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城的凯旋喧嚣渐渐沉淀,取代的是更为紧迫和深远的战后布局。巨鹿的血战证明了幽州军的武勇与坚韧,但刘备与他的核心智囊们深知,真正要消化、稳固新得的半壁冀州,使其从“占领区”转变为幽州集团牢不可破的组成部分,光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刀剑可以开拓疆土,但唯有文治与人才,方能收拢人心,奠定长久基业。
州牧府议事厅内,炭火驱散了深秋的寒意,气氛却比以往任何一次军事会议都要严肃。刘备端坐主位,张珩、戏志才、田豫、简雍等核心文武分列两侧,他们的面前,铺开的是冀北中山、安平、河间、巨鹿等郡的详细舆图与户籍田亩简册。
“诸位,”刘备开门见山,声音沉稳而坚定,“巨鹿之役,我军将士浴血奋战,方得此北冀之地。然,打天下易,治天下难。此数郡新附,韩馥旧制崩坏,袁绍遗毒未清,百姓惊魂未定,百业待兴。若治理不当,前方将士的血便白流了。今日所议,便是如何选派得力干才,尽快恢复北冀秩序,使其与我幽州融为一体。”
戏志才羽扇轻摇,率先开口,眼中闪烁着思虑的光芒:“主公,治理新地,首在得人。若沿用旧吏,恐其积习难改,且与袁绍、韩馥千丝万缕,难以尽信。若全用我幽州老人,则难免水土不服,且幽州本郡亦需能臣干吏,不可竭泽而渔。”
张珩接口道,他的思路与戏志才不谋而合:“志才先生所言极是。治理地方,需要的是通晓民情、熟知律令、更有满腔热忱与忠诚的年轻才俊。他们如白纸,可塑性极强,更易推行我幽州的新政,且无旧势力牵绊。” 他目光转向刘备,语气加重,“大哥,是时候,让燕山书院的学子们,一展所长了!”
“燕山书院……”刘备眼中精光一闪,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数年前,他力排众议,支持张珩与蔡邕兴办书院,推广造纸印刷,广纳寒门士子,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期间虽耗费巨大,也曾引来非议,如今,终于到了检验成果、收获回报的时刻!
“好!”刘备击节赞道,“书院学子,受国让(田豫)、子泰(田畴)及诸位大贤教导,通晓政务、律法、农事,更兼怀揣报国之志,正是治理北冀的最佳人选!元皓,书院近年毕业生中,才德兼备者,可有名录?”
田豫早有准备,取出一卷名册,躬身呈上:“主公,书院第一届毕业生,共一百七十余人,如今多在幽州各郡县担任佐吏,历练已有时日。其中佼佼者三十余人,如马谟(虚构)精于刑名律法,陈瑀(虚构)善于劝课农桑,李臻(虚构)通晓算术钱谷,皆可独当一面。臣已初步拟定名单,可从中遴选二十人,委以北冀诸郡县令、县丞、郡曹等要职!”
“二十人……”刘备仔细浏览着名录,上面不仅有姓名籍贯,还有在书院学习的专长、历年考评以及在幽州任职的政绩简述,可谓知根知底。“便依国让所拟!命此二十人,即日准备,克期赴任!告诉他们,北冀新定,万事艰难,此去非为享福,乃是开拓!要他们将书院所学,与当地实情结合,安抚流民,清理讼狱,劝农耕桑,兴修水利!更要紧的,是宣扬我幽州法度与仁政,收拢民心!若有疑难,可直报州牧府,亦可向镇守大将求助!”
“臣,遵命!”田豫郑重领命。
文官派遣已定,接下来便是更为关键的军事镇守。北冀与袁绍控制区接壤,防线漫长,需要一个威望足以服众、能力足以御敌的大将坐镇。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位始终抚髯静坐、不怒自威的身影——关羽,关云长。
张珩率先建言:“大哥,北冀新附,南有袁绍虎视眈眈,内部或有宵小潜伏,非智勇双全、威名素着之大将不能镇抚。二哥沉稳刚毅,武勇冠绝三军,更兼忠义无双,坐镇邺城以北,必能使袁绍不敢北顾,宵小敛迹,可保北冀无虞!”
戏志才亦道:“云长将军威震华夏,足以当此重任。然,军政需相辅相成。建议以云长将军为冀北都督,总揽中山、安平、河间、巨鹿(北部)诸郡军事,并授临机决断之权。同时,请国让(田豫)先生为冀北长史,辅佐云长将军,总理民政,协调诸郡,确保政令畅通,粮秣无忧。”
这个安排可谓老成谋国。关羽主军,以其威名震慑外敌内患;田豫主政,以其干才处理繁杂政务,安抚地方。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刘备看向关羽,目光中充满信任:“云长,北冀重地,关乎我幽州命脉,便托付于你了!军政大事,你与国让商议决断,若遇袁绍来犯,可便宜行事,不必事事禀报!”
关羽丹凤眼开阖,精光四射,他长身而起,对着刘备郑重抱拳,声如金石,掷地有声:“大哥放心!有关某在,必保北冀寸土不失!袁绍若敢来犯,定叫其重温青龙刀之利!”
“好!”刘备起身,走到关羽与田豫面前,执二人之手,恳切道,“北冀之事,便仰仗二位了!务必同心协力,使北冀早日恢复元气,成为我幽州坚实屏障与粮仓!”
“必不负主公(大哥)重托!”关羽、田豫齐声应诺。
决议既下,整个幽州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来自燕山书院的二十名年轻骨干,怀揣着理想与忐忑,带着刘备的亲笔委任状和州牧府的政令,在简短的送行仪式后,便如同二十颗充满生机的种子,奔赴北冀各郡县,去往那片尚带伤痕的土地,开始他们艰难而光荣的开拓之旅。
而关羽则点起本部两万兵马,与长史田豫及其属官团队一同,浩浩荡荡南下,前往冀北的核心——中山郡郡治卢奴(今河北定州)设立都督府。那里,将成为未来抵御袁绍、治理北冀的军政中心。
张珩与戏志才站在蓟城城头,目送着那支承载着希望与责任的队伍远去。
“志才,你看这些书院学子,能否担此重任?”张珩问道。
戏志才望着远方扬起的尘土,微笑道:“雏鹰终须离巢方能搏击长空。他们或许稚嫩,或许会犯错,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这片天地去磨砺。有云长将军威震于外,元皓先生梳理于内,假以时日,北冀必能焕然一新。此乃根基之策,功在千秋。”
张珩点了点头,深以为然。人才的培养与任用,才是争霸天下最深厚的底蕴。他仿佛已经看到,在那片广袤的北冀大地上,一股新的、充满活力的力量正在注入,与幽州本部遥相呼应,共同支撑起刘备集团愈发宏伟的霸业蓝图。北疆的格局,自此进入了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