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身居高位,哪一个是庸才,祖宗蒙荫的除外。
可那些小辈怎么教都不醒悟,还喜欢享乐,不开窍,他们这些长辈也无可奈何。
不少人垂头丧气的往外走。
姜维走过来,直接朝谢珩竖起大拇指,
“临渊,真有你的,这下就能把那些光吃饭不干事的踢出去了。”
董厥等人满脸复杂,没想到还能这么做。
那他们苦苦跟那些人纠缠做什么。
总觉得他们在做无用功。
谢珩朝众人拱了拱手,
“诸位,临渊还有要事,近些时日就不来上朝,考核之事就劳烦诸位。”
董厥轻抚了抚胡须,哈哈一笑,
“临渊安心即可,老夫保证带人将此事办的漂漂亮亮的。”
那些人,一个也不会留。
尤其是陈只那个老匹夫的人,都给他贬走。
姜维看着围着的一大群人,拉着谢珩走远了些,才小声开口,
“临渊,你那个考核不会有文试之类的吧。”
谢珩眼神讶异,“您还会怕文试。”
姜维摆手,“本将自是文韬武略,毫无短板,可我手下那群兵,他们有的大字都不识一个,我担心他们。”
谢珩了然点头,“大将军安心,考核是方方面面,难不成也要考核文臣武艺,您放心。”
听到谢珩的保证,姜维暗暗点头,
“不过,临渊,你今日这事做的真是令人爽利,想当初吾北伐之时,这些人没少暗中给老夫使绊子,可算有人能治一治他们了。
所谓,恶人还需……”
在谢珩冷肃的眼神下,姜维逐渐闭嘴,然后讪讪一笑,
“临渊,老夫突然想起还要练兵,就不跟你多说了,老夫去矣。”
直到走出了殿门,姜维才擦了擦额头的汗,差点说漏嘴了。
看着恨不得跑起来的姜维,谢珩喉间不可抑制的溢出一丝轻哼,不要以为我刚刚没听到最后那句话。
围观全程的董厥嘴角勾起,“临渊,吾有事想跟你商议一番。”
谢珩面色这才缓和了些。
其实,董厥觉得姜维说的也没错,最近司农部的雷厉风行也逐渐蔓延到其他部门。
前来对账的那些小吏一个比一个强硬,关键是干活速度比他们手底下的人快,然后他们干完之后,就会坐在一旁,呆滞的看着他们忙碌。
他遇上过几次,还怪吓人的。
两人就具体的考核标准进行激烈的讨论。
董厥:“临渊,我觉得朝九晚五这个时间太短了。
作为官员,怎么如此懈怠?”
谢珩额头冒出一个疑问,“难道这么长时间,他们处理不完事物?”
董厥嘴角猛然一僵,他们还真处理不完。
在董厥的沉默中,谢珩明白了他的意思,提议道,
“那先适应一段时间看看?”
董厥心里思索片刻,觉得可行,遂点了点头。
“那这个政绩考核范围太广泛了,我们需一一制定标准。”
谢珩拿出提早准备好的章程,递给董厥,
“董公,大致分类珩已然撰写完成,但其中细节,珩想请您按照实情斧正。”
董厥心里感叹了几句,还是年轻人利索,看着一指厚的折子,董厥珍重的接过来,
“临渊放心。”
董厥只留下这四个字,就精神饱满的带着人走了,临渊如此殆精竭虑,他自然也不能落下太多。
董厥深呼一口气,只觉得全身充满力量。
北伐,北伐。
人都走光,谢珩也踏出了殿门,就在门外遇到了刘伯率。
刘伯率见谢珩出来,松了一口气,大司农可算出来了,他还以为自己眼神不好,错过了。
“大司农,陛下有请。”
谢珩微微点头,跟在刘伯率身后,到了议殿。
刘禅现下满是激动和兴奋,太子刘璿看着走来走去的父皇,微微摇头,父皇也太不淡定了。
要知道,那考核标准可是他和五弟一起拟定,先生修正的。
若是谢珩知道他们的想法,肯定会狠狠泼他们一盆凉水。
他们拟定的那是考核,那不是放水吗?
一个内侍轻步走了进来,“陛下,大司农到了。”
刘禅一甩袖子,表情迅速恢复淡然,平静道,
“请大司农。”
“是。”
谢珩进来后,首先和左首的刘璿对上了眼神,刘璿给谢珩使了个眼色。
谢珩无奈,谢珩扶额,他根本不懂刘璿是何意?
“见过陛下。”
刘禅见到谢珩,连忙伸手让他起来,随后放声大笑。
然后,整个宫殿都飘浮着刘禅的笑声,片刻后,刘禅平复了心绪,
“临渊见谅,朕许久没这么开心了。”
谢珩表示理解,毕竟你可是能坚持那么久的阿斗。
刘禅显然也想了什么,眼神透着难过和怀念。
看着又在缅怀往昔的父皇,刘璿急忙出声,
“父皇。”
被提醒的刘禅回过神来,哀叹一声,
“人老了,就喜欢愣神。”
“临渊,知你不喜寒暄,朕就开门见山,如今粮草已满,国库充盈,我们何时可北伐。”
谢珩一噎,拳头硬了,知不知道什么叫休养生息,知不知道什么叫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即绝杀。
“陛下,时机未到。”
刘禅沉默,想起比之前还要充盈的国库,不死心问道,
“真不能伐?”
谢珩肯定点头,“陛下,臣知您的意愿,先帝和丞相的遗志,臣也是丝毫不敢忘却,可此刻,我们更重要的积蓄实力,一鼓作气,然后北上。”
刘禅面色严肃起来,
“那依临渊看,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时机。”
谢珩轻笑一声,躬身一礼,“这就要看司马昭了。”
司马昭?
刘禅和刘璿对视一眼,不明白谢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司马昭虽厉害,可这时机怎么会应在司马昭身上。
“臣保证,两年内,肯定会北伐,大将军也时时秣兵厉马,打仗是两国国力的较量,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将来才能走的更远。”
一旁的刘璿眼里异彩连连,他也觉得先生说的对。
现如今,他们和魏国已然成对峙之势,最好魏国内部能乱起来,让司马昭没心思注意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