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林薇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她穿着合身的警服,短发利落,脸上带着调查后的疲惫和兴奋。“头儿,陈默,我查了张强最近的活动。他昨晚确实在附近一个小饭馆喝了不少酒,据店主说,大概九点多离开的,方向确实是公园那边。但是……”
她喘了口气,把手里的一份记录放在桌上:“我调取了公园周边几个路口的监控,发现张强进入公园后,大概在十点零五分左右,有两个人也先后进入了公园区域,时间间隔很短。而且,这两个人离开的时候,大概是在十一点半左右,是一起离开的。脚步看起来……不慌不忙。”
监控画面被调取出来,放大。像素不高,又是雨夜,只能看到两个模糊的身影,都穿着深色的连帽衫,帽子扣在头上,低着头,完全看不清脸。一高一矮,体态特征不明显。
“一起进去,一起离开……”陈默轻声重复了一遍,目光落在定格的监控画面上那两道模糊的阴影,“队长,看来不止一个人。”
李兵的眉头彻底拧成了一个疙瘩。他盯着屏幕,半晌没说话。意外事件的表象,正在被一点点撕开,露出底下更复杂、也更危险的真相。
“查!”他最终吐出一个字,把搪瓷缸子重重顿在桌上,“给我盯死这两个人!把公园附近所有能用的监控都给我捋一遍!林薇,你继续追查张强的社会关系,看看能不能找到可能的杀人动机。陈默,你等虞倩的正式报告,特别是那点皮屑的dNA结果!”
命令下达,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紧绷起来。意外的薄冰已经碎裂,底下是深不见底的黑暗水域。
陈默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依旧阴沉的天空。城市在脚下延伸,灰蒙蒙的建筑森林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两个消失在雨夜监控中的身影,他们是谁?为什么要对一个落魄的中年男人下手?那指甲缝里微小的、来自他人的皮肤组织,像一枚冰冷的楔子,钉入了这起死亡事件的核心。
他隐隐感觉到,这仅仅是个开始。某种精心策划,甚至带着某种仪式感的东西,已经悄然启动了。而他们,还站在迷雾的边缘,窥不见全貌。
法医中心的空气总是带着一股混合了消毒水、福尔马林和某种难以名状的、属于生命寂灭后的冰冷气息。无影灯惨白的光线打在解剖台上,勾勒出虞倩专注的侧影和台上那具已经失去所有生命体征的躯壳。
陈默站在观察区,隔着玻璃,安静地看着。他没有穿防护服,只是那么站着,像一尊沉默的雕像。他的目光追随着虞倩手中的器械,追随着那些被剥离、被检查的组织,仿佛能从中读出超越科学解释的信息。
解剖室的门滑开,虞倩摘掉沾血的手套和口罩,脸上带着长时间的专注工作后的疲惫。她走到陈默身边,递过来一份初步的毒理检测报告和几张放大的照片。
“毒理阴性,排除中毒。死因确认是机械性窒息,由颈部被秋千铁链勒绞导致。”虞倩的声音很平静,带着职业性的精确,“但有几个关键点,支持你的判断。”
她指着照片上死者颈部的特写:“看这里,勒痕的深度和走向。如果是自己不慎缠绕,或者即使是被人从正面用链条勒住,由于挣扎和受力角度的关系,痕迹通常会呈现不规则的多段深浅变化,或者有明显的提空、交错。但这个勒痕,你看,环绕颈项一周,深度非常均匀,尤其是在颈后部位,形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交叉紧扣。这种形态,更倾向于死者在被勒绞时,处于一种相对受控的状态,并且施加力量的方式……很稳定,像是经过计算,或者,由多人配合完成。”
陈默的目光落在照片上那紫黑色的、触目惊心的索沟上。均匀,稳定,交叉紧扣。这些词语在他脑海里组合,勾勒出夜晚公园里可能发生的场景——不是仓促的袭击,不是意外的缠绕,而是一种更冷静、更有效率的剥夺。
“还有你发现的指甲缝里的组织。”虞倩继续道,调出另一份电子显微镜下的图片和刚出来的dNA分析简报,“已经确认,不属于死者张强。是另一个未知个体的上皮组织,带有微量血点。dNA图谱已经提取,正在入库进行比对。”
她顿了顿,看向陈默:“从组织残留的形态和位置看,是在剧烈抓挠、抵抗过程中,嵌进去的可能性极高。也就是说,死者临死前,很可能抓伤了凶手,或者……凶手中的某一个。”
陈默缓缓点头。无声的证言。死者用他最后的力量,在指甲缝隙里,留下了指向凶手的微小烙印。不属于自己的皮肤组织,均匀得诡异的勒痕,监控里结伴出现又消失的模糊身影……
所有的线索,此刻都像散落的珠子,被“多人作案”这根线,隐隐串了起来。
“多人,稳定受力,抓挠抵抗……”陈默低声咀嚼着这些词汇,抬眼看向虞倩,“能判断出大概是什么类型的链条吗?和公园秋千的链条吻合?”
“材质初步判断是金属,表面有锈蚀成分,与公园秋千链条的锈蚀样本比对,成分高度相似。基本可以确定凶器就是现场的秋千链。”虞倩肯定道,“但是,链条本身没有留下指纹,雨水和后续的触摸可能破坏了表面痕迹。”
这时,陈默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薇发来的信息。
“默哥,张强的社会关系排查有进展。他最近和一个叫王东的人有过冲突,因为一笔小额债务。另外,他几个月前曾作为证人,指认过一个在公交车上行窃的惯偷,那小子前几天刚放出来。还有……背景调查显示,张强初中就读于市第七中学,与最近我们接到的另一起失踪案报案人刘芳的儿子,是同届同学。失踪的男孩叫赵强,失踪前精神状态似乎不太好,他母亲提到他初中时经历过一些事情,但语焉不详。”
信息很长,陈默逐字看完。债务纠纷,打击报复,这些是常见的杀人动机。但“市第七中学”、“同届同学”、“初中时经历过一些事情”……这些字眼,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心里漾开了一圈微小的涟漪。暂时无法确定是否相关,但被他默默地归入了需要留意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