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陈长老的目光如两道实质的探针,仿佛要穿透林风的血肉,直窥他灵魂深处的秘密。那凝重无比的语气,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冻结了。石莽和苏晓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林风,生怕他回答不当,引来滔天大祸。
自创符箓?
这在修仙界是足以开宗立派的壮举,绝非一个区区外门、“废品”灵根的弟子所能企及。更大的可能,是得到了某种不为人知的邪道传承,或是窃取了某个隐秘宗门的秘传。
然而,面对陈长老那足以让普通外门弟子瘫软的威压和质问,林风的神色依旧平静。他迎着陈长老锐利的目光,坦然道:“回禀长老,此符并非弟子从别处习得,乃是弟子基于对传统引火符的结构分析,进行了一些优化尝试所得。”
“优化尝试?”陈长老眉头紧锁,语气中的怀疑丝毫不减,“符箓之道,博大精深,每一笔灵纹皆乃前人千锤百炼所得,蕴含天地至理,岂是你能轻易妄言‘优化’?你且说说,你是如何‘分析’,又是如何‘优化’的?”
他向前踏出一步,无形的压力笼罩而下:“若有半句虚言,或是涉及邪魔歪道,休怪本长老按门规处置!”
(承)
林风心知,这是危机,也是机遇。若能说服这位古板却并非不讲道理的长老,他在宗内的处境将大为改善。他深吸一口气,大脑飞速运转,组织着能让这个世界的修仙者理解的“科学语言”。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捡起一块石头,在地上画下了传统引火符的灵纹结构图,线条标准,与原版几乎别无二致。
“长老请看,这是传统引火符的灵纹回路。”他指着图纸,语气如同在课堂上讲解一道复杂的物理题,“弟子以为,可将灵力视作流水,灵纹便是河道。”
陈长老冷哼一声,未置可否,但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那清晰的图纸上。
“弟子观察发现,传统回路在此处,”林风的炭笔点在灵纹的一个转折节点上,“河道骤然收窄,形成‘堰塞’,目的在于积蓄水流(灵力),以求最终爆发时更具威力。然而,此举导致水流(灵力)在此处形成湍流,能量持续损耗,据弟子粗略计算,约损耗总能量的百分之八。”
“百分之八?”陈长老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这个量化的数字,是他从未思考过的角度。
“再看此处,起笔与收笔的衔接,”林风的笔尖移动到灵纹的起始和终结处,“河道(灵纹)接口不够圆滑,存在‘落差’,这不仅会减缓水流(灵力)的初始速度,更会在接口处形成微小的‘漩涡’,干扰灵力场的稳定,导致激发延迟。”
他一边说,一边在旁边画出了他优化后的灵纹结构。新的灵纹去掉了那个突兀的“堰塞”,变成了平滑的弧形过渡,起笔收笔的衔接也变得更加自然流畅,整体结构简洁了近乎三分之一!
“弟子所做的,便是将‘堰塞式’积蓄,改为‘场效应’加速。”林风用这个世界可能理解的方式解释道,“如同将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激起浪花,改为用鞭子抽击水面,形成一道凝练的水线。后者能量更集中,速度更快,损耗更小。”
他指向那块被洞穿的青石板:“故而,此符火焰凝练如线,穿透力极强,而非传统引火符的爆裂灼烧。其能量利用率,据弟子推算,应从传统的六成二,提升至八成五以上,激发速度提升一倍,威力增强约三成。”
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虽然用了些诸如“河道”、“水流”、“百分比”等闻所未闻的词汇,但其核心思想——追求能量运行的最高效率——却清晰地传递了出来。
这不是邪魔歪道,这更像是一种……迥异于传统、却直指本质的“道”!
陈长老脸上的严厉和怀疑,早已被巨大的震惊所取代。他死死盯着地上那两张对比鲜明的图纸,又猛地抬头看向林风,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浸淫符道数十年,何曾听过有人将玄奥的符箓如此拆解、量化、分析?这完全颠覆了他对符箓之道的认知!可偏偏,林风的解释合情合理,那被洞穿的青石板更是铁证如山!
“能量利用率……八成五……”陈长老喃喃自语,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物。他沉默了很久,广场上只剩下风吹过的声音。
石莽和苏晓紧张得手心都是汗。
(转)
终于,陈长老缓缓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林风,之前的质疑和威压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认真的审视。
“你这些……想法,从何而来?”他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弟子愚见,万物运行,皆有其内在规律与道理。”林风恭敬回答,“符箓亦是如此。弟子只是尝试去观察、总结并遵循这些规律,而非一味沿袭旧法。”
陈长老闻言,身形微微一震。他再次陷入沉默,眼神飘忽,仿佛想起了自己年轻时钻研符道,也曾对某些看似“理所当然”的定式产生过疑问,却最终被师长以“自古如此”四个字压了回去。
良久,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眼神恢复了清明,但看向林风的目光,已经彻底不同。
“随我来。”陈长老忽然转身,朝着传功阁的方向走去,只留下三个字。
林风微微一怔,随即对石莽和苏晓递去一个“放心”的眼神,快步跟了上去。
留下石莽和苏晓在原地面面相觑,既为林风感到高兴,又充满了担忧和好奇。
传功阁,收藏着青云宗外门绝大部分的功法典籍。陈长老直接将林风带到了存放符道典籍的偏殿。
他指着那一排排书架,上面玉简、书册琳琅满目,说道:“这里,是宗门收集、历代前辈总结的符箓之道。你方才所言,虽有几分歪理,但符道浩瀚,非你所能尽知。你所‘优化’的引火符,不过是万千符箓中最基础的一种。”
他的意思很明显,是让林风脚踏实地,不要因为一点成绩就目中无人。
然而,林风的目光扫过那些典籍,眼中却并未露出陈长老预想中的敬畏与渴望,反而闪过一丝……审视?
他走到一个书架前,抽出一枚记载着“风行符”的玉简,神识略微扫过,便摇了摇头:“此符灵力节点分布不均,尾翼灵纹过长,导致能量在末端溢散严重,若调整节点权重,缩短尾翼,引入‘伯努利效应’……呃,引入类似飞鸟翅膀的弧度设计,速度至少可提升两成,持续时间延长五成。”
他又拿起一本《基础防御符箓详解》,翻到“石肤符”一页,只是看了几眼,便道:“结构过于追求全面防护,导致灵力分散,单位面积防御强度不足。若能仿照复合装甲结构,设计多层、不同性质的灵力屏障,专精于一点防御,其局部防御力应能数倍提升……”
林风语速不快,但每指向一种符箓,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结构上的“低效”之处,并提出匪夷所思却又听起来极具可行性的改进方向!
陈长老从一开始的想要教导,变成了震惊的倾听,再到后来,已经是心神俱震,如同看着一个怪物!
这已经不是“优化”一两种基础符箓了!这是一种从根本上颠覆现有符箓体系的……全新思路!一种追求极致效率、摒弃一切冗余的……可怕天赋!
(合)
偏殿内,只剩下林风平静的分析声和陈长老粗重的呼吸声。
当林风终于停下,看向陈长老时,发现这位古板严肃的长老,脸上已是一片潮红,眼神中充满了激动、困惑,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
是的,恐惧。对于未知,对于这种可能动摇传统根基的思维方式的恐惧。
陈长老死死盯着林风,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被冠以“废品”之名的弟子。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一时竟发不出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用沙哑的嗓音,艰难地问道:
“你……你究竟……是何人?”
(第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