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演武带来的新奇体验与力量衔接的初步可能,让云梦瑶心中波澜微起。然而,更深刻触动她的,并非仅是力量的融合,而是在这之后,她独自漫步于神朝疆域时所感受到的,与太霄天截然不同的“气息”。
伤势稳定后,她不再仅仅局限于紫霞居与神宫核心区。在李无劫的默许与王磐安排的精干护卫(明为保护,暗含引导)陪同下,她开始有意识地行走在神都的大街小巷,甚至通过传送阵,前往了几处颇具代表性的外围城池与聚居地。
太霄天的景象,在她记忆中,是秩序井然而冰冷的。琼楼玉宇规整划一,仙云雾霭永恒不散,修士们言行举止皆符合某种无形的规范,优雅,却缺乏生气。一切都笼罩在天道意志那无所不在的、淡漠的威压之下,仿佛一幅精美却凝固的画卷。
而无劫神朝,给她的第一印象是“嘈杂”,甚至是“混乱”。
街道并非笔直如尺,建筑风格各异,人族的亭台楼阁与妖族的巢穴树屋、魔道的诡谲殿堂比邻而居。市集上,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嬉闹声、不同种族因习俗不同引发的些许小摩擦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沸腾的声浪。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息——灵药的清香、妖兽的腥膻、炉火的热浪、还有来自不同种族身上独特的能量波动。
初时,这种“无序”让习惯了大一统秩序的云梦瑶微微蹙眉。但很快,她便发现了这“无序”之下蓬勃的生机。
她看到,一个人族修士与一个牛头人身的妖族为了某块炼器材料争得面红耳赤,但下一刻,当市集角落传来有人修炼走火入魔的惊呼时,那牛头妖却毫不犹豫地抛下争执,与人族修士一同冲上前去,以蛮力强行压制暴走的灵力。
她看到,一群年幼的、种族各异的孩子,在一位气息温和的儒修带领下,于学宫前的广场上练习最基础的引气法诀。一个背后生着透明翅翼的小妖精失败了无数次,急得快要哭出来,旁边一个额生独角的小魔族却笨拙地递过一颗糖丸,磕磕巴巴地分享着自己的“憋气”心得。
她看到,在炼器工坊区,人族的炼器大师与地火矮人围绕着一座轰鸣的熔炉激烈讨论,不时迸发出新的灵感火花;在丹殿外,木灵一族的长老正耐心向几位人族丹师讲解某种稀有草药的共生特性。
这里没有统一的服饰要求,没有刻板的礼仪规范,甚至修炼的功法也千差万别。魔气与灵气在特定的阵法约束下并行不悖,妖族的血气与人族的清光在演武场上激烈碰撞。
这一切,都与太霄天那“万法归一”、“唯天道是从”的景象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太霄天是“静”的,是“抑”的,万物都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不容丝毫偏离。而无劫神朝是“动”的,是“放”的,充满了碰撞、尝试、甚至是一些无伤大雅的“混乱”。这种混乱,源于自由,源于对个体差异的包容,更源于一种共同向上的信念。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在这片土地上,无论种族,无论出身,无论修炼何种道法,几乎所有生灵的眼神中,都蕴含着一股劲儿——一股不甘平庸、不信天命、要靠自身双手开创未来的劲儿!这股信念汇聚在一起,形成了神朝那独特而磅礴的气运光柱,它不像太霄天气运那般纯粹而冰冷,反而带着一种混沌的、包容万象的、炽热的生命力。
行走其间,云梦瑶发现自己那因叛离而始终紧绷的心弦,竟在不自觉地缓缓放松。这里没有无处不在的天道监控,没有必须维持的“天命”仪态,没有同僚间隐晦的竞争与算计。她可以只是一个安静的观察者,甚至可以……尝试去融入。
她在一家由狐妖经营的茶肆歇脚,听着周围的食客高谈阔论,从边境摩擦到最新丹方,从神帝归来到对未来的憧憬,言语间充满了对神朝的归属与自豪。那狐妖老板娘见她气质不凡,还热情地赠送了一碟自制的灵果糕点,笑容真诚而毫无谄媚。
她站在一座新建的、供奉着“不屈战魂”的纪念碑前,看着上面铭刻的、在与太霄天冲突中陨落的将士名字,种族各异,却都为了同一个信念而战。风中,似乎传来无声的誓言与不屈的呐喊。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她心底滋生。那不仅仅是因火灵儿的善意、夜琉璃的认可或李无劫的重视而产生的触动,更是一种对这片土地、对这种生机勃勃的“气象”本身的认同与……向往。
太霄天给予她尊荣,却如同黄金牢笼;神朝给予她自由生长的土壤,哪怕这土壤尚显贫瘠(资源问题),却充满了无限可能。
她抬头,望向神宫方向那冲天而起、金龙盘旋的气运光柱,再回想太霄天那虽然浩瀚却冰冷无情的天道光辉,心中那杆天平,终于彻底倾斜。
这里,或许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这里的气息,正在无声无息地浸润着她,让她那颗漂泊无依的心,渐渐找到了落地的踏实感。归属感,不再仅仅源于某个人或某个承诺,而是源于这片充满活力与信念的土地本身。她开始真正觉得,留在这里,不是一个无奈的选择,而是一个正确的、值得投入一切的去处。这种认知的转变,比她带来的任何情报,都更能决定她未来在神朝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