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影剧院……蓝色货车……神秘巷子……”张辰沉吟着,“看来,我们找到他们五个人唯一的共同交集点了。”
“那个巷子里,一定发生了某种‘事件’,”陈默的声音低沉,“这个事件,导致了他们生理时钟在约12小时后(即抵达仓库前24小时)陷入停滞。”
“会是什么事件?”林峰忍不住问,“集体注射了某种未知药物?接触了某种放射源?还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仪式?”
“不知道。”陈默摇头,眼神锐利,“但我们必须进去看看。”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勘查行动被安排在深夜进行。陈默、张辰亲自带队,加上林峰和几名痕迹检验专家,穿着便服,乘坐不起眼的民用车辆,悄然抵达了红星影剧院附近。
夜色深沉,这条老街在晚上格外寂静,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晕。影剧院破败的轮廓在黑暗中如同一个巨大的、沉默的怪兽。
他们绕到影剧院侧面,找到了那条监控中出现的狭窄巷子。巷口堆放着一些废弃的家具和建筑垃圾,散发着一股霉味。
陈默打了个手势,众人戴上头灯和手套,小心翼翼地鱼贯而入。
巷子很深,地面潮湿,墙壁上布满了青苔和涂鸦。走了大约十几米,巷子出现了一个向右的拐角。
拐过弯,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
巷子在这里变得稍微宽阔了一些,形成了一小片空地。空地的尽头,是一扇不起眼的、漆成黑色的铁门,嵌在影剧院的侧墙上。铁门看起来很厚重,门把手和锁孔位置有着明显的磨损痕迹,显示近期有人频繁使用。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在铁门旁边的墙壁上,被人用白色的油漆,勾勒出了一个简陋却含义明确的符号——一个沙漏。
沙漏的上下两部分大小一致,但中间的连接点被画得异常纤细,仿佛时间在那里被扼住了咽喉。
沙漏符号在昏暗的头灯照射下,泛着一种冰冷诡异的光泽。
“沙漏……”林峰低声念道,感觉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了上来。
陈默走到铁门前,仔细观察着门锁。是那种老式的、但很牢固的弹子锁。他示意痕迹专家上前取证。
专家小心地在门把手、锁孔周围喷洒显影粉末,寻找指纹。同时,另一名专家开始检查那扇铁门本身,以及那个白色的沙漏符号。
“陈队,”检查铁门的专家突然说道,“这门……有点不对劲。”
“怎么?”
“它的材质……不像普通的铁皮。手感很沉,而且,”专家用便携式检测仪贴近门板,仪器发出了轻微的嘀嘀声,“有微弱的、非自然的电磁屏蔽效应。”
电磁屏蔽?陈默和张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
一个废弃影剧院的侧门,为何需要电磁屏蔽?
“能打开吗?”张辰问。
痕迹专家尝试了几下,摇了摇头:“锁很复杂,强行破坏可能会触发未知的机关或者警报。”
陈默盯着那扇黑色的、透着神秘气息的铁门,以及旁边那个象征着时间流逝与控制的沙漏符号。
他知道,他们找到了。
找到的或许不是凶手本人,但一定是通往那个扭曲时间真相的入口。
这扇门后面,隐藏的很可能就是导致五名死者生理时间停滞,以及那诡异“逆行子弹”的源头秘密。
“封锁这里,二十四小时秘密监控。”陈默下令,声音在寂静的巷道里显得格外清晰,“同时,查这扇门的来历,查这个沙漏符号的含义,查那辆深蓝色厢式货车的所有信息!”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要穿透这扇厚重的铁门,看到其后隐藏的、操纵时间的黑暗之手。
案件的调查,在这一刻,终于撕开了笼罩在真相之上的第一层迷雾。但门后的世界,是更加深邃的黑暗,还是通往谜底的捷径?
无人知晓。
黑色铁门与沙漏符号的发现,像一针强心剂,也像一块更沉重的巨石。希望与压力同时陡增。专案组的气氛变得更加凝滞,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无形的时间颗粒,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紧迫感。
那扇门成了所有人目光的焦点,却又暂时无法触及。
技术部门对铁门的初步分析结果令人更加困惑。门的金属成分异常,含有多种稀有合金,其结构设计远超普通民用标准,内部似乎嵌有复杂的电子元件,但无法在不触发警报的前提下进行深入探测。那个白色的沙漏符号,油漆是市面上最普通的种类,无法溯源,笔触缺乏明显特征,初步判断并非专业涂鸦。
“像是一个……标记,或者警告。”痕迹专家总结道。
对深蓝色厢式货车的追查有了突破。通过海量监控比对和车辆特征识别,最终锁定了一辆登记在“环宇物流”公司名下的车辆。该公司表面从事普通货物运输,但进一步调查发现,其注册地址是虚假的,法人代表也是一个查无此人的身份。
“空壳公司。”林峰汇报时,语气带着挫败感,“车辆最后一次出现在监控中,是案发前一天晚上,驶出了城北的高速收费站,之后便消失了。收费站摄像头拍到的司机戴着帽子和口罩,无法辨认。”
线索似乎再次中断。那辆蓝色货车,就像它的黑色面包车同伴一样,完美地融入了城市的阴影,然后蒸发。
陈默没有气馁。他站在白板前,目光在“逆行子弹”、“生理时间停滞24小时”、“红星影剧院侧门”、“沙漏符号”、“蓝色货车\/黑色面包车”这些关键词之间来回移动。
他在试图构建一个逻辑链,一个能够解释这些超常现象的逻辑链。
“假设,”他开口,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存在一种技术,或者能力,能够局部地影响时间。”
探员们屏住呼吸,听着这近乎科幻的推论。
“这种影响,可能分为两个阶段。”陈默在白板上画了两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