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阎家,只得了一票的阎不贵也是,一进门就大叫惋惜,好像痛了十个亿一般。
“不应该啊!不应该啊,就算我不成,可是怎么也轮不到孙主元吧?他们家和院里人可真不怎么来往!”阎埠贵心疼的大叫道。
“老阎,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来了,昨天晚上我看到孙家的和许家的提着东西串门呢!你说不会是……”
“你的意思是他们贿赂大家了?”
“现在想起来应该是!”
“什么东西看到了吗?”阎埠贵急道。
“没有,不过看上去蛮多的,一篮子呢!”
“你说说,贿赂他们干什么啊?要是把这些东西都给我,我就不和他们抢了,真是的,这叫两头空!”阎埠贵心痛的跺脚道。
“老阎,你说他们这不是作弊吗?我们要是去告他们的话,你说会不会……”杨瑞华满脸算计道。
“哎,没用的,许富贵是什么人?他只要敢做,肯定有后手,”阎埠贵叹气道,“你说说,他们怎么就看上了孙主元那个三脚踹不出个屁的来?就不能和我联合吗?”
“联合?老阎,什么意思?”
“你还看不出来吗?这就是针对易忠海的,我们都是被连累的,你以为许富贵是没事儿闲得慌吗?有当大爷这功夫,去乡下放电影收钱不好吗?”阎埠贵叫道。
“那他们为什么要针对易忠海啊?”杨瑞华疑惑道。
“你啊,头发长,见识短,和你说不清楚,算了,我去找找易忠海吧,看看他怎么说!”
说完,阎埠贵直接走了出去。
……
没几步路,他就到了易忠海家,刚想敲门呢!门就开了。
“老阎,你怎么来了?”刘海中顺口问道。
“我找老易有点儿事,刚好你也在,我们一起聊聊吧!”
说着,阎埠贵走了进去。
“老阎,是不是选举的事情?”刘海中连忙问道。
“是啊,老易,我发现他们贿赂大家,你说我们要不要找街道办去告他们?”阎埠贵假惺惺道。
这时候,他也看出来了,刘海中肯定也是发现了什么才来到贾家的。
“嗨,你也发现了啊,”刘海中满脸颓废道,“老易说没用。”
“为什么?”阎埠贵又假惺惺地问道。
“老阎,你还不知道许富贵吗?既然他敢做就算计好了一切。”易忠海解释道。
“哎,你说的也是,可是这也太不公平了,居然连傻柱的票都比我高,你说我找谁说理去?”阎埠贵气呼呼道。
“算了吧,老阎,说那么多也没用,”易忠海苦笑道,“不过我们以后可得团结起来,尤其是我们三家,不然这院子,肯定会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的,只要我们团结起来,没准以后还有机会呢!”
“还有机会吗?”刘海中连问道。
“那肯定,只要我们团结起来,等以后抓住他们的痛处自然就可以。”易忠海忽悠道。
“好,我们一定团结起来。”刘海中连忙答道。
……
就这样,三个人又聊了一阵子,在达成了某些一致后,就各自回家去了。
……
很快,时间就到了8月初,这时候,四九城的人突然发现,平时吃的粮食不那么好卖了。
有时候去晚一点儿,粮店就没粮了,甚至,有时候好几天都买不到粮食。
一时之间,整个四九城的人都慌了起来,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疯了似的,每天一大早就去粮店排队买粮,正所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他们 怕,怕再遇上四二年那样的年景。
当然,九十五号院的人也一样,尤其是院里的那些娘们们,也是每天一大早就结伴去排队卖粮。
可是结果显而易见,他们买不到粮,因为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了。
就在院里人感到恐慌的时候,街道办来人通知了,通知院里的一大爷晚上去街道办开会,给大家说说粮食的问题。
这天,刚好是星期天,晚上九点,在大家焦急的等待中,许富贵终于回来了。
许富贵刚进门,一大堆人就围了上来,开始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
“老许,街道办说了吗?怎么回事,今年也不是灾年啊,怎么就买不到粮食了呢?”阎埠贵问道。
“阎埠贵,你急什么?是不是要我给你们一个一个说?这样的话,我说到明天早上也说不完。”许富贵没好气道。
“这……”阎埠贵尴尬道,“我不是着急吗?”
“就你一个人急吗?”许富贵鄙视道,“德性,”
骂了一句后,许富贵看向了大家,“大家别急,现在都到中院开会,我要把街道办的通知传达给大家。”
听到许富贵的话,哗啦一下子,人群就向中院拥了过去。
看到许富贵牛气的样子,不远处,易忠海心里气的快要吐血了,本来,站在那里的该是他啊!
他也想过去问问怎么回事,可是他知道,许富贵一定会恶心他,而且还是那种让人挑不出毛病的恶心。
看到人齐了,许富贵大声叫道,“安静,大家安静。”
许富贵一声叫唤,人群立马安静了下来,看的人群中的刘海中一阵羡慕,不自觉地嘀咕道,“这就是领导吗?真好。”
“一大爷,赶紧的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缺粮了?”有人忍不住出声问道。
“是,是缺粮的,不过不严重,街道办说,为了更好地为大家供应粮食,以后买粮要定量了!”
“定量?一大爷,什么是定量?”
“对啊!一大爷,什么是定量?”
“定量就是以后每个月买粮都要按量买,到时候街道办会给大家发粮本,大家只能按照粮本上的定量买,超过了,多一两也买不到。”许富贵解释道。
“啊?不能多买吗?那我能买多少啊?”刘二筒问道。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现在就告诉大家,是这样的,以后重体力工人每月40斤,就比如我们院的刘海中同志, 轻体力劳动者,就是像我和大家这些普通人,每月30斤,十周岁以上的孩子,就比如我家大茂,每月24斤,六周岁到十岁的,每月15到20斤,按年龄来算,三岁以上不满六岁的孩子,12斤到17斤,也是按年龄来算,不满三岁的孩子,每月七斤,大概就是这样,大家明天去街道办领粮本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量。”
话一说完,院里立马开始议论了起来,都算计自己家以后可以买多少粮,够不够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