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傍晚,夕阳染红了半边天,宁玉芙和林明璋坐在庄子后院的树下,一人捧着一碗甜汤。
宁玉芙晃着脚,忽然问道:明璋,你有兄弟姐妹吗?
林明璋摇摇头:没有,我爹娘走得早,家里只有爷爷奶奶。
宁玉芙了一声,低头搅了搅碗里的梅子,声音闷闷的: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
林明璋见她情绪低落,小心翼翼地问:他们……对你不好吗?
宁玉芙猛地攥紧了碗沿,指节发白。
她没说话,但眼圈却渐渐红了。
林明璋瞬间慌了神,连忙放下碗:小芙,你怎么了?
宁玉芙的眼泪啪嗒一下掉进甜汤里,她咬着嘴唇,半晌才哽咽道:他们...他们都不喜欢我。
她从小在外祖父母家长大,两位老人都极疼爱她,舅舅舅母也待她如亲生,即便是同辈的表兄表姐们,因为年纪都比她大,也都很爱护这个小妹妹。
她在江南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五年,直到被接回侯府。
我一回去,就发现……他们都不欢迎我。宁玉芙抹着眼泪,长兄和长姐是一起长大的,他们感情很好,妹妹虽然是姨娘生的,但也是和他们一起长大的。只有我……像个外人。
她越说越委屈:上次在荷花池边,明明是长姐自己没站稳滑倒了,却非说有人推她。当时只有我在旁边,所有人都说是我推的!我怎么解释都没用,连母亲都骂我心思恶毒……
宁玉芙的声音颤抖起来:可我根本没有推她!长姐后来也说,她记不清是不是有人推她了,但没人相信……
林明璋听得胸口发闷,拳头不自觉地攥紧。
他从来没见过宁玉芙这样伤心,在他眼里,宁玉芙一直是那个骄傲明媚的小姑娘,怎么会有人舍得这样冤枉她?
他们……太过分了。他低声道,嗓音里压着怒意。
宁玉芙抽了抽鼻子,抬头看他:你不觉得是我在撒谎吗?
林明璋摇头,眼神坚定:我相信你。
宁玉芙的眼泪又涌了出来,但这次,她嘴角却微微扬起:林明璋......谢谢你。
夜里,林明璋躺在偏屋的小床上,握着宁玉芙送给他的新毛笔,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脑海里全是宁玉芙哭红的眼睛。
他从小没有父母,知道被人欺负嘲讽的滋味。
但小芙明明有父母,却还是被人欺负冷落。
侯府的人……他盯着黑漆漆的房梁,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变得很厉害,以后保护小芙,让谁都不能欺负她。
第二天早晨,宁玉芙来上课时,林明璋偷偷塞给她一个小木雕。
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兔子,雕工并不精细甚至有些粗糙,但表面却很光滑,明显是被人细细打磨过。
送给你。他小声道,我昨晚刻的。
宁玉芙接过木雕,欢喜地摸了摸兔子的耳朵,嘴里却笑着道:丑死了。
林明璋挠挠头,也跟着笑了。
————
周举人拿起茶盏,轻轻吹开浮沫,目光却始终落在林明璋身上。
他正专注的捧着一本《论语》低声诵读。
这孩子…实在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周举人原本是在京城等待明年的春闱,因好友请托,加上侯府盛意邀请,他实在不好推脱,才同意来庄子上给侯府千金启蒙,好在一开始就说好最多半年。
却没想到在这偏僻庄子上,竟能遇到如此天赋异禀的学生。
短短半月,林明璋已将《千字文》《百家姓》等启蒙书籍倒背如流,甚至是更高深的《大学》、《论语》,只要是讲解过的句子,他都能对答如流。
更难得的是,他并非死记硬背,而是能融会贯通,有时提出的见解让周举人都眼前一亮。
先生,我背完了。林明璋合上书,恭敬地走到周举人面前。
周举人放下茶盏,捋须问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何解?
林明璋略一思索,答道: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周举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继续问:若以此理推之,农人种田,匠人做工,是否也当如此?
林明璋眼睛一亮:正是!就像我奶奶做饭,若只照菜谱做而不琢磨火候,菜便不好吃;若只空想菜式却不实践,终究是纸上谈兵。
周举人哈哈大笑,拍案道:好!好一个纸上谈兵
他越看这孩子越是喜欢,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明璋,你可愿拜我为师?
林明璋猛地抬头,黑亮的眼睛里满是不可置信:先生…是说,要收我做弟子?
不错。周举人正色道,我虽未中进士,但平生所学,自信不输于那些翰林院学士。你若愿随我读书,我必倾囊相授。
林明璋的眼眶瞬间红了。
他一声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弟子愿意!
第二天,周举人亲自登门拜访了林明璋的爷爷奶奶。
两位老人诚惶诚恐地将这位举人老爷迎进屋,又是倒茶又是让座。
周举人却毫无架子,温声道:老人家不必拘礼,今日我来,是想与二位商议收明璋为徒一事。
“这、这真是明璋天大的福分!”林爷爷激动得手不住颤抖,“不知这束修需要……”
周举人摆摆手:我收徒不看钱财,只看品行才学。明璋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有良才美玉之质。
他顿了顿,郑重道:若二位同意,三日后便是吉日,可行拜师之礼。
林爷爷林奶奶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当下连连点头。
周举人走后,林奶奶更是翻箱倒柜,找出珍藏多年的棉布,连夜给林明璋缝制了一件新衣裳,好让他体体面面地拜师。
拜师这日,庄子上的仆役们都来围观。
林明璋穿着一身崭新的青布长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在周举人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首之礼。
又奉上束修六礼——芹菜(寓意业精于勤)、莲子(寓意先生苦心教育)、红豆(寓意鸿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日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肉(寓意铭记师恩)。
这些虽不是什么贵重之物,但对家境贫寒的林家来说,三日内凑齐也是有些困难的,还是宁玉芙帮忙,才及时备齐。
周举人接过束修,赠予林明璋一方砚台和一支毛笔,肃然道:入我门下,当谨记三事:一不可恃才傲物,二不可半途而废,三不可忘恩负义。
林明璋双手接过,朗声道: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宁玉芙站在一旁,眼睛亮晶晶的,比自己拜师还高兴。
自此,林明璋正式成了周举人的关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