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再次转过头。
底下人听到这话,疯狂压下嘴角的笑意。
看着底下恭敬的朝臣,李承乾突然觉得没意思极了。
“先生,你说,孤该如何罚他们?”
谢珩看着释怀了不少的李承乾,不确定的说道,“要不然让他们去扫一个月的大街。”
李承乾还未说话,于志宁等人便怒吼道,“休想,吾等读书人怎可去做如此低贱之事,陛下,陛下怎可看着殿下如此折辱我等。”
谢珩看着他们于志宁等人破防的嘴脸,心中冷哼,拱手道,“殿下,看来于詹士非常不满,还是让他们去挑大粪吧。”
“噗。”
李世民听后,心中也乐了起来。
李承乾看向底下四人。
张玄素率先出声,“殿下,臣愿去扫大街。”
杜正伦,“臣也是。”
孔颖达双眼一黑,“臣亦是。”
“那于詹士呢?”
于志宁欲哭无泪,“臣也愿意。”
众人都知道李承乾只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已,只是扫大街,又不是砍头抄家。
大臣们陆续出了拱门,看着手里被塞了扫把的于志宁,一些人心底摇头,活该啊。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认真嘱咐道,“承乾,小心世家。”
李承乾转身看向老了不少的李世民,“陛下,我比你更知道他们的可怕。”
李世民一愣,不明所以。
很快,李承乾这些年的遭遇便传遍长安城。
“没想到太子殿下如此可怜。”
“是啊,穿件衣服,吃点东西都要被人劝谏。”
“关键是陛下还站在那些御史那边,动辄就训斥殿下一番,这,难怪被逼反了。”
“还有魏王殿下,受陛下恩宠甚重,御赐轿辇,还准魏王留在长安,住进武德殿,这殿下能不害怕吗?”
“尤其是史上顺位继承的太子就没几位。”
旁边大娘看了看四周,“这话我只告诉你,不可外传,要不然。”
说着,手往脖子一划。
另一个大娘连连点头,“你放心,我的嘴是这长安城最严的。”
很快,这番话就传遍了长安。
长孙无忌坐在轿子上,听着这番话,心中五味杂陈。
谢珩,此人,真是可怕。
府门前,看着立在两边的士兵,长孙无忌苦笑两声,承乾,舅父此生做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放弃了你。
“唉。”
三日后。
太极殿,一身皇袍的李承乾站在下首,听着王德宣读诏书。
“朕承天命,临御天下已有十八载。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惟以安黎元、固社稷为念,虽殚精竭虑,然岁月不居,春秋已高,精力日衰,难承万机之重。
今观皇太子李承乾,仁孝温恭,宽明仁厚,自入东宫,勤学好问,洞悉民生疾苦,深谙治国之道。其处理朝政,举措得宜,朝野归心,足见其有承继大统、抚绥四海之能。
天道循环,兴衰有数;神器之重,当付明哲。朕思及天下苍生,念及宗社永续,今决意遵奉天命,效法古圣,禅位于皇太子李承乾。自诏书颁布之日起,皇太子即皇帝位,改元永安,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新帝登极后,当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任贤使能,广纳谏言,延续祖宗基业,莫负万民所望。内外文武群臣,须恪尽职守,辅佐新君,共保天下太平。
朕退居别宫,颐养天年,静观新朝气象,永祝社稷绵长。
钦此!”
李承乾接过圣旨,一步步的朝着龙椅走去。
朝臣弯腰行礼,同声道,“陛下万安。”
李承乾转身,“众卿免礼。”
李承乾示意身边的内侍,内侍微微点头,上前一步。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贬黔洲,全赖先生谢珩悉心教诲,为朕指明前路,启沃圣心。
先生学贯古今,德昭天下,于经史子集穷究其理,于治国安民深研其道。
每为朕讲授先王圣训,则引经据典,条分缕析,使朕明君臣之义、知黎元之重;每论当世利弊,则直言不讳,切中要害,为朕辨是非、定方略。
先生以德行立范,以学识育才,不求功名利禄,惟念社稷安宁、君德有成。朕之能明辨政体、略知治术,皆先生之赐也。
今朕临朝亲政,念先生教诲之功,感先生辅佐之诚,特遵古制、顺舆情,封先生谢珩为“帝师”,赐坐论之礼,许其入内廷议事,凡朕有疑,可随时进言;另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宅第一区,以表朕之敬谢。
自封赠之日起,内外文武百官,见帝师皆需以礼相待,不得有慢。望先生仍以匡扶社稷为己任,常伴朕侧,续施教化,使朕不负祖宗之托、万民之望。
钦此! ”
谢珩抬脚出列,“谢陛下。”
底下众人一愣,又看向于志宁几人。
于志宁心中冷哼,看什么看。
李承乾快步走下阶梯,亲自扶起谢珩,“先生,您之恩情,承乾永记于心。”
谢珩心中知道,这是他为了抬高自己,“陛下,这是臣应当做的。”
李世民看着二人之间的氛围,心中酸了。
承乾很久没有如此亲近的对待过朕了。
观音婢,真是朕错了吗?
圣旨继续,马周直接被任命为中书令,剩余的人也都一一任命。
直到听到阮晔的名字,李世民和李治同时抬头,看向一脸喜色出列的青年,脸色黑了。
原来青雀/四哥是被承乾/太子哥哥弄走的。
最后,李承乾站起,扫视了众人一眼,“朕得天庇佑,自海外得一粮种,可亩产千斤,已在黔洲种植,明年开始即可推广至全国,使我大唐子民三餐有食。”
此话一出,贞观朝臣都一脸不可置信。
李世民更是激动的站起,“承乾,此言可是真的?”
李承乾面色淡然,不屑的看了眼李世民,“不过亩产千斤罢了,朕还会骗太上皇吗?”
李世民心知亩产千斤意味着什么,如此重要的场合,承乾不至于说谎,那么就是真的。
李世民羡慕的看向李承乾,怎么感觉自己的儿子真有点天命在身上。
底下的朝臣也是想到这一点。
黔洲,看来得去黔洲探查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