年来,这样的灾情报告早已屡见不鲜。他知道,地球的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想要恢复到灾难前的状态,需要漫长的时间。而那些漂泊在海上的方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状况愈发艰难。
四、方舟困局:物资耗尽的绝境哀求
五年来,顾牧始终通过卫星监测着那些漂泊在海上的特权方舟。随着时间的推移,方舟上的物资逐渐耗尽,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最初,方舟上的官员们还能依靠储备的物资维持相对舒适的生活,但随着物资的不断消耗,他们不得不缩减供应。曾经的山珍海味变成了难以下咽的压缩饼干,新鲜的饮用水也变得稀缺。强烈的紫外线炙烤着方舟的甲板,让船舱内的温度居高不下,许多人因此患上了皮肤病。频繁的地震和海啸更是让方舟时刻处于危险之中,部分方舟的船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坏。
五年后的一天,顾牧下令重新打开了与方舟的通讯频道。沉寂已久的频道瞬间被各种哀求声、哭泣声淹没。
“顾总,求求你,让我们登岛吧!我们的物资已经耗尽了,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会死的!”
“顾总,我知道以前是我们不对,我们不该那么傲慢。只要你让我们登岛,我们愿意做任何事情!”
“顾总,孩子们都在岛上,我们想见见他们。求求你,给我们一次机会吧!”
通讯屏幕上,曾经不可一世的官员们如今面色憔悴,衣衫褴褛,早已没了往日的傲慢与威严。他们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苦苦哀求着顾牧能够接纳他们。
顾牧看着屏幕上这些狼狈的身影,心中没有丝毫的同情。他冷冷地说道:“我早就说过,在末日面前,特权一文不值。你们现在的处境,都是你们自己造成的。”
“顾总,我们知道错了!我们愿意接受任何惩罚,只求你能让我们登岛活下去!”一名官员哭着说道。
顾牧沉默了片刻,说道:“想要登岛,必须遵守我们的规则。我们只接收方舟上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如医生、工程师、技术人员等,他们能够为岛上的建设贡献力量。至于那些年纪在五十岁以上的高层官员,以及没有专业技能的人员,我们不会接纳。”
这个决定让方舟上的官员们陷入了绝望。那些年迈的高官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登岛的希望,只能在海上等待死亡的降临。而那些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则看到了一线生机,纷纷向顾牧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能够被接纳到岛上。
五、筛选接纳:实用至上的人才引入
顾牧下令对方舟上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进行详细的筛选。他组织岛上的各部门负责人成立了筛选小组,通过通讯设备与方舟上的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和身体状况。
筛选过程严格而公正,只有那些真正具备专业能力、能够为岛上建设提供帮助的人员,才能获得登岛的资格。例如,方舟上的医生们被分配到医疗部门,参与岛上的医疗工作;工程师们则加入工程部门,负责岛上的设施维修和建设;技术人员们则被安排到电岛的工厂,参与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研发。
“顾总,第一批筛选出来的五十名专业人员已经抵达指定海域,等待登岛。”通讯部门负责人向顾牧汇报。
顾牧点了点头,说道:“安排船只将他们接过来,做好登记和安置工作。告诉他们,来到岛上后,必须遵守岛上的规则,努力工作。如果有人敢违反规则,我们会立刻将他驱逐出岛。”
第一批专业人员登岛后,很快便融入了岛上的生活。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存机会,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岛上的建设贡献着力量。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次踏上陆地,真是太感谢顾总了!”一名来自方舟的医生感慨道,“我们一定会好好工作,不辜负顾总的信任。”
随着一批批专业人员的登岛,岛上的建设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顾牧相信,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七色彩虹群岛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而那些被拒绝登岛的年迈官员和无专业技能人员,只能在方舟上等待最终的命运。他们看着七色彩虹群岛上的繁荣景象,心中充满了悔恨和嫉妒,但却无能为力。在这片被重置的地球上,他们的特权早已化为泡影,只能成为末日里的匆匆过客。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七色彩虹群岛上。顾牧站在望海峰上,望着远方的海平面,心中坚定地说道:“五年的时间,我们用双手重建了家园,培育了希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在这里,守护着人类的火种,等待着地球重生的那一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七色彩虹群岛上的人们依然在忙碌着。他们耕种、建设、学习、成长,用坚韧和勇气书写着人类文明延续的篇章。而那些漂泊在海上的方舟,终将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消逝,成为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