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个左向阳又是谁呢,这还要从几个月前说起。1993年春天,左向阳回村的那天,和赵铁蛋两年前的经历简直是天壤之别。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开进了瓦盆村。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件新鲜事——谁家能有军车送人回来?
车还没停稳,村里的孩子们就围了上来。
“解放军叔叔!解放军叔叔!”
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一个部队干部,然后就是左向阳。
村里人都呆住了。
眼前这个年轻人,身高一米七八,穿着笔挺的军装,肩章闪闪发光。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脸——棱角分明,剑眉星目,皮肤因为常年训练而呈现健康的小麦色。走路的时候腰板挺直,步伐稳健,一看就是受过正规训练的样子。
“这是咱村的左向阳?”有老人摘下老花镜,仔细看了又看。
五年前那个略显青涩的小伙子,如今成了标准的军人形象。制服把他的身材衬托得更加挺拔,胸前的军功章在阳光下闪着光。
“向阳回来了!”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全村。
很快,左向阳家门口就聚满了人。他的父亲左大民激动得不知所措,母亲周桂英眼圈都红了。
“这孩子,这孩子……”周桂英拉着儿子的手不放,“怎么晒得这么黑?瘦了没有?”
“妈,我没瘦,我结实了。”左向阳笑着说话,声音洪亮而有磁性。
送他回来的部队干部是个连长,专门来做复员手续的。
“左向阳同志在部队表现优秀,多次立功受奖。”连长对围观的村民说,“我们本来想让他留队提干的,但他坚持要回家照顾父母。”
“立功?立什么功?”包大爷好奇地问。
“在一次演习中表现突出,获得三等功。还有训练标兵、优秀士兵……”连长如数家珍。
村民们听得眼睛都直了。立功的军人啊,这在瓦盆村可是头一份。
“向阳这孩子从小就不一般。”温月娥感慨,“看这军人的气质,多精神!”
“可不是,这身板,这相貌,比电影里的演员还帅。”车秀芝也凑热闹。
正说着,吴老虎也来了。
他远远地看着被围在人群中的左向阳,眼神有些复杂。
两年前赵铁蛋回来的时候,回到村里,除了几个关系好的,基本没人关注。
而左向阳呢?
军车送回来,部队干部亲自交接,村里老老少少都来看热闹,简直像过节一样。
“老虎也来了。”左向阳看到了吴老虎,主动走过去,“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吴老虎握了握他的手,发现左向阳的手很有力,虎口上有厚厚的茧子。
“听说你现在承包瓦器厂,干得不错。”左向阳拍拍他的肩膀,“改天我去看看。”
“随时欢迎。”吴老虎挤出笑容。
但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别扭。以前在村里,同龄的男青年中,他是绝对的老大。个子最高,力气最大,胆子最大,也最有魅力。
现在左向阳一回来,这种感觉就不对了。
虽然左向阳比他矮一点,但穿上军装后显得特别挺拔。虽然力气可能没他大,但那种训练有素的感觉让人不敢小觑。最要命的是,左向阳确实比他帅,而且还有军人的光环加持。
“向阳哥好帅啊。”
“是啊,当兵的就是不一样。”
“你看那军功章,金光闪闪的。”
吴老虎听着周围女孩子们的窃窃私语,心里更不是滋味。
以前这些话都是夸他的,现在全转到左向阳身上了。
“向阳,晚上去我家吃饭吧。”李二婶子热情地邀请,“给你做红烧肉。”
“谢谢婶子,不过今天我得在家陪爸妈。”左向阳很礼貌地拒绝,“改天一定去。”
“好孩子,孝顺。”李二婶子更喜欢了。
晚上,左向阳家热闹得像办喜事。邻居们纷纷来串门,都想看看这个从部队回来的“英雄”。
左向阳换下军装,穿了件普通的白衬衫和蓝裤子,但那种军人的气质还在。坐姿端正,说话有条有理,举手投足都很有风度。
“向阳,在部队都干什么啊?”有人问。
“主要是训练,还有一些技术学习。”左向手不多说自己的功劳,“学了一些机械维修,还有驾驶技术。”
“会开车?”王二蛋来兴趣了,“什么车都会开?”
“汽车、摩托车都会。”左向阳笑了,“还有一些工程车辆。”
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在那个年代,会开车的人在农村绝对是稀罕物。
“向阳这下可了不得了。”包大爷感慨,“有技术,有能力,还这么帅气,村里的姑娘们有福了。”
“是啊,不知道哪家姑娘有这个福分。”温月娥笑着说。
正说着,周桂花也来了。她是来代表学校慰问复员军人的,手里拿着一面锦旗。
“向阳哥,这是学校全体师生的一点心意。”周桂花把锦旗递给左向阳。
锦旗上写着:“保家卫国 光荣归来”。
“谢谢,太客气了。”左向阳接过锦旗,看着眼前这个清秀的女教师,“桂花,你现在是老师了?”
“是的,在村小学教书。”
“了不起。”左向阳真诚地说,“教书育人,功德无量。”
周桂花被夸得更不好意思了,匆匆告辞离开。
人群散去后,左向阳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聊天。
“向阳,你回来打算干什么?”父亲左大民问。
“还没想好。”左向阳看着夜空,“先看看村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再考虑自己的事。”
“村里现在变化挺大的。”母亲周桂英说,“有瓦器厂,还有人做生意,比以前热闹多了。”
“我听说了。”左向阳点头,“明天我去各处看看,了解了解情况。”
第二天一早,左向阳就开始在村里转悠。
他先去了瓦器厂,看到赵铁蛋正在车间里工作。
“铁蛋。”左向阳叫他。
赵铁蛋抬头看到左向阳,先是一愣,然后笑了:“向阳,你回来了。”
“嗯,昨天到的。”左向阳走过去,“在忙什么?”
“修机器。”赵铁蛋擦擦手,“这台机器老出毛病。”
“铁蛋,你在部队学的是什么专业?”左向阳问。
“机械维修。”赵铁蛋说,“和你一样。”
“铁蛋,有空我们聊聊。”左向阳拍拍他的肩膀,“交流交流经验。”
“好。”赵铁蛋憨厚地笑了。
左向阳继续在村里转,每到一处都有人热情地打招呼。
“向阳回来了!”
“向阳,身体怎么样?”
“向阳,有什么打算?”
这种受欢迎的感觉让左向阳有些飘飘然,但也让他想起了赵铁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