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率军进城,登上银安殿,传令道:“众将用过午饭,上殿听令。”众将领命而去。姜子牙走进内室,书写柬帖。一直到午末未初时分,银安殿上聚将鼓敲响,众将纷纷上殿,参拜姜子牙后,听候军令。
姜子牙令黄天化领取柬帖与令箭,又命哪吒、雷震子同样领取柬帖与令箭,吩咐道:“你们三路依计行事,只需……如此这般。”接着,姜子牙又令:“黄飞虎等人领兵五千冲击左哨;南宫适等人领兵五千冲击右哨。”还令:“徐隐元、金咤、木咤、龙须虎冲击辕门;四贤、八俊在后队接应。”
“辛甲、辛免、太颠、闳夭、祁恭、尹籍率领三千人马,大声呼喊:‘归顺西岐有德之君,便可坐享安康;若是扶助成汤无道之主,便是灭伦绝纪。早早归降周地,以免身死!’先设法散开成汤的人马,孤立他们的势力。大功今晚便可告成。”
又令:“杨戬率领三千人马,先去烧毁敌军粮草。敌军粮草一失,必然不战自乱。你烧完粮草,截断敌军后援,再前往绝龙岭协助雷震子完成任务。”杨戬领命而去。
太师闻仲损兵折将,独坐帐中,默默无言。猛然间,他以额间神目望去,只见西岐方向一股杀气直冲中军。
太师闻仲冷笑一声,说道:“姜尚今日得胜,想必是想乘机劫我大寨。”他急忙下令:“邓忠、陶荣守左哨;辛环守右哨;吉立、余庆率领长箭手守护后营粮草。我坐镇中军,倒要看看谁有胆子敢冲进辕门!”闻太师迅速布置妥当,准备迎接夜战。
当时天色已晚,太阳渐渐落下西山。将近一鼓时分,子牙将众将调出,从四面围攻商营。人马悄无声息地来到成汤大营的辕门附近,左右以灯笼为号。只听一声信炮响起,三军齐声呐喊,鼓声大振,喊杀声冲天而起。
征云笼罩着四野,杀气弥漫在长空。天地仿佛被黑暗吞噬,双方在迷雾残云之中展开厮杀。战斗伊始,灯笼火把相互映照;紧接着,剑戟枪刀交错乱刺。离宫方向一片昏暗,左右的士卒慌乱奔逃;坎地方向同样无光,前后的将兵阵脚大乱。
月色朦胧,让人分不清这究竟是谁家的宇宙;灯光惨淡,难以辨别此时的乾坤。征云紧密,拼命的士卒往来相持;战鼓急敲,舍死的将军纷纷对敌。
东西方向混战一团,剑戟交相碰撞;南北两边相互对峙,旌旗相互掩映。狼烟火炮发出的声响,如同雷声霹雳,惊天动地;虎节龙旗在空中翻腾,好似闪电上下飞舞。摇旗的小校,在这深夜里战战兢兢;擂鼓的儿郎,如履薄冰,难以施展身手。
周兵勇猛无比,纣卒纷纷奔逃。只见战场上血流成河,沟渠皆满;横尸遍野,数里之地一片狼藉。
姜子牙亲自督率前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开了七层围子,紧接着一声大喝,率领人马杀进了大辕门。
太师闻仲见状,急忙跨上墨麒麟,手持金鞭,如疾风般冲来,大声吼道:“姜尚,今日定要与你分出个胜负高低!”言罢,金鞭如蛟龙出海,直取姜子牙。姜子牙毫不畏惧,仗剑相迎,一时间,剑鞭相交,火花四溅。
金咤在左,徐隐元在右,如左右护法一般,龙须虎也发动手臂,将石头如飞蝗骤雨般放出,木咤率兵紧随其后。
成汤的军卒哪里招架得住这般猛烈的攻击,纷纷中招受伤。闻太师在中军奋力酣战,黄飞虎则带领黄家父子兵杀进了左营。
邓忠、陶荣见势,大喝一声:“黄飞虎,休得猖狂!”便与黄家父子兵战作一团,将二人困在了左营之中。邓忠抖擞精神,手中板斧舞得虎虎生风,陶荣也施展浑身本事,双锏飞速轮转,四人在左营杀得难解难分。
与此同时,南宫适如旋风般冲进右营。辛环见了,大声叫嚷:“南宫适,往哪里走!”说罢,展开肉翅,如大鹏展翅般飞来。西岐数将迅速围上,与辛环战在一处。
四周灯球火把将战场照耀得如同白昼,尽管已是黄昏时分,却丝毫未减这场厮杀的激烈程度,黑夜交兵,更添几分惨烈。阴风惨惨,如怨如诉,战鼓咚咚,震撼人心。
太师闻仲正全力征战之际,子牙瞅准时机,祭起打神鞭。
太师闻仲额间的神目瞥见那打神鞭飞速袭来,急忙躲避,可还是慢了一步,打神鞭重重地击中了他的左肩臂。
与此同时,龙须虎仍在不停地发射石头,成汤三军顿时阵脚大乱,难以稳住阵势。周兵见状,齐声呐喊,从四面如潮水般围裹上来。太师闻仲纵有通天本领,此时也抵挡不住这汹涌的攻势。
黄飞虎的四子黄天祥等,年少英勇,势不可挡。他们手中长枪挥舞,如龙摆尾般灵活,转换之间似蟒翻身般迅猛。陶荣躲避不及,被黄天祥一枪刺于马下。邓忠见势不妙,抵挡不住,只得败走。
辛环见周兵来势汹汹,势头锐不可当,自知难以取胜,又见后营火起,原来是杨戬烧了粮草。军兵见粮草起火,顿时大乱,局势已无法挽回。但见火焰冲天而起,似金蛇乱舞,周军锣鸣鼓响,杀声震得鬼哭神嚎。
太师闻仲大兵已然溃败,又听得周兵四处大声呼喊:“西岐圣主顺应天命,革新气象。纣王无道,陷害万民。你们为何不投降西岐,享受安康生活?何苦为那独夫民贼卖命,自取灭亡!”
成汤的军士在西岐时日已久,又见八百诸侯中有许多都已归降周地,军心大乱,再也不由主将掌控。众人一声呐喊,竟走了一半。
太师闻仲此时纵有千般能耐、万般法术,却也无处施展、无济于事。只见归降的士兵纷纷散去,不愿投降的则且战且走。
太师闻仲兵败如山倒,只能且战且走。辛环飞在空中,护着太师,邓忠则催促着后队。一夜之间,败逃了七十余里,直至岐山脚下。姜子牙见好就收,鸣金收队。
闻太师闻仲率领败军退至岐山,收拢残兵败将,清点人数,发现只剩下三万余人。太师又见折损了陶荣,心中郁闷,默默无言。
邓忠上前问道:“太师,如今兵败,我们该往何处去?”闻太师环顾四周,问道:“此处通往哪里?”
辛环答道:“此处通往佳梦关。”
太师闻仲思索片刻,心中暗自权衡着各条路线的利弊:前往佳梦关,虽路途相对较近,但不知前方是否还有敌军埋伏;若进军五关,路程遥远且困难重重,然而或许能与其他殷商势力会合,重新整顿兵马。但
如今时间紧迫,士兵疲惫不堪,粮草也所剩无几,容不得他过多犹豫。最终,他说道:“那就往佳梦关去吧。”于是催动人马继续前行。
可怜这一路兵败将亡,往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众人皆是垂头丧气,没精打采。一路上,人人唉声叹息,个个摇头嗟叹。
人马正行进间,只见桃花岭上飘着一面黄幡,幡下站着一位道人,正是广成子。
太师闻仲上前问道:“广成子,你在此做什么?”
广成子神色严肃,答道:“特为等你,在此已等候多时。你如今违背天命,助纣为虐,戕害生灵,陷害忠良,皆是你自作自受。我今日在此,并非与你有仇,只是不许你过桃花岭。你往别处去便罢。”
太师闻仲听罢,怒不可遏,吼道:“吾今不幸兵败将亡,你竟敢如此欺我!”说罢,催动墨麒麟,提鞭便朝广成子打去。
广成子毫不畏惧,撒步向前,挥动宝剑,急速架住金鞭。二人交锋,未及三五回合,广成子便祭起番天印。
太师闻仲一见,知道这番天印的厉害,不敢硬接,急忙拨转麒麟,望西便逃。邓忠见状,也跟着太师退回。
辛环疑惑地问道:“太师方才为何如此惧怕他,竟自行退兵?”
太师闻仲无奈地说道:“广成子的番天印威力巨大,吾等难以招架。若被此印击中,恐怕性命难保。暂且避开他再说。只是如今不能过此岭,又该往哪里去呢?”
邓忠思索片刻,说道:“不若进军五关,前往燕山。”太师无奈,只得调转人马,朝着燕山大路行进。
太师率领人马晓行夜住,没过几日,便来到了燕山。猛然抬头,只见太华山上竖着一面黄幡,赤精子正站在幡下。
太师闻仲催动麒麟,来到近前。
赤精子说道:“来者可是闻太师。你不必再往燕山去了。此地不是你该来的地方。我奉燃灯老师之命,在此阻拦你,不许你进入五关。你从哪里来,便回哪里去吧。”
太师闻仲一听,气得三尸魂暴跳,七窍内生烟,大声吼道:“赤精子,我乃截教门人,你我同属道门,为何如此欺我!我虽兵败,但拼了这条性命,也要与你大战一场,岂肯就此罢休!”
言罢,双腿一夹麒麟,麒麟四蹄蹬开,闻太师使开金鞭,鞭上神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