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鱼干满仓待来客,渔舟再访续交易
秋阳透过云层,温柔地洒在七色彩虹群岛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如碎金闪烁。顾牧坐在木屋前的石阶上,望着远方天际线,手中摩挲着一块光滑的贝壳。程一琳端着一碗刚沏好的草药茶走过来,轻轻放在他身旁的石桌上:“风大,喝点茶暖暖身子。”
顾牧抬头冲她笑了笑,拿起茶碗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汤顺着喉咙滑下,暖意驱散了些许微凉。“又在想之前的事?”程一琳在他身边坐下,目光也投向大海,语气轻柔。
顾牧缓缓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释然:“想通了,既然出去的路被那道无形的墙挡住,再纠结也没用。这座岛这么神奇,能遇到渔民和那些年轻人,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两次尝试突破空气墙的挫败,如同两块石子投入心湖,起初激起千层浪,如今湖面已渐渐恢复平静。他们不再对离开抱有强烈的执念,转而将心思放在经营家园上,只是偶尔想起年轻人们离去时的承诺,心中会泛起一丝淡淡的期待——期待着那些鲜活的身影再次出现在这片海域,为沉寂的生活带来些许热闹。
“还记得那些年轻人说我们的鱼干好吃吗?”程一琳忽然说道,“这阵子光顾着折腾出海的事,浅滩的渔网都好久没整理了,鱼塘里的鱼也该打捞了。”
顾牧眼前一亮,心中的期待仿佛被点燃了一簇小火苗:“是啊,不如我们把鱼塘里的大鱼都捕上来,制成鱼干。等他们再来,也好让他们带回去尝尝,也算不辜负他们的期待。”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两人便立刻行动起来。第二天一早,他们便带着富贵和布丁来到鱼塘边。鱼塘里的水清澈见底,一条条肥美的大鱼在水中悠闲地游动,时而摆尾,时而吐泡,显然在充足的饵料滋养下长得格外壮实。
顾牧找来渔网,程一琳则在鱼塘边清理出一片平坦的空地,铺上干净的竹席,准备晾晒鱼干。富贵和布丁在一旁兴奋地跑来跑去,时不时对着鱼塘里的鱼吠叫几声,仿佛在为他们加油助威。
“开始吧!”顾牧深吸一口气,将渔网缓缓撒入鱼塘。渔网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稳稳地落入水中,溅起一圈圈涟漪。他耐心地等待了片刻,然后猛地拉动渔网。渔网被鱼儿挣扎得紧紧绷起,沉甸甸的分量让顾牧脸上露出了笑容。
“收获不错!”程一琳连忙上前帮忙,两人齐心协力将渔网拉上岸。网中挤满了大大小小的鱼,最大的一条足有手臂粗细,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起来格外诱人。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几乎全身心投入到捕鱼和制作鱼干的工作中。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驾着小船在鱼塘里穿梭,一网网地捕捞大鱼。捕上来的鱼立刻被处理干净,去除内脏和鱼鳞,用清水冲洗后,均匀地撒上盐巴,腌制入味。
待盐分充分渗透后,再将鱼挂在提前搭好的晾晒架上,让阳光和海风自然风干。程一琳还特意在晾晒架周围围上了一层纱布,防止蚊虫叮咬和灰尘沾染。富贵和布丁则成了“守护者”,整天守在晾晒架旁,不许任何鸟类靠近。
日子在忙碌中悄然流逝,鱼塘里的大鱼被捞得差不多了,晾晒架上的鱼干也渐渐变得干燥紧实,散发出浓郁的咸香。顾牧和程一琳将晒干的鱼干小心翼翼地收起来,装进干净的麻袋里,搬运到谷仓的一角存放。
当最后一袋鱼干被搬进谷仓时,两人看着堆满了小半仓库的鱼干,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这么多鱼干,足够他们带回去不少了。”程一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顾牧点点头,目光望向大海:“希望他们能早点来。”他顿了顿,又说道,“这段时间光忙着做鱼干,也没好好出过海。浅滩的渔网捕上来的鱼都比较小,不如我们去远海试试?听说远海的鱼更大更肥美,正好也能散散心。”
程一琳欣然同意:“好啊,正好也能体验一下真正的出海打鱼。”
两人立刻开始准备出海的物资,修补好渔网,检查了机动大船的设备,储备了充足的淡水和食物。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们便带着富贵和布丁登上了大船,朝着远海的方向驶去。
海风拂面,带着淡淡的咸腥味,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海面上,给大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顾牧驾驶着大船,程一琳站在船头,感受着海风的吹拂,心中无比惬意。富贵和布丁趴在甲板上,好奇地望着翻滚的浪花,时不时发出几声欢快的吠叫。
他们一边驾船,一边撒网捕鱼。起初,收获并不算理想,捕上来的多是些体型较小的鱼。顾牧不断调整渔网的位置和深度,可效果依旧不佳——毕竟他们没有专业渔民的经验,对远海的鱼群习性一无所知。有时渔网撒下去,拉上来却是空空如也;偶尔有所收获,也多是些肉质较柴的杂鱼,远不如预期中那般肥美。
程一琳将捕上来的小鱼简单处理后,用盐腌好放在甲板通风处,聊胜于无。“看来打鱼这活儿,还真得靠经验。”她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顾牧也点点头,虽说收获寥寥,但能在海上吹吹风,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倒也确实驱散了不少心头的沉闷。
不知不觉间,大船已经行驶了很远。当顾牧再次查看方位时,发现他们竟然已经靠近了8号岛。“没想到不知不觉就到这儿了。”顾牧笑着说道,“既然来了,就去营地休整一下吧。”
程一琳点点头,大船缓缓驶进8号岛的港湾,停靠在熟悉的岸边。两人带着富贵和布丁下了船,朝着临时营地走去。营地周围的植被依旧茂盛,只是因为许久未曾打理,地上长满了杂草,竹棚也蒙了一层薄尘。
当他们走到竹棚门口时,顾牧忽然发现门上贴着一张纸条。纸条用简单的浆糊粘在门板上,边缘有些破损,显然已经贴了一段时间,好在字迹并未模糊。
“这是什么?”程一琳好奇地走上前,小心翼翼地将纸条揭了下来。
顾牧凑过去一看,纸条上的字迹略显潦草,是用铅笔写的,内容清晰可见:“顾兄弟、程姑娘,我们是上次来避险的渔民。承蒙你们慷慨相助,赠予的牛肉干、腊肉和大米味道极好。我们常年在海上捕鱼,这些物资十分稀缺,特来商议交易之事。下次我们将于本月十五前来,望你们在此等候。”
落款处没有名字,只画了一个简单的鱼的图案。顾牧算了算日子,今天已经是十二号,距离十五号只有三天了。
“没想到他们真的回来了!”程一琳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原本因出海收获不佳的些许失落也一扫而空,“这下我们的鱼干有销路了,也不用再愁远海打鱼的事了。”
顾牧心中也十分高兴,这无疑是个意外之喜。“既然还有三天时间,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吧。”他说道,“正好也趁这段时间整理一下营地,顺便把带来的东西归置好。”
接下来的三天,顾牧和程一琳忙着清理营地的杂草,修补竹棚的破损处,将带来的淡水和食物妥善存放。富贵和布丁也格外兴奋,每天在营地周围跑来跑去,时不时对着大海的方向吠叫,仿佛在期盼着客人的到来。闲暇时,两人便坐在沙滩上晒太阳,聊着岛上的琐事,等待的日子倒也并不枯燥。
十五号这天,天刚亮,顾牧就起身站在岸边眺望。海面上雾气蒙蒙,远处的景象若隐若现。他耐心地等待着,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雾气渐渐散去,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三个小小的黑点。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黑点的轮廓渐渐清晰——正是上次见到的三艘木质渔船。
“他们来了!”程一琳听到动静也走了过来,兴奋地喊道。
顾牧立刻挥手示意,渔船上的渔民也很快看到了他们,纷纷挥手回应。渔船缓缓停靠在岸边,六个熟悉的身影从船上走了下来,正是上次来的三对中年渔民夫妇,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淳朴的笑容。
“顾兄弟、程姑娘,我们又见面了!”那个年纪稍长的渔民率先走上前,爽朗地说道,“没让你们久等吧?”
“刚等没多久,快请进!”顾牧连忙迎上去,热情地与他们握手,“一路辛苦你们了。”
程一琳也笑着说道:“营地已经收拾好了,快进去歇歇,喝口水。”
众人走进整理一新的竹棚,顾牧给每人倒上了用岛上草药泡的茶水。渔民们接过茶碗,大口喝了起来,显然是一路航行渴坏了。“顾兄弟、程姑娘,这次我们来,是真心想和你们做笔长久交易。”年纪稍长的渔民放下茶碗,神色郑重地说道,“上次从你们这儿拿的牛肉干、腊肉和大米,在船上分给大伙儿尝了,都说是从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常年在海上漂泊,粮食和肉类都是稀缺货,每次上岸采购都要跑很远的路,还经常断供。你们岛上物资丰富,我们船上最不缺的就是鱼货,不如我们以后定期交换,互相帮衬?”
顾牧闻言,心中正合此意,连忙点头:“大哥客气了,互帮互助是应该的。其实我们这次本来也打算去远海打鱼,想多做点鱼干,可我们毕竟不是专业渔民,忙活了半天也没捕到多少像样的鱼。你们要是愿意,我们就用岛上的牛羊肉、猪肉、玉米、大米这些物资跟你们换鱼货,我们回去自己制作鱼干,这样大家都方便。”
“那可太好了!”渔民们一听,都露出了欣喜的神色,一个矮壮的渔民连忙说道,“我们这次就带来了不少新鲜鱼货,都是刚捕上来的,绝对新鲜!”
说着,渔民们便转身往船上走去,不一会儿就搬下来大量的新鲜鱼货,有银光闪闪的带鱼、肉质饱满的鲳鱼、金黄透亮的黄花鱼,还有几条体型不小的石斑鱼,种类繁多,堆在地上像一座小山。
顾牧和程一琳见状,也赶紧去机动大船上搬物资。他们带来了不少提前备好的腊肉、牛肉干,还有几袋晒干的玉米和大米,一一摆放在渔民们带来的鱼货旁。
双方围着物资,开始商议具体的交换比例。“我们也不占便宜,”年纪稍长的渔民说道,“一斤牛肉干换五斤新鲜鱼货,一斤腊肉换四斤,一斤大米或玉米换两斤,你看怎么样?”
顾牧和程一琳对视一眼,觉得这个比例十分公道,连忙点头同意:“没问题,就按大哥说的来。”
“那我们就定个规矩,以后每月十五号,我们来8号岛和你们交接,怎么样?”年纪稍长的渔民又说道,“这样大家都有个准头,也好提前准备。”
“好,就定在每月十五号。”顾牧一口答应下来。
商议妥当后,双方便开始清点物资、互相交换。渔民们仔细地数着腊肉和粮食的数量,顾牧和程一琳则帮忙将鱼货分类整理,装进提前准备好的大竹筐里。富贵和布丁在一旁穿梭嬉戏,时不时用鼻子蹭蹭渔民的裤腿,引得大家阵阵发笑,气氛十分融洽。
“顾兄弟,你们岛上的这些物资,品质真是没话说。”一个女渔民拿起一块腊肉,放在鼻尖闻了闻,赞叹道,“这腊肉熏得真香,比我们在镇上买的好吃多了。”
程一琳笑着说道:“这都是我们自己熏制的,用的是岛上的果木,味道确实更醇厚些。下次你们来,我再给你们带些岛上晒的果脯,也让你们尝尝鲜。”
“那可太感谢了!”女渔民高兴地说道。
忙碌了一个多时辰,双方的交换终于完成。渔民们看着堆满船舱的粮食和肉类,脸上乐开了花,不停地向顾牧和程一琳道谢。“顾兄弟、程姑娘,你们真是实在人,以后我们就是长期合作伙伴了!”年纪稍长的渔民说道,“要是以后你们需要什么海上的东西,也尽管跟我们说,我们力所能及的一定帮忙。”
“好,互相照应!”顾牧笑着回应。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渐渐西斜。顾牧和程一琳热情地挽留渔民们在营地过夜,渔民们原本有些犹豫,但看着天边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也知道再赶路不太安全,便欣然同意了。
傍晚,顾牧在营地外点燃了篝火,程一琳则用刚换来的鱼货做了几道鲜美的鱼汤和烤鱼。渔民们也拿出了船上的烈酒,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喝酒吃肉,一边畅谈起来。
渔民们给顾牧和程一琳讲述着海上的奇遇:遇到过十几米长的鲸鱼、见识过绚丽的海上极光、也曾在暴风雨中与死神擦肩而过。顾牧和程一琳则给他们描绘着七色彩虹群岛的四季美景: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夏天清澈凉爽的溪流、秋天金黄饱满的稻田、冬天温暖和煦的阳光。
富贵和布丁依偎在众人身边,时不时舔舔渔民们的手,篝火跳跃的光芒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欢声笑语在寂静的8号岛上久久回荡,温暖而惬意。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渔民们便起身收拾行装,准备启程。他们依依不舍地与顾牧和程一琳告别:“顾兄弟、程姑娘,我们下个月十五号准时来,到时候再给你们带些更大的鱼!”
“一路顺风,注意安全!”顾牧和程一琳站在岸边,挥手送别。
看着渔船渐渐驶离岸边,消失在远方的海平面上,程一琳转头对顾牧说道:“这下好了,以后再也不用为鱼货发愁了,咱们的鱼干仓库很快就能堆满了。”
顾牧笑着点点头,心中充满了踏实的喜悦。虽然他们依旧被困在这座岛上,但与渔民们建立的这份交易关系,不仅解决了鱼货短缺的问题,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互助的温暖。
阳光渐渐升高,洒在8号岛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顾牧和程一琳眼中的希望。他们开始忙碌起来,将换来的新鲜鱼货小心翼翼地装进竹筐,搬运到大船上,准备带回主岛制作鱼干。富贵和布丁在一旁欢快地跑来跑去,仿佛也在为这份收获而高兴。
顾牧望着堆满船舱的鱼货,又看了看身边笑意盈盈的程一琳,心中感慨万千。或许,人生就是如此,不必执着于无法改变的境遇,只要用心经营当下的生活,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温暖与相遇,就能在平淡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机动大船缓缓驶离8号岛,朝着主岛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