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祆教”、“西域”、“唐代文物”,这几个关键词像一把钥匙,为“暗影阁”的调查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远历史迷雾的大门。专案组立刻调整方向,兵分两路:一路由苏雨晴带队,通过官方渠道紧急调阅近几十年全国涉及西域文物盗窃、走私以及祆教文化遗址异常活动的卷宗;另一路,则交给了对古籍和玄学更有研究的林清源,以及人脉通达的顾倾城。
林清源整日泡在市图书馆古籍部和历史档案馆,在堆积如山的史料中寻觅蛛丝马迹。顾倾城则动用了她的商业和文化界关系,高价咨询了几位研究丝绸之路历史和宗教考古的权威学者,并以资助学术研究为名,旁敲侧击。
几天下来,信息碎片逐渐汇聚,拼凑出的图景却更加扑朔迷离。
林清源在几本唐代野史和道教杂录的孤本中,找到了一些零星记载。提及贞观年间,有西域“祆教妖僧”以“幻法”惑众,其术“能驭火驱影,刻木为人,夜行百里”,后被官府驱逐。更晚些的一部宋代笔记则提到,五代乱世时,有中原邪修与西域胡僧勾结,“杂糅祆法巫蛊,炼阴兵为用,祸乱一方”。这些记载虽语焉不详,且多视为志怪,但“驭火驱影”、“刻木为人”、“炼阴兵”等描述,与“暗影阁”表现出的操控阴兵傀儡、运用邪异能量(火、影)的手段,竟有几分神似!
“难道……这‘暗影阁’的源头,竟能追溯到唐宋时期,是祆教一支邪脉与中原邪术长期融合的产物?”林清源心中骇然。若真如此,对方传承千年,其底蕴和可怕程度,将远超想象。
顾倾城那边也有收获。一位研究西域艺术的老教授提供了一条关键信息:大约十五年前,西北某博物馆曾发生过一起离奇的“内部失窃案”,一批刚从考古现场移交的、带有明显祆教风格的唐代石刻残片不翼而飞,当时定性为管理疏忽,但现场留下了一些无法解释的、类似火焰灼烧的焦痕。更重要的是,其中一件失窃残片上,据说刻有一个与“暗影阁”令牌上漩涡眼纹路有七分相似的“变异圣火纹”!
线索似乎清晰了起来:一个可能传承古老的邪教组织“暗影阁”,一直在暗中搜集与祆教相关的、尤其是带有特殊力量或符号的文物,用于邪恶的研究和仪式。
然而,就在调查似乎取得进展时,新的异常事件再次发生,而且地点出乎所有人意料——这次,是在医院。
看守董鹤的警员报告,董鹤依旧昏迷,但生命体征平稳。奇怪的是,监控设备记录显示,连续几个晚上,在凌晨三点左右,董鹤病房内的温度会莫名骤降几度,同时伴有持续约一分钟的、极其微弱的电磁干扰。护士巡房时却一切正常,只当是设备偶发故障。
苏雨晴接到报告,立刻警觉,带上林清源赶往医院。
病房内,董鹤躺在病床上,双目紧闭,面色苍白,身上插着各种监护仪器。看起来与普通重症病人无异。但林清源一踏入病房,眉头就皱了起来。他感受到一股极其隐晦、阴冷且带着一丝熟悉邪气的能量残留,如同冰冷的蛇爬过皮肤。
“确有残留邪气,非常淡,但本质与幽冥台同源。”林清源低声对苏雨晴说,“不是设备故障。有东西在特定时间‘探访’过他。”
他走到床边,手悬在董鹤额头上方,闭目凝神,细细感知。片刻后,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体内被种下了一种极其阴毒的‘魂锁’,不仅禁锢其神魂令其昏迷,更像是一个……‘信标’。那每晚的异常,是有外力在远程尝试与这个‘信标’建立连接,或许是想读取其记忆,或许……是想灭口!”
灭口?苏雨晴心中一寒。对方竟然能隔着重重守卫,进行这种超自然的远程操作?
林清源取出几枚小巧的玉符,按照特定方位布置在病房角落,形成一个简单的“隔绝灵阵”。“此阵可暂时干扰远程窥探。但治标不治本,需尽快找到施术者或解除‘魂锁’。”
就在这时,林清源的老年机响了,是夏晚星发来的一串语音,语气兴奋又神秘:“道长!苏姐姐!快看我发的链接!我那个‘考古系扫地僧’粉丝又爆料了!他说他根据之前的信息,黑进了……啊不是,是友好访问了一个海外流失文物数据库,发现最近三个月,国际黑市上至少有五件带有祆教变异纹饰的文物被同一个匿名买家拍走!收货地址都是邮包转发站,最终流向……全都指向我们市!最后一个包裹,物流显示明天下午就到城西物流园!”
新的邪术材料正在源源不断运入本市!对方并未因幽冥台被毁而停止活动,反而加紧了物资输送!
林清源和苏雨晴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敌人的行动比他们想象的更快、更猖獗!他们不仅在试图接触(或处理)董鹤,还在继续为下一步行动囤积“弹药”!
“必须截住这批货!”苏雨晴立刻起身,“我马上安排人手布控物流园!”
“恐怕没这么简单。”林清源沉吟道,“对方如此明目张胆,或许是个陷阱。又或者,这批货本身……就是某种仪式的一部分,送达即是目的?”
是拦截,还是放长线钓大鱼?专案组面临两难选择。
夜色渐深,城市的另一端,一个昏暗的房间里,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医院病房的实时监控画面(已被某种技术或邪术劫持),画面在林清源布阵时出现了几秒雪花。屏幕前,一个模糊的身影轻笑一声,用某种古老的语言低语:
“清风观的小道士……果然有点意思。可惜,棋子已弃,‘盛宴’……即将开始。新的‘舞台’,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
他移动鼠标,点开另一个窗口,里面是一张本市地下水道网络的立体图,其中一个位于老城区下方的交汇点,被标记成了刺眼的红色。
新的风暴,在无人知晓的角落,已然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