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内,茶香袅袅。嬴政的问题如同两块沉重的巨石,投入平静的水面。长城与皇陵,这两项倾注了无数民力、物力,也承载了无数血泪与争议的浩大工程,一直是帝国肌体上最显眼,也最复杂的印记。
扶苏深知这两个问题的敏感性。他沉吟片刻,组织着语言,既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又不能过于激烈地否定父皇过去的决策。
“父皇垂询,儿臣不敢不尽言。”扶苏拱手,神色郑重,“长城与皇陵,皆关乎国本,然其侧重,略有不同。”
他首先谈及长城:“父皇,长城之筑,依山险,拒胡骑,保境安民,其军事防御之价值,毋庸置疑。若无长城,我北疆百姓,恐难有宁日。儿臣曾闻,蒙将军亦言,长城乃‘以墙制骑’之良策,可弥补我军骑兵数量之不足。”
他先肯定了长城的积极作用,这让嬴政微微颔首。
“然,”扶苏话锋一转,“儿臣以为,长城乃‘守势’之极致,却非‘久安’之根本。”
“哦?”嬴政目光微动,“此言何解?”
“父皇,”扶苏起身,走到那幅北疆地图前,手指划过漫长的边境线,“长城再长,亦有尽头;关隘再险,亦需将士戍守。被动防御,如同以血肉之躯,永无止境地抵挡洪流,虽可保一时平安,却需持续投入巨量人力物力,且将战争的主动权,拱手让于匈奴。彼可随时来犯,而我只能被动应对,此非万全之策。”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自信:“儿臣以为,真正的‘长城’,不应只是砖石垒砌的边墙,更应是我大秦锐士无畏的铁骑,是我大秦国力支撑下的雷霆反击!待我大秦国力更盛,新式军械(他隐晦地指代正在研发的火药及其衍生武器)成熟,粮草充盈,便当转守为攻,效仿武安君(白起)旧事,却不止于击溃,而当犁庭扫穴,彻底清除匈奴祸患,将阴山、漠南,尽数纳入我大秦版图!”
他的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届时,今日之长城,将不再是流血流汗的防线,而是我大秦境内的一道雄奇景观,是商旅往来的安全通道,是昭示我华夏文明远播之丰碑!此方为‘以攻代守’,一劳永逸之策!”
嬴政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扶苏的话,描绘了一幅与当前防御策略截然不同的图景——一个主动出击,开拓疆土,彻底解决边患的强大帝国。这与他内心深处“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雄心不谋而合,甚至更为激进和宏大。他没有立刻表态,但眼中闪烁的光芒显示,他被打动了。
“至于皇陵……”扶苏将话题转向另一个更敏感的问题,他的语气变得更加谨慎和恭敬,“父皇功盖三皇,德超五帝,统一六合,书同文,车同轨,创万世未有之基业。陵寝规制,自当匹配父皇之不世功勋,以示后人敬仰。”
他先给予充分的尊崇,随即巧妙地引入自己的观点:“然,儿臣愚见,父皇之伟业,不仅在于疆土之广,兵甲之利,更在于文明之创,制度之立。后世子孙追思父皇,所思所慕者,应是父皇开创的这煌煌盛世,是这书同文、车同轨带来的凝聚与便利,是这度量衡统一带来的公平与繁荣。”
他看向嬴政,目光清澈而真诚:“因此,儿臣斗胆进言,父皇之陵寝,或可更注重‘文明传承’之意。譬如,可将天工苑所出之重要成果,如雪盐制法、曲辕犁模型、改良造纸流程、乃至那指南鱼、海船图样之精要,制作副本或精巧模型,置于地宫;可将百家经典之精粹,天下舆图之详本,乃至记录父皇伟业、大秦律法精髓之典籍,以特殊材质抄录保存,以期万世不朽。”
“如此,”扶苏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性的力量,“后世之人,若有机缘得见,所惊叹者,将非金玉之奢华,珍宝之堆积,而是我大秦盛世之文明光辉,是父皇您留给华夏子孙的、取之不尽的智慧与精神财富!此等传承,远比单纯的奇珍异宝,更能彰显父皇之伟大,亦更能福泽后人,使我大秦文明,薪火相传,永不湮灭!”
扶苏没有直接说停止或削减皇陵工程,那无异于挑战嬴政的权威。他只是提供了一个更具吸引力、更符合“千古一帝”身份的全新思路——将陵寝从财富的坟墓,转变为文明的殿堂。
嬴政彻底陷入了沉思。他背对着扶苏,望着窗外,久久不语。
扶苏的建议,如同在他固有的观念上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他追求长生,也深知其渺茫;他营造陵寝,是为身后哀荣,亦是对不朽的一种执着。而扶苏提出的“文明传承”,似乎为这种“不朽”指明了一条更具实质意义,也更能匹配他功绩的道路。
将大秦的科技、文化、制度精髓带入地下,让后世见证他的时代是何等辉煌……这个想法,带着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不知过了多久,嬴政缓缓转过身,他的脸上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只有深沉的思索。
“你的想法……朕,知道了。”他没有做出任何承诺,但这句话本身,已经表明扶苏的话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此事,容朕……再思之。”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扶苏知道,改变嬴政根深蒂固的想法非一日之功,能让他开始思考另一种可能性,便是巨大的成功。
“儿臣遵命。”扶苏躬身道。
父子二人的这次谈话,在一种略显沉重却又带着希望的氛围中结束。扶苏告退离去,暖阁内只剩下嬴政一人。他再次走到窗边,目光掠过咸阳城,似乎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绵延的长城,也看到了那正在修建的、深藏于骊山腹地的巨大陵寝。
“以攻代守……文明传承……”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