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晨雾如宣纸泼墨般晕染开,将巷口的青石板笼成一片朦胧的黛色。一尘和阿哲踩着露水凝成的碎钻,背包带勒着肩头,却衬得脚步愈发轻快。地下室的门轴“吱呀”一声转动,像翻开一本尘封的旧书,暖黄的灯光立刻涌出来,漫过他们的鞋尖,把潮湿的空气烘成了揉碎的棉絮。这盏彻夜未熄的灯,像守着千年约定的老友,将每一寸墙角都熨帖得温热,连浮动的旧木头香,都成了浸过三夏阳光的蜂蜜,甜意顺着呼吸钻进肺腑,轻轻熨平了晨起的困倦褶皱。

阿哲几乎是扑到书架前的,指尖掠过昨天归置好的书脊,泛黄的纸张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哑光,像被岁月吻过的唇印。“你看它们,好像活过来了。”他的声音裹着雀跃的尾音,指尖停在一本磨损严重的《小王子》上——封面的狐狸早已模糊成一团暖棕,却依旧能摸到油墨沉淀的温度,那是他十岁生日时,妈妈送的礼物,后来妈妈去了远方,这本书便成了他掌心的月亮。一尘走到补好的墙角前,干透的腻子泛着浅白的光,与斑驳的墙面融为一体,仿佛从未有霉斑在那里肆虐过,只留下岁月自然生长的肌理,像老人脸上温和的皱纹。

“今天把剩下的书架钉完吧。”一尘从背包里掏出工具,锤子的木柄泛着温润的琥珀色,是爷爷年轻时刨制的老物件,握在手里还能感受到木纹里的体温;卷尺上的红漆刻度已经模糊,却依旧能精准量出每一段梦线的长度;阿哲从拆迁工地捡来的杨木板堆在地上,像叠着的阳光,虽不如松木坚硬如骨,不如榆木纹理张扬如诗,却带着老房子的烟火气——每一道木纹里都藏着某个午后的蝉鸣,某场冬夜的炉火,某双抚过它的苍老手掌。

分工时,阿哲抢着要递工具,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一尘手里的卷尺:“我眼神比猫头鹰还准,你报数我绝对递不错!”一尘笑着点头,卷尺“哗啦”一声拉开,像扯动了时光的丝线,丈量着木板,也丈量着少年人蓬勃的热忱。锤子敲击钉子的声音在地下室里回荡,“砰砰”的节奏裹着心跳的频率,像一首未谱完的民谣,每一声都砸在梦想的基石上,溅起细碎的光芒。

锯木板时,锯齿划过木头的“沙沙”声,像春蚕啃食桑叶的温柔,又像细雨落在青瓦上的静谧。木屑纷纷扬扬落在地上,在灯光下成了撒落的碎金,阿哲忍不住伸手去接,细绒般的木屑沾在指尖,带着木头的温热,像握住了一小捧阳光。忽然他“嘶”地抽了口气,手腕被锯齿划开一道小口,鲜血立刻渗出来,像一朵小小的红梅绽在苍白的皮肤上,在暖光里显得格外刺目。

一尘立刻扔下锯子,从背包里翻出创可贴——那是他特意准备的,知道阿哲干活总像阵风一样毛躁。他轻轻捏住阿哲的手腕,眉头拧成小小的疙瘩,语气里带着责备,尾音却藏着心疼:“跟你说过一百次慢点,怎么总把我的话当耳旁风?”阿哲吐了吐舌头,像个闯祸后耍赖的孩子,却还嘴硬:“没事没事,小伤口而已,就当给这木头留个纪念,以后它就是‘带伤成长’的书架啦!”一尘没理他,先用碘伏棉签轻轻擦拭伤口,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瓷器,再把创可贴小心贴上,仿佛那不是伤口,而是需要呵护的梦想碎片。

重新开工时,阿哲的动作慢了许多,左手扶着木板的姿势格外小心,指节微微泛白,却依旧不肯歇着。一尘看着他认真的侧脸,阳光透过气窗斜斜照进来,落在他的发梢上,镀了一层金边,连睫毛的影子都变得温柔。有这样一个伙伴,一起为了一个小小的书店梦打拼,哪怕累得手心起泡,哪怕不小心划伤手腕,也觉得心里踏实又滚烫——就像冬天里并排坐在火炉边,不用说话,也能感受到彼此传递的温暖。

中午时分,最后一块木板钉好的瞬间,两人几乎同时松了口气,瘫坐在藤椅上。藤椅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像在为他们唱着轻快的歌。阿哲掏出手机,点开一首钢琴版的《卡农》,旋律像流水般缓缓流淌,与灯光、木香味交织在一起,把地下室酿成了一个温柔的茧。“走,吃面条去!庆祝我们的书架完工!”阿哲跳起来,手腕上的创可贴在阳光下像一片小小的云朵,却一点也不影响他的雀跃,连脚步都带着轻快的节奏。

巷子里的阳光已经暖融融的,照在身上像裹了层晒过太阳的棉花。街角的小面馆飘着葱花和骨汤的香味,老板是个脸上带着笑纹的中年人,远远就迎出来:“俩小伙子又来了?今天是不是有喜事?给你们加双份鸡蛋!”阿哲响亮地答应:“必须加!今天我们的书架大功告成啦!”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时,汤色乳白如羊脂玉,青菜翠绿如春日柳芽,鸡蛋金黄如小太阳,热气氤氲里,阿哲忽然抬起头,眼睛亮闪闪的:“等书店开起来,我们请附近的人都来吃面条,让他们也尝尝这份暖,就像奶奶给我们做的那样。”一尘看着他眼里的光,忽然想起小时候,奶奶总把煮好的鸡蛋塞给他,说“分享的饭最香,分享的暖最久”,心里瞬间被温柔填满,像盛了一碗温热的蜜水。

饭后去旧货市场,阿哲像只好奇的小猫,在摊位间穿梭。旧物的气息扑面而来——老钟表的铜锈味像沉淀的时光,旧书籍的油墨味像未干的诗行,陶瓷摆件的土腥味像故乡的田埂,每一种味道都带着岁月的沉淀,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一个摆满老物件的摊位前,他忽然停住脚步,眼睛像被磁石吸引般盯着一个旧台灯:金属底座生了薄薄的锈,像撒了层碎银,却更添了岁月的质感;米白色的灯罩上印着细碎的蓝花,像春天里偷偷绽在田埂边的雏菊,又像江南水乡烟雨中的朦胧诗意,轻轻一碰就会晕开一片温柔。

“老板,这个台灯多少钱?”阿哲蹲下来,指尖轻轻擦拭底座的锈迹,动作温柔得像在唤醒一个沉睡的梦。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这是我年轻时备考用的灯,陪我熬过了多少个挑灯夜读的夜晚。现在老了,眼睛花了,用不上了。你们要是真心喜欢,就给十块钱吧,也算给它找个能发光的好归宿。”

阿哲和一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欢喜——十块钱不算多,却买下了一盏灯的岁月,买下了一段关于热爱与坚持的记忆。老爷爷把台灯递给他们时,还特意叮嘱:“这灯芯换过几次,现在还能用。晚上看书时打开,暖乎乎的光落在书页上,像有人坐在你身边陪着,不孤单。”

离开摊位后,他们又淘到了不少宝贝:一个旧时钟,表盘上的罗马数字已经模糊,指针却还能“滴答滴答”地走,像时光不肯停歇的脚步,丈量着每一个平凡却温暖的日子;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纸页边缘已经卷起,里面写着零散的诗句,字迹娟秀如兰,“春风吹过巷口时,我想起你的笑”“月亮爬上屋顶时,我数着你的归期”,每一句都藏着少女的心事,像被时光封存的情书;还有陶瓷的小房子,屋顶的烟囱歪歪扭扭,却透着孩子气的可爱,仿佛里面住着一个温暖的小家;木质的小飞机,机翼上还留着孩子用彩笔涂的涂鸦,蓝色的机身,红色的尾翼,满是未被世俗磨平的童真。

回到地下室,他们像布置自己的家一样,把旧物件一一归位。旧台灯放在靠窗的桌子上,打开开关的瞬间,柔和的光漫出来,与天花板的灯交相辉映,把桌子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小天地。阿哲忍不住把脸凑过去,灯光落在他的脸上,连睫毛的影子都投在灯罩上,轻轻晃动,像蝴蝶的翅膀。旧时钟挂在墙上,“滴答”声和《卡农》的旋律重合,像时光在轻轻歌唱,诉说着相遇与陪伴的故事。旧笔记本放在书架的顶层,仿佛在等待着某个懂它的人,轻轻翻开,读懂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青春与怅惘。小摆件摆在书架的角落,像一个个守护梦想的精灵,默默陪伴着这个被灯光与热爱填满的空间。

阿哲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睛里闪着泪光,却笑得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嘴角咧得大大的:“真好,这里和我梦里的一模一样,甚至比梦里还要暖。”一尘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会越来越好的,因为我们心里的光,从来都没灭过,它会一直照着我们,照着这个小书店。”

日子像地下室里的灯光,一天天明亮而温暖地流淌。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像春天里疯长的藤蔓,爬满了梦想的墙壁——有一尘从奶奶家搬来的旧书,扉页上还留着奶奶娟秀的批注,“此处写得真好,像极了那年秋天我们一起看的枫叶”“做人要像这书中的主人公,温柔而坚定”;有阿哲的同学捐赠的漫画书,封面上满是青春的印记,有的画着可爱的涂鸦,有的写着“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带去快乐”;还有陌生人听说后送来的书,有的夹着淡蓝色的纸条,写着“这些书陪我走过了最难的日子,现在把它们送给你,希望能帮到更多人”,有的包着精致的书皮,带着小心翼翼的温柔,仿佛里面装着的不是书,而是一颗滚烫的心。

第一个来捐书的是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她佝偻着背,怀里抱着一摞用蓝布包着的书,蓝布上绣着小小的梅花,是她年轻时亲手绣的。一尘和阿哲赶紧迎上去,小心翼翼地帮她把书放在桌子上,生怕碰坏了这些珍贵的“时光礼物”。蓝布打开时,露出的是一整套《鲁迅全集》,书页已经泛黄,却依旧平整得像刚出版的新书,书脊上的字迹清晰有力,带着岁月的重量。“这是我老伴生前最喜欢的书,他总说,书能让人心里亮堂,能让人在黑夜里找到方向。”老奶奶坐在藤椅上,目光落在墙上的旧时钟上,声音里带着怀念,像在和远方的老伴说话,“他走后,我舍不得扔这些书,总觉得它们还带着他的温度,还能闻到他翻书时的气息。现在知道你们在这里开书店,就想着让它们能帮到更多人,也算是了了他的心愿,让他的热爱能一直延续下去。”

阿哲给老奶奶倒了杯温水,杯壁上印着小雏菊的图案,和旧台灯的灯罩遥相呼应。老奶奶捧着杯子,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慢慢讲起她和老伴的故事——年轻时两人挤在十平米的小屋里,晚上就着一盏煤油灯读书,老伴总把灯光往她那边推,自己凑在昏暗的光里,却笑得满足;后来日子好了,买了一盏玻璃台灯,老伴却还是习惯在灯下批注书籍,说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记在书里,留给后来人看;老伴走的那天,手里还握着一本《呐喊》,书翻开着,停在“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那一页。老奶奶离开时,一尘和阿哲送她到巷口,晨雾已经散去,阳光照在她的白发上,像镀了一层金边。她回头挥了挥手,声音轻轻的:“以后我会常来看看,看看这些书,也看看你们,就像看看我老伴还在身边一样。”

高中生小宇是偶然发现这个地下室的。那天他考试失利,成绩出来后,他躲在巷口的老槐树下哭了很久,书包扔在一边,试卷被风吹得满地都是。无意间,他看到地下室透出的暖光,像迷路时遇到的灯塔,在灰暗的世界里亮起一片温柔。他犹豫了很久,手指在门把手上反复摩挲,终于鼓起勇气推开了门。一尘和阿哲正在整理书籍,看到他红肿的眼睛,没有多问,只是递给他一杯热牛奶,牛奶杯是陶瓷的,带着温热的触感。“随便看看吧,这里的书都可以读,要是累了,就坐下来歇会儿。”

小宇随手拿起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坐在旧台灯下读了一下午。暖光落在书页上,也落在他的脸上,海伦·凯勒的故事像一股暖流,慢慢淌进他的心里。合上书时,他的眼睛已经不再红肿,只是鼻尖还有点红。他走到一尘身边,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很坚定:“谢谢你,这本书让我明白,比起海伦·凯勒,我的这点挫折算什么。以后我要常来这里,把心态调整好,再努力一次,不辜负自己,也不辜负爸妈的期望。”后来他真的成了地下室的常客,不仅自己来读书,还带着同学来捐赠书籍,说要让这个温暖的角落帮助更多像他一样迷茫的人。

还有一对穿着校服的情侣,男孩背着双肩包,女孩扎着马尾辫,手牵着手来捐赠书籍。男孩手里抱着一摞《小王子》,女孩手里拿着几本言情小说,书的扉页上写着他们的名字:林晓和陈阳。“这些是我们一起读过的书,希望能见证更多人的美好。”女孩笑着说,眼睛像弯月一样好看。他们坐在桌子旁,看着旧台灯下的光影,轻声说着他们的故事——男孩曾因为家里反对和女孩在一起而沮丧,觉得自己给不了女孩未来,甚至想过放弃。女孩带他来这里读了一下午书,给他念《小王子》里的话:“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要用心去感受。”后来男孩鼓起勇气,和父母谈了很久,告诉他们自己对女孩的真心,也承诺会一起努力考上好大学。现在他们的感情得到了家人的认可,特意来这里“还愿”,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一尘和阿哲的生活渐渐有了规律,像老时钟的指针一样,坚定而温柔地转动着。每天早上,他们踩着晨露来到地下室,打开门,迎接那盏暖黄的灯,然后开始整理书籍——把捐赠的书分类上架,用软布轻轻擦去书脊上的灰尘,像擦拭一件件珍贵的宝物;中午,他们去街角的小面馆吃碗热面条,偶尔会给老奶奶带一份她爱吃的阳春面,上面卧着一个溏心蛋;下午,他们守在地下室,有人来读书就陪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没人时就自己读一本书,或者趴在桌子上规划着书店的未来——想在墙上画满书架,想在门口摆上几盆多肉,想每个周末举办一次读书分享会。地下室的灯每天都亮着,从清晨到黄昏,像一颗温暖的星星,照亮了巷子里的角落,也照亮了很多人的心灵,让那些迷茫的、沮丧的、孤独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份慰藉。

有一天,阿哲在整理书架时,发现一本《海子诗选》里夹着一张纸条。纸条是淡蓝色的,边缘剪得整整齐齐,字迹娟秀如兰,和那本旧笔记本上的字迹很像:“谢谢你,让我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之前我总觉得生活没意思,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直到那天,我偶然走进这里,看到你们为梦想努力的样子,看到这盏暖黄的灯,看到书架上一本本带着温度的书,才知道原来平凡的日子也能过得滚烫。现在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学画画,虽然画得不好,但我很快乐。以后我会常来这里,把我的画也带来,贴在墙上,让这里变得更热闹。”阿哲把纸条拿给一尘看,两人相视一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眼角却有点湿润。他们不知道纸条是谁留下的,却知道这盏灯、这个地下室、这个小小的书店,已经成了很多人心里的“温柔角落”,成了他们疲惫时可以停靠的港湾,迷茫时可以寻找方向的灯塔。

一尘抬头看着墙上的旧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依旧在回荡,像时光的脚步,轻轻走过每一个温暖的瞬间。时光在慢慢流逝,却带不走这里的温暖与感动,反而像酿酒一样,让这份温暖越来越醇厚。他想起奶奶临终前说的话:“心里有光,灯就暖。”以前他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总觉得灯的暖是因为电流,是因为灯泡,现在终于明白——心里装着对生活的热爱,装着对梦想的执着,装着对他人的真诚,无论身处多么简陋的地方,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力量,都能成为别人的光。就像这盏旧台灯,虽然朴素无华,却能照亮书页上的文字,也能照亮人心里的迷茫,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被温柔以待的幸福。

阿哲走到窗边,推开那扇积着薄尘的气窗,外面的阳光立刻涌进来,带着四月的花香和槐树叶的清新,还有巷口卖花奶奶竹篮里的栀子芬芳。他回头看向地下室,暖黄的灯光依旧温柔,书架上的书整齐排列,像等待检阅的士兵,又像彼此陪伴的老友;旧台灯亮着柔和的光,把桌角的小陶瓷房子映得愈发可爱;小摆件在书架角落默默守护,木质小飞机的机翼仿佛还带着孩童的笑声;一尘站在书架前,正用软布轻轻擦拭一本《城南旧事》,动作温柔得像在抚摸一段珍贵的回忆。

这一刻,阿哲忽然觉得,他们的梦想早已超越了“开一家小书店”的范畴。这个地下室不再只是一个存放书籍的空间,它成了一个装满温暖的容器,成了一个传递热爱的驿站,成了一个连接人心的桥梁。那些来这里读书的人,那些捐赠书籍的人,那些留下故事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小小的空间注入新的生命力,让这盏灯的光,照得更远、更亮。

“一尘,你看!”阿哲忽然指着气窗外,一只麻雀落在老槐树的枝桠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唱一首春天的歌。“等我们把‘幽室书斋’的牌子挂起来,肯定会有更多人来这里,到时候这里会更热闹,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一尘放下手里的软布,走到阿哲身边,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阳光落在他们的脸上,带着温暖的触感。“会的,”他轻声说,“因为我们在这里种下了热爱的种子,它会慢慢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人遮风挡雨。”

傍晚的时候,老奶奶拄着拐杖又来了,这次她带来了一罐自己做的桂花糕,用玻璃罐子装着,盖子上系着红色的绸带。“我今天做了桂花糕,想着你们干活辛苦,就给你们带点来尝尝。”老奶奶笑着说,把罐子递给阿哲。阿哲接过罐子,打开盖子,桂花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甜而不腻,像秋天的阳光。“奶奶,您太客气了,每次都给我们带东西。”一尘搬来藤椅,让老奶奶坐下,又给她倒了杯温水。

老奶奶坐在藤椅上,看着地下室里的一切,眼里满是欣慰:“真好啊,越来越像个样子了。我老伴要是还在,肯定会很喜欢这里,他最喜欢这样安安静静、充满书香味的地方了。”她拿起一本放在桌子上的《鲁迅全集》,轻轻抚摸着书脊,像是在和老伴对话。“以前他总说,希望能有一个小小的书店,不用很大,能让喜欢读书的人有个地方就好。现在你们帮他实现了这个愿望,我真的很开心。”

阿哲拿出一块桂花糕,递给老奶奶:“奶奶,您尝尝,这桂花糕真好吃,比外面买的还香。”老奶奶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好吃就多吃点,以后我常给你们做。对了,我孙子下周要回来,他是学设计的,我让他帮你们看看,怎么把这里布置得更漂亮一点。”一尘和阿哲对视一眼,心里满是感激:“谢谢奶奶,不用麻烦您孙子的。”“不麻烦,”老奶奶摆摆手,“他也很喜欢读书,肯定愿意帮忙。”

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了橘红色的晚霞,透过气窗照进地下室,给书架、书籍、旧物件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老奶奶要走了,一尘和阿哲送她到巷口,晚霞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三条紧紧依偎的线。“奶奶,路上小心,明天我们去看您。”阿哲挥着手说。老奶奶回头笑了笑,挥了挥手,拄着拐杖慢慢走远,身影渐渐消失在巷口的拐角处。

回到地下室,阿哲打开手机,播放了一首《岁月神偷》,旋律缓缓流淌,与桂花的香气、旧木头的香味、暖黄的灯光交织在一起,让人觉得格外温馨。“一尘,你说我们的书店什么时候能正式开业啊?”阿哲靠在书架上,手里拿着那块还没吃完的桂花糕,轻声问。一尘坐在桌子旁,看着旧台灯下的光影,思考了一会儿说:“等我们把所有的书都整理好,把‘幽室书斋’的牌子挂起来,就可以开业了。到时候我们邀请附近的人都来,办一个小小的开业仪式,不用很隆重,只要温暖就好。”

阿哲点点头,眼睛里满是期待:“我已经想好了开业仪式上要说的话,我要告诉大家,这个书店是我们用热爱和坚持搭建起来的,希望它能成为大家心里的‘温柔角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来这里找到力量。”一尘看着他兴奋的样子,笑着说:“好啊,到时候你来说,我来给大家泡茶,用奶奶送的桂花,泡一壶桂花茶,让大家尝尝岁月的味道。”

夜深了,地下室的灯依旧亮着,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一尘和阿哲收拾好东西,锁上了门,暖黄的灯光从门缝里漏出来,像在向巷子里的每一个人诉说着这里的故事。他们走在巷子里,月光洒在青石板上,像铺了一层银霜,晚风拂过,带来槐树叶的沙沙声,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

“明天我们就去做‘幽室书斋’的牌子吧,用旧木头做,刻上我们的名字,再画几朵小雏菊,肯定很好看。”阿哲拉着一尘的胳膊,蹦蹦跳跳地说,像个期待过节的孩子。一尘笑着点头:“好,都听你的。”他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心里充满了希望——这个小小的地下室,这盏暖黄的灯,这些带着温度的书,还有那些可爱的人,都会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成为岁月里最温柔的注脚。

日子一天天过去,“幽室书斋”的牌子做好了,用阿哲捡来的旧榆木做的,上面刻着“幽室书斋”四个大字,字体娟秀而有力,旁边还画着几朵小雏菊,是阿哲亲手画的,带着童真的可爱。挂牌子的那天,老奶奶和她的孙子也来了,孙子帮他们把牌子挂在地下室的门楣上,红色的绸带系在牌子两端,在风中轻轻飘动,像在向所有人招手。

开业那天,巷子里的人都来了,有老奶奶,有高中生小宇,有情侣林晓和陈阳,还有很多陌生的邻居。他们带来了鲜花、书籍、小摆件,把地下室装点得像一个热闹的节日现场。一尘泡了一壶桂花茶,香气弥漫在整个空间里,阿哲给每个人都递上一杯,笑着说:“欢迎来到幽室书斋,希望这里能成为大家的‘温柔角落’。”

老奶奶坐在藤椅上,看着眼前的一切,眼里满是泪水,却笑得格外开心:“真好啊,真的太好了。我老伴要是看到这一切,肯定会很欣慰的。”小宇拿着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一尘和阿哲说:“谢谢你们,是这里让我重新找到了方向,我以后一定会常来这里,也会带更多的人来这里。”林晓和陈阳手牵着手,看着书架上的书,轻声说:“我们会一直支持你们,让幽室书斋的灯永远亮着。”

一尘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幽室书斋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盏灯的光会一直亮着,照亮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照亮他们的梦想,照亮他们的人生。而藏在灯影里的初心,那份对生活的热爱,那份对梦想的执着,那份对他人的真诚,会像岁月酿的酒一样,越来越醇厚,越来越香甜,永远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夕阳透过气窗照进来,落在“幽室书斋”的牌子上,落在一尘和阿哲的脸上,落在每一个人的笑脸上,像一幅温暖而美好的画。这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回报,所有的热爱都有了归宿,所有的温柔都有了寄托。幽室灯明处,旧木载光来,灯影映初心,岁月酿温柔——这就是幽室书斋的故事,一个关于热爱、关于温暖、关于梦想的故事,一个会永远延续下去的故事。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玄幻:老婆绝世仙子,我却要逃婚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灵轩心动快穿之疯批反派在线作死快穿:钓系美人穿成黑月光之后开局策反病娇女BOSS的我无敌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傅同学,我知道你暗恋我恶魂觉醒后,全宗门哭着求我原谅太师祖在下,孽徒桀桀桀!穿越年代文:工具人拒绝剧情哼,老娘才不想当什么丘比特火行天下末世向导:四大哨兵争着宠霹出个天尊化神老祖作香童是认真的豪门奶爸开局,养个外挂小奶娃摸一摸就能修仙,还要脸干什么!国运:扮演张麒麟,我是女版小哥真千金驻岛开荒,嫁禁欲军官赢麻神卦狂妃又在撩人了世界与尔青云仙梦张悦的逆袭没错,我哥和我爹都是大佬末日重生:鬼观音她畸变成神抗战:从远征军开始小孕妻齁甜,被绝嗣大佬抱回家宠快穿之云华真君圆满之旅快穿:我家宿主超厉害的,嗷呜盗墓:修仙修到青铜门碎裂掌控被未婚夫送去和亲后,我把他刀了快穿之改变be世界一夜情后,穆总失控刑侦六组全家读我心后杀麻了,我负责吐槽原神:从摸鱼开始出轨爹,爱赌妈,重生我笑呵呵一吻唤醒前世爱人我在古代当开山大王60后婆婆与80后儿媳知否:心狠手辣如兰传!崩铁,从雅利洛开始的星际军阀要命!她马甲满级,你惹她干嘛依靠MC我在古代种田种成了女皇悍女重生:莫少的心尖宠快穿:成了绿茶炮灰女配穿成主角手中宝
品书中文搜藏榜:异兽迷城半相热恋快穿:我在异界客串路人甲家外火影世界的修士开局逃荒,女尊小混子她吃喝不愁和狂野总裁同房后他说我只是陌生人墓虎带着两宝去逃荒,我逃成了首富穿越乱世,我有空间我怕谁秦老六的生活日常奥特次元:羁绊之力全能站姐变爱豆后成顶流了高嫁京圈大佬,渣前任悔疯了!末世,女主她拿百亿物资杀疯了孤独摇滚!属于老兵的孤独!穿越知否之我是墨兰末世,恋爱脑杀了最后一位神性转魔王的异世界冒险脑叶公司:逐渐离谱的员工我,AI凡人闯仙界首辅肥妻有空间小宫女娇软妩媚,一路荣宠成太后后妈恶毒后妈爽,后妈日子过得好陆爷的闪婚新妻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她是一池春水文昭皇后传邪祟复苏,我为阴世主综漫:作品太刀,雪乃让我别写了玄学直播间,大佬又算命攒功德啦八零软妻人间清醒,首长别茶了!孤爱的哥哥居然是敌国皇亲快穿:战神大人只想找lp贴贴嫡女谋略:妖孽夫君请上门百字日记白日深诱职业魅魔,青梅校花不放过沈氏家族美人祭莫爷养的小公主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方舟里的后勤官快穿之鼠鼠我呀,太上进了四合院:我何雨柱,国之栋梁斗破:天命反派,云韵哭惨了皇后,你逃不掉的重生成草,我修妖也修仙我花钱超猛,系统嘎嘎宠我!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觉醒后更要努力被强制爱我,玄学大佬!专给霸总改运!快穿:什么反派那是亲亲老婆年代娇宠:重生军嫂又美又飒穿成炮灰后我靠美食爆红了飞升仙界,我搞职场KPI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快穿:黑月光她刀刀暴击真正的反派总以黑月光的形式出现凡骨铮铮我以平凡镇九天七旬老太守国门吴家儿郎镇山河便利店系统:在大佬心上种良田重生嫡女:虐渣后飒爆全京城光明神戒穿了又穿,我在兽世发光发热!易孕娇妻一胎三宝,绝嗣佛子狂宠综漫:成为恶魔后女主们开始恶堕溃道崩坏三,结果是前文明无限流:文明淘汰赛小女匪进京,全城都等着看戏时间的猫港综:我只想做点生意重生回到10岁1998年顶尖女特工小狍我呀,被迫万人迷惨遭强制爱新婚被换嫁?我带空间随军笑开花娇娇胎穿七零又虎又彪我在体制内当隐形大佬混沌碰瓷后,魔祖赖上我盗墓:老板,你的疯狗团打起来了我在冷宫当销冠穿成恶毒雌性后,我掀翻了主角lol:瓦洛兰全员重生后,偏执男主跪穿火葬场综穿之吉星高照重生仙帝:万古归来龙族VI:世界的尽头我讨厌穿越!!!继室在上:用黛玉文学钓系首辅七零渣爹另娶,她带妹杀进家属院全员读心:公主殿下又来吃瓜了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从凡脉到吞天帝尊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排球:奥运选手去打高中联赛?阎魔德迦金佛七零:废品站捡到未来智脑,国家重生八零:冷面大佬狂宠妻一尘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