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经脱障向西游,无数名山历不休。兔走乌飞,昼夜如矢之疾匆匆交替;鸟啼花落,春秋若梦之幻更迭循环。三千世界,于眼底不过微尘;四百州土,在锡杖头边略作经行。师徒几人宿水餐风,行走于紫陌之上,未期前路,不知何日方能回头。
话说唐三藏多亏龙子降妖,黑水河神开道,师徒几人方才顺利过了黑水河,寻着大路一直往西而来。
一路之上,迎风冒雪,戴月披星,行彀多时,又逢早春天气。但见三阳转运,万物生辉,好一派明媚春光:满天锦绣如开巨幅图画,遍地芳菲似设华丽绣茵。
梅残之处,尚有几点残雪点缀;麦浪翻涌,恰似一川绿云铺展。渐次消融的冰雪,让山泉潺潺流淌;尽情萌发的新芽,掩埋了旧日烧痕。正是春回大地,太昊乘震,勾芒御辰,花香四溢,风气暖融,云淡天高,日光清新。道旁杨柳,舒展如青眼初开;膏雨润物,催生万象,处处皆春。
师徒们缓马而行,一路游观景色。忽听得一声吆喝,声若千万人齐声呐喊,震得人耳鼓生疼。
唐三藏心中一惊,赶忙兜住马缰,止步不前,神色慌张地回头说道:“悟空,是何处传来这般震天响?”
猪八戒接口道:“听着好似地裂山崩一般。”
沙僧也道:“可不就如雷声霹雳。”
唐三藏又猜道:“还是人喊马嘶之音吧。”
孙孙悟空却笑道:“你们都猜错啦,且稍安勿躁,待老孙前去一探究竟。”
孙悟空将身轻轻一纵,踏云光直上空中。睁眼远眺,但见一座城池隐隐浮现。
再近前仔细瞧去,城中祥光隐隐,却不见丝毫凶气弥漫。
孙悟空暗自沉吟:“如此好去处,怎会有这般震耳响声?城中既无旌旗闪烁,戈戟生辉,又非炮声隆隆,缘何好似人马喧哗?”
正思索间,只见那城门外,有一片沙滩空地,聚集了许多和尚,正在那儿奋力扯着车儿。
原来是众和尚一齐发力,打着号子,齐声高喊“大力王菩萨”,故而惊动了唐僧。
孙悟空缓缓按下云头,定睛看去,呀!那车子里装的尽是砖瓦、木植、土坯之类物件。
滩头处坡坂高耸,又有一条夹脊小路,设有两座大关,关下之路皆是直立壁陡的悬崖,这般险峻地势,那车儿如何拽得上去?
虽是天气和暖,可那些和尚却衣衫褴褛,神情窘迫,瞧着十分可怜。周围是一片荒滩,沙石硌脚,几棵枯树歪歪斜斜地立着,更添几分凄凉。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却驱不散他们脸上的愁苦。
孙悟空心中起疑:“莫不是在修盖寺院?此地五谷丰登,许是寻不出其他杂工,所以才让这些和尚亲自劳作。”
正猜疑不定时,只见城门里摇摇摆摆走出两个少年道士。
头戴星冠,璀璨耀目,那冠上明珠熠熠生辉,似将星辰摘落镶嵌其上;身披锦绣,彩霞飘飞,衣袂间仿若有云霞缭绕;足踏云头履,仿若漫步云端,每一步都似有清风相随;腰系熟丝绦,尽显飘逸风姿,绦带随风舞动,宛如灵动游龙。
面如满月,透着聪慧俊朗,眉梢眼角尽是傲然之色;形似瑶天仙客,满是娇贵之态,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矜贵之气。
那些和尚见道士前来,一个个吓得心惊胆战,赶忙加倍用力,咬牙切齿地拽着车子。
孙悟空见状,心中已然明白:“咦!想必这些和尚惧怕那道士。不然,为何这般拼命拽扯?我曾听闻,西方路上有敬道灭僧之地,想来此处便是了。
我若急着回报师父,奈何事情尚未探明,反倒惹他责怪,说我这般伶俐之人,竟连个实情都探听不到。且下去问个明白,也好回师父的话。”
孙悟空按落云头,来到郡城脚下,摇身一变,化作一个云游四方的云水全真。
左臂挂着一个水火篮儿,手中敲着渔鼓,口中唱着道情词,靠近城门,迎着两个道士,当面躬身行礼道:“道长,贫道这厢有礼了。”
那道士还礼道:“先生从何处而来?”
孙悟空道:“我弟子云游海角,浪荡天涯,今朝方至此地,欲向善人家募化些斋饭。动问二位道长,这城中哪条街上崇道之风最盛?哪个巷里贤德之士居多?也好让贫道前去化些斋食。”
那道士笑道:“你这先生,怎说这般扫兴之话?”
孙悟空道:“此话怎讲,何谓扫兴?”
道士道:“你开口便说要化斋吃,难道不扫兴?”
孙悟空道:“出家人本就以乞化为生,不化斋吃,又哪来银钱购买?”
道士笑道:“你是远方刚来,不知我这城中之事。在我这城中,莫说文武官员崇道,富民长者爱贤,便是大男小女见了我等,也都拜请奉斋,这些都不足挂齿。最要紧的是,万岁君王好道爱贤,那才是重中之重。”
孙悟空道:“贫道一则年纪尚轻,二则初来乍到,着实不知此地详情。烦请二位道长将这地名、君王好道爱贤之事,细细说与我听,也足见咱们同道之情。”
道士道:“此城名叫车迟国,宝殿上的君王与我们颇有渊源。”
孙悟空闻言,呵呵笑道:“莫不是道士做了皇帝?”
道士道:“非也。只因二十年前,此地大旱,民不聊生,天无点滴雨,地绝谷苗青。不论君臣百姓,家家户户皆沐浴焚香,拜天求雨。正当众人命悬一线,如处倒悬之际,忽然从天降下三个仙长,前来拯救生灵。”
孙悟空问道:“是哪三个仙长?”
道士道:“便是我家师父。”
孙悟空又问:“尊师名号是?”
道士答:“我大师父号虎力大仙,二师父号鹿力大仙,三师父号羊力大仙。”
孙悟空接着问:“三位尊师法力如何?”道士得意道:“我那师父,呼风唤雨,不过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恰似转身之易。如此法力,能夺天地造化,改星斗玄微,故而君臣敬重,与我们结为亲眷。”
孙悟空道:“这皇帝当真是好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老师父既有这般手段,与君王结亲,倒也不亏。只是不知,贫道可有一丝机缘,得以拜见老师父一面?”
道士笑道:“你想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二人乃是他最亲近之徒弟,我师父又好道爱贤,只要闻得个‘道’字,便会亲自迎出大门。若由我二人引荐,那不过是吹灰之力。”
孙悟空赶忙深深作揖,道:“多承举荐,那便一同进去吧。”
道士道:“且稍等片刻,你在此坐下,待我二人办完公事,便与你一同进去。”
孙悟空道:“出家人本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能有甚公事?”
道士伸手指向沙滩上的僧人,道:“他们做的是我家的活计,我怕他们偷懒,得去点个卯,看看人数。”
孙悟空笑道:“道长此言差矣!僧道皆为出家人,为何他们要替我们劳作,还得听凭我们点卯?”
道士道:“你有所不知,当年求雨之时,僧人在一旁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皆向朝廷领取粮饷。可谁知那些和尚毫无用处,空念佛经,无济于事。后来我师父一到,即刻唤雨呼风,解救万民于水火。
这下可恼了朝廷,说那和尚无用,便拆了他们的山门,毁了佛像,追回度牒,还不许他们回乡,御赐给我们家做活,如同小厮一般。我家烧火、扫地、顶门之事,皆由他们操办。
只因后边还有住房尚未完工,便让这些和尚来拽砖瓦、拖木植,起盖房宇。我就怕他们偷懒,不肯拽车,所以才叫我俩来查点查点。”
孙悟空闻言,佯装扯住道士,眼中含泪道:“我说我无缘,当真是无缘,竟不得见老师父尊容!”
道士道:“为何不得见面?”
孙悟空道:“贫道云游四方,一则为了修行性命,二则也为寻访亲人。”
道士问:“你有何亲人在此?”
孙悟空道:“我有个叔父,自幼出家为僧,早年因年成饥荒,也外出求乞。这几年不见回家,我念及祖上恩情,特来顺路寻访,想必他是耽搁在此处,无法脱身。我若寻着他,见上一面,方可与你进城。”
道士道:“这倒容易。我俩且坐下,劳烦你去沙滩上替我查看一番,只需点清数目,看看是否有五百名和尚,再瞧瞧其中哪个是你令叔。若真有,我们看在同道情分上,放他离去,再与你进城,如何?”
孙悟空连声道谢,长揖之后,别了道士,敲着渔鼓,径直往沙滩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