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棘手的问题,正随着试种区的忙碌浮出水面。
之前牛头人部落那5000亩地的肥料需求,已经基本包圆了合作化肥厂的大半产能,如今精灵族1万田的试种计划,直接让肥料供应成了摆在眼前的坎。
艾拉的种植手册摊在石桌上,字迹娟秀却透着不容置疑的严谨:“每1万田(10万亩)试种,光一季就需要复合肥4000吨,有机肥6万吨;若将来扩到5万田,这数字还要翻五倍。
林木翻出主世界的肥料供应商名单,指尖在屏幕上划过,报价单上的数字刺得人眼疼——复合肥每吨2500元,4000吨就是1000万;
粪肥有机肥稍便宜,每吨500元,6万吨也得3000万。这还只是一季的量,一年五季下来,光是肥料就得投入2个亿。
若按支撑4万家门店的总目标算,更是要奔着10个亿去。他揉了揉发胀的眉心,好在这是长远规划,还有时间慢慢想辙。
“总不能一直买现成的。”林木喃喃自语。主世界的养殖场倒是有大量粪肥,但从各个养殖场集中运输到异界,成本高得离谱。
他忽然想起蒙克之前提过的——牛头人开荒5000亩草原时,堆的那批有机肥差不多腐熟了,大概能出2000吨。
而且凡豆秸秆本身就是好肥料,一茬能堆出1000吨,三茬就是3000吨,加上其他作物的秸秆混堆,牛头人那边自产的有机肥,明年差不多能实现自足,形成“种植-秸秆还田-堆肥”的良性循环。
这么一算,精灵族这边的有机肥缺口也没想象中那么大。
只要堆肥设备到位,收集圣河沿岸的牲畜粪便和森林枯枝,再配合凡豆秸秆,假以时日也能自给自足。
真正让人头疼的,是复合肥,尤其是氮磷钾的配比问题。
想通这点,林木松了口气,刚才差点被那串天文数字吓住,倒成了自己吓自己。
他立刻联系主世界的农业公司,咨询大型堆肥设备的价格。
对方在电话里报了价:“一套日处理50吨粪便的设备要80万,还得配专用的发酵剂,能加快腐熟速度,减少臭味。”
“先订两套,”林木咬了咬牙,“尽快发货,运费我出。”
处理了一下公司的市,刚回到精灵族,艾拉的消息就来了,“本源大人,试种区的1万田按您说的下了种,莉娜的萌芽咒很管用,出芽率快到九成了。
但农学徒刚才测了土壤,说缺钾,复合肥里的钾含量不够,怕是会影响后期结荚,豆粒容易瘪。”
林木的心又沉了沉。缺钾?这意味着之前订的复合肥配方得调整,还得额外补充钾肥。
他立刻回到主世界,打开通讯录翻到之前联系过的化肥供应商,深吸一口气拨了过去。
“王经理,上次说的6万吨有机肥,麻烦尽快安排发货……对,还要加500吨钾肥,最好是硫酸钾……价格能不能再优惠点?
你也知道,我们后续用量大得很,长期合作,总不能让我亏本吧?”
电话那头的王经理笑了:“林老板是大客户,我还能坑你?
钾肥给你按市场价再降3个点,不过得全款预付,最近钾肥行情紧,我得先给你锁货。”
“行,我马上安排转账。”林木干脆地应下。
堆肥设备的发货得催,钾肥的配比得找农业专家咨询,狂战士训练用的巧克力库存快见底了……桩桩件件都像绷紧的弦,稍不留神就可能断。
这小小的豆子,从最初的豆浆,竟牵扯出这么多事——种植、肥料、销售、甚至跨世界的战略物资供应。
林木打开手机备忘录,一条条写下待办事项:
1. 催堆肥设备发货,让精灵族和牛头人提前准备场地;
2. 找农业专家咨询钾肥与复合肥的最佳配比,给艾拉一份详细方案;
3. 联系蒙克,让他们开始收集牛粪,等设备到了就能用;
4. 看看有没有更便宜的钾肥渠道,长期买的话,成本得压下来。
一项项列下去,心里的烦躁渐渐被踏实取代。
这些难题,也得一步步落地,才能慢慢化解。
这些让人头疼的肥料与订单,或许正是让两个世界真正共生的养分——毕竟,联结从不是一句空话,总得有人为这些实实在在的细节奔波。
他关掉备忘录,起身去联系农业专家。不管怎样,先把钾肥的问题解决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