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 农历八月廿二, 宜:祭祀、入殓、移柩、破土、启攒, 忌:余事勿取。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那行小小的“忌:余事勿取”,心里莫名地咯噔了一下。真是个糟糕的提醒,对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来说,“余事勿取”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的每一天,都被无数细碎、突发、必须去取的“余事”填满。
我叫陈默,人如其名,父母大概希望我沉稳安静,可命运却给我安排了一个最需要喋喋不休的职业。江城实验小学二年级(3)班,四十六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就是我每天的“修行”。
早读课还算顺利,孩子们捧着语文书,奶声奶气地读着课文,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给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镀上了金边。这场景总能瞬间抚平我因为早起而焦躁的神经。我趁着他们朗读的间隙,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想看看家长群有没有什么重要消息。
“二年级(3)班家校携手群”,群成员147人,包括所有学生的父母、几位科任老师以及我。这个群平日里是我发布通知、沟通家校的主要阵地,虽然偶尔也会有家长发些无关链接或者养生文章,但总体还算和谐。
然而,今天,屏幕上的内容让我的血液瞬间冷了下来。
一连串的转账截图,像一记记重锤,砸在我的视网膜上。
“陈老师,200元资料费已转,请查收。”
“已支付,收据截图发您私信吗陈老师?”
“转了,麻烦老师了。”
“……”
消息记录向上翻滚,我看到了那个发布收费信息的“我”。头像是我上周春游时带着孩子们拍的单人照,昵称是“陈默老师”,连后面的小括号和联系方式都模仿得一丝不差。
那条信息写着:“各位家长中午好!接学校紧急通知,需统一订购一批语数外精品习题册及学习资料,费用200元\/人。请各位家长扫码支付,付款后请将截图发至群内以便登记核对。感谢配合!【二维码】”
信息发布的时间是上午9点15分,正是我第一节语文课的时间。而我看到这些时,已经是上午10点半,第二节课刚结束。
我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那个二维码像一只嘲讽的眼睛,静静地悬浮在聊天记录里。而发布这条信息的那个“我”,早已退群,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这一地鸡毛和满屏的转账记录。
我粗略数了一下,至少有二十多位家长已经付款了。
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头皮阵阵发麻。愤怒、荒谬、还有一种被剥光了扔在闹市的羞辱感,瞬间淹没了我。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人如此轻易地盗用我的身份,在我精心维护的领地里,对我最需要信任的家长群体,进行如此拙劣却又成功的诈骗!
“余事勿取……”我喃喃自语,嘴角扯出一个苦涩的弧度。这哪里是“勿取”,这简直是劈头盖脸砸下来的无妄之灾。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颤抖着手指在群里输入:
“各位家长!紧急通知!刚才发布收费信息的不是我!那是骗子!他的头像和名字是假冒的!已经付款的家长请立即停止后续操作!我已经报警!!!”
一连串的感叹号,也无法完全表达我内心的惊涛骇浪。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假的?!”
“天啊!我已经转了!”
“我也转了!怎么回事啊陈老师!”
“@陈默老师,你看清楚了吗?真的不是你?”
“我扫码支付的时候,页面显示的就是‘xx教育出版社’,看起来很正规啊!”
“完了完了,钱肯定追不回来了!”
“陈老师,你怎么管理的群啊?怎么能让骗子混进来?!”
质疑、惊慌、抱怨、还有几位家长好心的提醒和安慰,信息像洪水一样涌来,手机嗡嗡地震动着,几乎要从我手中滑落。我看着那条指责我管理不善的消息,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不出任何声音。是啊,我是班主任,我是群主,我难辞其咎。
“陈老师,你脸色好白,不舒服吗?”班长小雨仰着小脸,担心地扯了扯我的衣角。
我猛地回过神,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没事,老师……老师有点累。”
我必须立刻处理这件事。我让孩子们先自习,快步走向办公室,一边走一边给校长打电话汇报情况。电话那头,校长的声音也充满了震惊和凝重,让我立刻报警,并全力配合家长和警方。
回到办公室,同事们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我简单说明了情况,办公室里一片哗然。有人庆幸自己班级没遇到,有人愤慨咒骂骗子无耻,也有人同情地拍拍我的肩膀。
在一片混乱中,我拨通了110。
接警员记录了我的信息和基本情况,让我保持通讯畅通,很快会有民警联系我。挂断电话没多久,一个本地的手机号码打了进来。
“喂,你好,是陈默陈老师吗?”电话那头是一个年轻、沉稳的男声,“我是市局刑警支队的叶尘,你刚才报警的诈骗案,由我负责跟进。”
他的声音有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让我慌乱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叶警官,你好,情况就是我报警时说的那样……”我语速极快地重复了一遍经过。
“陈老师,你别急,慢慢说。”叶尘耐心地听我讲完,然后问道,“那个骗子退群前,有没有在群里说过其他话?或者,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没有,就只有那条收费信息和二维码,发完没多久,估计是看到很多家长转账,目的达到就立刻退群了。”我肯定地说。
“嗯,典型的‘快闪’诈骗。”叶尘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了然,“陈老师,你最近有没有在什么不熟悉的网站或者链接里输入过你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微信群的相关信息?”
“应该没有吧……”我努力回忆着,“我平时很注意这些的。”
“或者,有没有陌生人通过其他方式加你好友,或者给你发送过可疑文件?”
“好像……也没有。”
“好的,我明白了。我们这边会立刻启动紧急止付程序,追踪那个二维码的资金流向。同时,也需要你提供一下那个诈骗账号退群前的Id信息,以及所有受骗家长的转账记录截图,越多越好。”叶尘条理清晰地布置着任务。
“好的,叶警官,我马上整理发给你。”我连忙答应。
“另外,”叶尘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微妙,“陈老师,有件事你可能需要知道。算上你这一起,这已经是我们市近一个月来,第十一起针对小学班级群的‘冒充班主任’诈骗案了。”
“第十一起?”我失声惊呼,“这么多?”
“是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利用老师上课无法看手机的时间空档,潜入家长群,模仿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发布收费信息,金额一般在200到500元之间,得手后立刻退群消失。”叶尘的声音低沉下去,“而且,行动非常迅速,对老师们的上课时间规律把握得很准。”
一股更深的寒意渗透进来。这不是偶然,不是个例,这是一个有组织、有预谋,并且持续作案的犯罪链条。而我,很不幸地成为了链条上的最新一环。
“那……之前十起案子,破了吗?”我抱着一丝希望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叶尘用一种近乎冰冷的平静语气,说出了让我毛骨悚然的话:
“嗯,破了。十一个冒充班主任实施诈骗的嫌疑人,已经全部……落网了。”
全部落网了?
那刚刚在我群里行骗的这个人,是第十二个?是模仿犯罪?还是……
叶尘似乎没有察觉到我内心的惊涛骇浪,继续说道:“所以陈老师,你不用太担心,这类案子我们有经验,资金追回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你先把资料发给我,我们保持联系。”
电话挂断了,办公室里同事们的议论声、安慰声,仿佛都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我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手里紧紧攥着手机,屏幕还停留在与叶尘的通话记录界面。
“十一个冒充班主任的嫌疑人,已经全部落网了……”
叶尘的话在我脑海里反复回响。
如果之前的十一个都抓到了,那么今天这个,这个在我群里,用我的面孔,我的名字,轻而易举骗走了家长们数千块钱的家伙……是谁?
他为什么能如此精准地把握时机?他为什么对我的群,对我的上课时间如此了解?他为什么能如此轻易地潜入,然后又像幽灵一样消失?
家长们惊恐和质疑的表情,孩子们懵懂的眼神,屏幕上那条刺眼的收费信息,还有叶尘那句平静的“全部落网”……所有画面和声音交织在一起,拧成一股冰冷粘稠的恐惧,紧紧缠绕住我的心脏。
我点开那个骗子的头像放大。那张属于我的照片,在阳光下笑得一脸灿烂,背景是春游时那片熟悉的草地。可此刻,照片上我的笑容,在像素格的放大下,似乎扭曲成了一个充满恶意的、冰冷的嘲笑。
他不仅仅是在冒充我。
他好像……就藏在某个角落里,静静地观察着我,模仿着我,然后选择在这个“宜破土、启攒”的日子,从阴暗处伸出手,轻易地撕碎了我精心维持的平静日常。
这件事,绝对不像叶尘说的“有经验”、“能追回”那么简单。
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刚刚裂开缝隙的冰面上,脚下的坚实正在消失,而冰冷的深渊,正从裂缝之下,静静地凝视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