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这一病,便是七八日。在高热与梦魇的反复折磨下,他的身体变得虚弱,但精神却在极致的痛苦与对历史的回溯中,经历了一场淬炼。当他终于能倚着靠枕,清醒地思考时,眸中的沧桑与急躁似乎沉淀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内敛、却也更为坚定的光芒。
嬴政那日虽未采信他关于“长生药”的警示,但那句“待你病愈,还有诸多实事等着你去做”,以及亲自探病的行为本身,都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皇帝依然看重他,认可他正在推进的事业,但希望他改变方式。
“是我太心急了……”扶苏望着窗外积雪初融的院落,喃喃自语。他见证过未来的灵魂,带着对历史悲剧的刻骨铭心和文明跃迁的迫切,总想着一蹴而就。却忘了,改造一个庞大的帝国,如同移山填海,非一日之功,更需要讲究策略与方法。
至于赵高和李斯等人,依旧先观察吧……胡亥……算了,先注重格物吧,大秦发展更重要。
“父皇说得对,蓄势,待时而动。”他反思着,“直接触碰核心利益,如商税,如同在坚冰上凿洞,不仅费力,还容易坠入冰窟。而当从边缘融化,如雪盐、新犁、火炕,让切实的好处如温水般浸润,待冰层自内而外松动时,再行破冰之举,方能事半功倍。”
想通了这一点,扶苏感觉心胸豁然开朗。他不再纠结于一时一地的得失,也不再为无法立刻改变父皇的想法而焦虑。他决定调整策略,将重心放回到更容易被接受、更能积累民望和实力的领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夯实“格物”之学的根基。
他病愈后第一次召见王绾和公输哲,便明确指示:
“商税与钱庄之议,暂且搁置,不再公开讨论。但相关章程的细化与研究,可在小范围内继续进行,以为将来储备。”
“当前,集中精力做好三件事。”
“其一,全力保障‘保暖三策’在关中的顺利过冬,总结经验,记录问题,为来年向更寒冷地区推广做准备。石炭开采需注重安全,探索洗选之法,减少烟尘。”
“其二,加快蒙学堂筹备。教材编纂不求一步到位,可先定蒙童识字、基础算学、自然常识三门主课。‘拼音’辅助之法,可先在天工苑匠人子弟中试行,验证效果。造纸坊优先保障蒙学堂试印教材之用。”
“其三,”扶苏目光投向南方,“开春之后,新农具推广乃重中之重。曲辕犁要确保质量,尽快铺开;筒车则要选择水利条件优越的郡县,重点示范。同时,天工苑要开始着手研究……马具。”
“马具?”公输哲有些疑惑。
“不错。”扶苏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我观北地骑兵,人马虽雄壮,然骑行、控马、长途奔袭,仍多有不便。若能改良马鞍、马镫、马蹄铁,必能极大提升骑兵战力与耐力。此事关乎国防,且不直接触动内部利益,军方必然支持,可为我‘格物’之学,再添一坚实盟友。”
王绾与公输哲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信服。长公子经此一病,思虑愈发周详,手段也更显老辣。避开朝堂纷争的漩涡,专注于民生、教育与强军这些无可指摘的领域,确是更高明的策略。
扶苏病愈并调整策略的消息,很快传开。
那些因商税之议而绷紧神经的商贾和部分官员,见扶苏主动搁置了争议,都暗暗松了口气,态度重新转为观望,甚至因雪盐、火炕等带来的实际利益,对天工苑的抵触情绪进一步减弱。
而军方,尤其是蒙恬,在听闻扶苏有意改良马具后,大为振奋,亲自来到天工苑与扶苏密谈良久,提供了大量骑兵实战的经验和建议,并表示将全力支持。军方的态度,使得扶苏的地位更加稳固。
朝堂之上,因扶苏的“退让”而暂时风平浪静。李斯依旧沉稳理事,冯去疾乐见其成,赵高虽心有不甘,但在嬴政的注视和扶苏不再激进的情况下,也暂时找不到发难的借口。
章台殿内。
嬴政听着黑冰台关于扶苏病愈后种种举措的禀报,尤其是他主动搁置商税、转而专注于农具、蒙学、马具的消息,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他身体可痊愈了?”
“回陛下,长公子已无大碍,只是还需静养些时日。”
嬴政“嗯”了一声,挥退了禀报之人。他走到巨大的大秦疆域图前,目光掠过北方的匈奴、南方的百越,最终落在那片代表着未知与浩瀚的海洋上。
“懂得收敛锋芒,聚焦实务了么……”嬴政低声自语,指尖在地图上轻轻划过,“倒也……不算愚钝。”
他想起扶苏病中那番关于“长生药”的激烈警示,眼神微凝。虽然他当时并未采信,但不知为何,那“梦魇”中的话语,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在他心头泛起一丝微澜。他确实依旧渴望长生,但也确实……对身边那些方士,多留了一分连自己都未曾完全察觉的审视。
“且看你能将这‘格物’之道,走到哪一步吧。”嬴政最终将目光收回,重新投入到无尽的政务之中。帝国的车轮依旧按照他的意志滚滚向前,但他似乎也默许了扶苏在另一条轨道上的探索与耕耘。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
扶苏的身体逐渐康复,他不再像以往那样事必躬亲,而是更注重培养下属,建立制度。天工苑的各项事务在调整后,运转得更加顺畅、高效。
他时常会站在天工苑的阁楼上,看着下面忙碌的景象:工匠们在改进筒车模型,学徒们在学习新的识字法,造纸坊飘出特有的草木气息,远处还有匠人在叮叮当当地敲打着第一批马具的原型。
步伐放缓了,但根基却在以更健康的方式扎下。
扶苏知道,他正在积蓄力量。当这股力量足够强大时,无论是内部的积弊,还是外部的威胁,都将有被撼动乃至清除的一天。
他抬头望向南方,仿佛能听到海浪的声音。
“占城稻……辣椒……远航的船……”他心中默念,充满了期待,却不再急躁。
“待到此间根基稳固,便是扬帆起航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