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一听“宰杀”二字,气得腮边火冒三丈,心中怒火再也按捺不住。他也顾不上摆什么架势,轮起拳头,斜着身子,脚步疾行,朝着妖魔使了个挂面拳。
那怪赶忙挥动长枪,劈手相迎。孙悟空左跳右跳,巧妙地哄骗着妖魔。那妖魔不知是计,被引着渐渐离开洞口,往南而来。
孙悟空见时机已到,立刻招呼罗汉,将金丹砂朝着妖魔一齐抛下。
刹那间,只见金丹砂共显神通,好砂啊!恰似那雾气与轻烟,初时散漫开来,纷纷霭霭地飘洒而下,仿佛从天涯飘落。
白茫茫的一片,所到之处,迷得人双眼难睁;昏漠漠的,飞起来让人辨不清道路。打柴的樵夫迷失了同伴,采药的仙童找不到回家的路。
细细看去,它轻轻飘落,如同麦面一般细腻;粗粗打量,又似芝麻一般翻滚。整个世界变得朦胧不清,山顶也被遮蔽得昏暗无光,长空仿佛被迷雾吞没,连太阳都被遮挡得严严实实。
这砂既不像飞扬的尘土,能随着骏马奔腾;也难以用轻柔绵软来形容,仿佛无法衬托香车的华贵。
此砂本是无情之物,此刻却能盖地遮天,意图将那妖怪拿下。只因为这妖魔侵犯正道,众罗汉奉佛法旨意,大展神通。
只见他们手中仿佛有明珠闪现,一时间,光芒耀眼,直看得人眼花缭乱。
那妖魔见飞砂扑面而来,迷得他睁不开眼,赶忙把头低了一低,却发现足下瞬间已有三尺多深的砂。他心中大惊,慌忙将身子一纵,跳到浮起的砂层之上。
然而,还未等他站稳,须臾之间,砂又堆积了二尺多深。
那怪这下可着急了,急忙拔出脚来,迅速取出圈子,往上用力一撇,大喊一声:“着!”只听“唿喇”一下,那十八粒金丹砂又尽数被他套了去。他拽回脚步,径直返回本洞。
那罗汉们一个个无奈地空手停在云端。孙悟空赶忙上前问道:“众罗汉,怎么不继续下砂了?”
罗汉们无奈道:“适才只听一声响,金丹砂便都不见了。”
孙悟空苦笑道:“又是那可恶的圈子给套去了。”
天王等人见状,忧虑道:“这妖怪如此难以降服,究竟该如何才能捉住他?我们何时才能归天,又有何颜面去见玉帝啊!”
这时,降龙、伏虎二罗汉对孙悟空说道:“孙悟空,你可知道我们两个为何出门迟缓?”
孙悟空挠挠头道:“老孙只怪你们躲避不来,却不知还有什么缘由。”
罗汉道:“如来吩咐我俩说,那妖魔神通广大,倘若金丹砂也被他收了去,便让孙孙悟空前往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探寻他的踪迹,如此或许便可一举将其擒获。”
孙悟空一听,又气又恼道:“可恨!可恨!如来当时就该直接对我说清楚,却害得你们诸位白白跑这一趟!”
李天王赶忙劝道:“既然如来已有明示,大圣就应当尽早前去。”
好孙悟空,说走便走,纵筋斗云,一道金光直入南天门。
此时,四大元帅抱拳拱手,问道:“擒拿妖怪之事进展如何?”孙悟空边行边答道:“还没成功!还没成功!如今我已有寻根的线索了。”
四将不敢阻拦,放他进了天门。
孙悟空既不上灵霄殿,也不入斗牛宫,径直前往三十三天之外的离恨天兜率宫前。只见两个仙童在门前侍立,他也不报姓名,径直往里闯。
吓得两个仙童赶忙扯住他,问道:“你是何人?要往何处去?”
孙悟空这才说道:“我乃齐天大圣,要找李老君。”
仙童道:“你怎如此鲁莽?且先停下,容我们进去通报一声。”
孙悟空哪里肯听,大喝一声,用力挣脱,径直往里面走去。
刚一进去,恰好撞见老君从内而出,两人撞了个满怀。
孙悟空赶忙躬身行礼,笑着说道:“老官儿,许久不见啊。”
老君笑道:“你这猴头,不好好去取经,跑到我这儿来作甚?”
孙悟空道:“取经之路,昼夜不停,无奈途中遇到些阻碍,故而到此寻求帮助。”
老君疑惑道:“西天之路受阻,与我又有何干系?”
孙悟空道:“西天之事,暂且不提。我已寻得些踪迹,这事可与你脱不了干系。”
老君道:“我这无上仙宫,何来踪迹可寻?”
孙悟空也不答话,径直走进宫内,眼睛滴溜溜地四处张望。走过几层廊宇,忽见牛栏边一个童儿正在打盹儿,而青牛却不在栏中。
孙悟空顿时叫道:“老官儿,不好啦!牛跑啦!牛跑啦!”
老君大惊失色,忙问:“这孽畜何时跑的?”
正叫嚷间,那童儿方才惊醒,赶忙跪在地上,说道:“爷爷,弟子一时瞌睡,不知它是何时跑掉的。”
老君生气地骂道:“你这小子,怎么如此贪睡?”
童儿赶忙叩头道:“弟子在丹房里捡到一粒仙丹,一时嘴馋便吃了,吃完就在这儿睡着了。”
老君恍然大悟道:“想必是前日炼制的七返火丹,掉落了一粒,被这小子偷吃了。那丹吃一粒,便要睡上七日。这孽畜见你睡着,无人看管,便趁机逃下界去,算起来,如今刚好也是七日了。”说罢,急忙查看是否有宝贝失窃。
孙悟空道:“没见其他宝贝,只瞧见他有一个圈子,厉害得紧。”
老君赶忙仔细查看,发现诸般物件都在,唯独不见了金刚琢。老君一拍大腿,说道:“原来是这孽畜偷了我的金刚琢!”
孙悟空叫道:“原来那宝贝叫金刚琢!当初打我的便是它!如今它在下界张狂肆虐,不知套了我们多少物件!”
老君忙问:“这孽畜如今在什么地方?”
孙悟空道:“现住在金兜山金兜洞。它捉了我师父,还抢了我的金箍棒。我请天兵相助,它又抢了太子的神兵。请火德星君,它抢了火具。水伯虽未能淹死它,倒也没被抢走物件。
后来请如来派罗汉下砂,连金丹砂也被它抢了去。你这老官儿,纵容妖怪下凡,抢夺伤人,此行径,该当何罪?”
老君无奈道:“我那金刚琢,乃是我当年过函谷关化胡之时所用之器,自幼便已炼成,堪称稀世之宝。
无论何种兵器,亦或是水火,皆无法靠近它。倘若它再偷去我的芭蕉扇儿,恐怕连我也奈何不了它了。”
大圣听闻,这才转怒为喜,欢欢喜喜地随着老君。
老君手持芭蕉扇,二人一同驾起祥云,出了仙宫,行至南天门外,便按下云头,径直来到金兜山界。
见了十八尊罗汉、雷公、水伯、火德星君、李天王父子,老君将前因后果详细讲述了一遍。
老君说道:“孙悟空,你还得去将那妖怪引出洞来,我好趁机收服它。”
这孙悟空得令,纵身跳下峰头,又站在洞口高声骂道:“你这北方来的泼孽畜!趁早滚出来受死!”
那小妖一听,赶忙又跑去洞内报信。
老魔一听,心中暗忖:“这贼猴又不知请了什么厉害角色来。”急忙抄起长枪,握紧宝贝,匆匆迎出门来。
孙悟空见他出来,怒喝道:“你这泼魔,此番定然在劫难逃!休要挣扎,吃你孙外公一掌!”言罢,急纵身向前,一个箭步冲到妖魔跟前,劈脸就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刮子,打完转身便跑。
那魔被打得恼羞成怒,轮起长枪便追。只听得高峰上有人喊道:“那牛儿还不归家,更待何时?”
那魔抬头一看,竟是太上老君,顿时吓得心惊胆战,暗自叫苦道:“这贼猴简直是个钻地的鬼灵精!怎的就把我的主公给找来了?”
老君见状,口中念念有词,挥动芭蕉扇轻轻一扇,那怪顿感一股无形之力袭来,下意识地将手中圈子朝着老君丢去,老君眼疾手快,一把接住。
紧接着,老君又用力一扇,那怪物顿时觉得浑身绵软,筋酥骨麻,再也支撑不住,现了本相,原来是一头青牛。
老君对着金刚琢吹了一口仙气,那金刚琢便化作一个小巧的圆环,穿进了青牛的鼻子。
老君解下腰间的勒袍带,系在金刚琢上,牵在手中,如同牵住一头温顺的家畜。直至今日,世间还流传着拴牛鼻的拘儿,又名宾郎,便是由此而来。
老君向众神告辞,跨上青牛的脊背,驾着彩云,径直返回兜率院,将妖怪牢牢缚住,高高升上离恨天。
孙大圣这才同天王等众人,气势汹汹地打入洞内。洞内那百十个小妖,见大势已去,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有抵抗之力,纷纷被众人打得七零八落。
众人各自取回兵器,李天王父子谢过孙悟空,便回天复命;雷公也返回自己的府邸;火德星君回到火部宫殿;水伯归了江河;十八罗汉则转身向西,回归灵山。
而后,孙悟空赶忙去解救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重获自由,接过孙悟空递来的金箍棒,满心感激,连连向孙悟空道谢。师徒四人收拾好马匹行装,牵着马,挑着担,离开了妖怪的洞府,踏上大路,继续向西前行。
正走着,只听得路旁有人喊道:“唐圣僧,吃了斋饭再赶路吧。”
那长老心中一惊,不知这声音从何而来,又会是何人在此呼喊。细细打量,却见一老叟,身着素袍,手持竹杖,从路旁树林中缓缓走出,面容和善,笑意盈盈地望着他们。
长老赶忙下马,合十行礼道:“老施主,贫僧乃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之人,不知施主唤我何事,又为何邀我等吃斋饭?”
老叟笑道:“圣僧莫慌,此处离寒舍不远,听闻圣僧路过,特备斋饭,聊表敬意。还望圣僧与几位徒弟移步,稍作歇息。”
孙悟空在旁,警惕地打量着老叟,说道:“师父,莫要轻信,须防有诈。”
老叟听闻,赶忙说道:“大圣放心,老汉并无恶意,只是仰慕圣僧取经功德,一片赤诚之心。”
长老道:“孙悟空,看老施主慈眉善目,不似歹人,想必是一番好意。”
孙悟空虽心有疑虑,但见师父如此说,也不便多言。师徒四人遂随老叟前往其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