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洛阳城在身后渐行渐远。刘备与张珩率领百余亲卫,趁着夜色悄然北上。马蹄包裹,銮铃摘除,一行人如同暗夜中流动的影子,迅速没入苍茫暮色之中。
大哥为何选择连夜出发?张珩策马与刘备并行,低声问道。
刘备目光深邃地望着前方:洛阳耳目众多,我们走得越快,越能打乱某些人的部署。他顿了顿,而且...我收到云长的密信,代郡情况比朝廷知道的更糟。
张珩神色一凛:莫非...
张举的叛军已经逼近代郡边境,乌桓骑兵四处劫掠。云长和翼德虽然稳住了郡城,但周边县城已经岌岌可危。
夜色渐浓,众人点上火把,在官道上疾驰。秋风扑面,带着北地特有的寒意。张珩摸了摸怀中那卷诗稿,仿佛能感受到执笔人的温度。
三弟,刘备忽然开口,你与蔡小姐...
张珩沉默片刻:乱世之中,能遇知己是幸事。但大业未成,不敢耽于儿女私情。
刘备欣慰点头:你能如此想,为兄就放心了。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蔡小姐才情出众,若是真心,也不必太过克制。
正说话间,前方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飞马而来:主公,前方十里处发现可疑人马!
张珩立即抬手示意队伍停下,所有人瞬间进入戒备状态。
多少人?什么装束?刘备沉声问道。
约莫五十骑,黑衣蒙面,正在官道设伏。
张珩冷笑:看来有人不想我们顺利回到代郡。
他转头对刘备道:大哥在此稍候,待我去会会这些宵小。
小心。刘备叮嘱道。
张珩只带了二十名亲卫,悄无声息地潜入夜色。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就传来兵刃相交之声,随即很快归于寂静。
当张珩返回时,衣甲上沾着点点血迹。
问出来了,他语气平静,是袁术的人。
刘备皱眉:公路为何...
他担心我们坐大,张珩擦去戟上的血迹,更想借此卖个人情给张举。
就在这时,后方又传来马蹄声。这次来的却是曹操的部下。
玄德公!密卫勒马抱拳,“我家主人命我前来护送一程。果然有人心怀不轨。
刘备与张珩对视一眼,心中明了。曹操这是在表明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消息灵通。
代孟德多谢了。刘备拱手道。
密卫目光扫过地上的尸体,又看了看气定神闲的张珩,眼中闪过敬佩之色:承霸将军果然名不虚传。主公让我带句话:北疆之事,他日必有合作之机。
送走曹操部下,众人继续赶路。经过这一番波折,所有人都更加警惕。
三日后,队伍抵达黄河渡口。浑浊的河水奔腾向东,对岸就是冀州地界。
渡河时,张珩站在船头,望着滚滚波涛,忽然道:大哥可记得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刘备会意:如今我们也是背水一战。代郡若不能守住,此前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不止如此,张珩目光锐利,我们要以代郡为根基,打造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
渡过黄河,景象开始变得不同。越往北走,越是荒凉。沿途随处可见逃难的百姓, 一路的废墟,还有倒毙路旁的尸骨。
这都是张举叛军造的孽。一个亲卫咬牙切齿道。
张珩沉默地看着这一切,握戟的手紧了紧。乱世之中,百姓永远是最受苦的。
又行两日,终于进入幽州地界。这里的景象更加凄惨,田野荒芜,十室九空。
主公!将军!
前方烟尘滚滚,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两员大将,正是关羽和张飞。
大哥!三哥!张飞声若洪钟,激动地策马奔来。
关羽则沉稳许多,但在看到刘备和张珩安然无恙时,丹凤眼中也闪过一丝欣慰。
云长,翼德,辛苦你们了。刘备看着两位义弟风尘仆仆的模样,心中感慨。
关羽简要汇报了情况:叛军主力距此还有百里,但乌桓游骑已经渗透到郡城周边。这几日我们打了三仗,虽然都胜了,但兵力损失不小。
张飞补充道:最重要的是缺粮。郡城存粮只够维持半月,周边县城更是捉襟见肘。
众人一边赶路一边商议。当抵达郡城时,但见城墙上旗帜飘扬,守军严阵以待,显然关羽和张飞已经做了充分准备。
二哥、四弟做得很好。张珩看着井然有序的城防,由衷赞道。
关羽抚髯道:都是按照三弟之前留下的方略布置的。
当夜,郡守府内灯火通明。刘备召集所有将领议事。
张珩站在地图前,手指划过代郡周边:张举叛军主力在此,乌桓骑兵分散在这些区域。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稳住防线,同时解决粮草问题。
如何解决?一个本地将领问道。
张珩目光扫过众人:乌桓人抢我们的粮食,我们为何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众将闻言,都露出惊讶之色。
三弟的意思是...刘备若有所思。
乌桓各部现在分散劫掠,正是各个击破的好时机。张珩的手指在地图上点出几个位置,我们可以派精锐骑兵,突袭他们的营地,夺回被抢的粮草,同时削弱他们的力量。
关羽点头:此计可行。但需要准确的情报。
这个交给我。张珩道,明日我就带人出去侦查。
会后,张珩独自登上城楼。北地的星空格外明亮,银河横贯天际。他望着星空,想起那首诗中铁甲映月寒的句子,不由微微一笑。
次日清晨,张珩亲自率领一队精锐斥候出城。代郡的战场,将是他施展才华的又一个舞台。而这一次,他要面对的不仅是战场上的敌人,还有来自背后的明枪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