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程走的慢,花了两天时间才到了水秀村。
马车太大,不能绕小路回家,向烽就直接让何家的马车从村口进了。
何家这次送他们回来的马车太显眼,刚到村口就引起了村民的注意。
那辆由两匹油光水滑的骏马拉着的宽敞马车刚一出现在村口,就立刻引起了正在树下闲聊的村民的注意。
“嚯!快看!好气派的马车!”
“这是哪家的贵人到咱们村来了?”
众人正议论纷纷,眼尖的人看到了护在马车旁骑在马上的向烽,立刻嚷道:
“是向猎户!是向烽和乐哥儿回来了!”
这下,村民们的注意力立刻从马车转移到了人身上。
他们都知道小两口前些日子去了府城,却没想到回来是这般排场。
大家既好奇又热情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道:
“烽小子,乐哥儿,回来啦!府城咋样?是不是特别大,特别热闹?”
“是啊是啊,听说府城房子都挨着天了,真的假的?”
“这马车真气派,是你们在府城雇的吗?”
向烽勒住马下马,对着乡亲们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简单应道:
“回来了。府城是挺大,挺热闹。”他并未多说府城见闻,目光转向同样下了马的秦老将军和陈军医。
村民们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两位气度不凡、尤其是秦老将军那不怒自威的老者,目光中充满了探究。
有人小心翼翼地问:“烽小子,这二位老先生是……?”
向烽早有准备,从容介绍道:
“这二位是我在外的朋友,秦老先生和陈老先生。近日得空,来咱们村里住些日子,看看山水。”
他语气平淡,将“镇国公”和“军医”的身份轻轻揭过。
村民们虽觉得这两位老人不像寻常百姓,但向烽既然说是朋友,他们便也信了,纷纷露出淳朴的笑容,热情地招呼道:
“原来是向猎户的朋友!欢迎欢迎!咱们水秀村别的不说,山水是顶好的!”
秦老将军面色平和,甚至对众人微微颔首。陈军医则捋着胡须,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个宁静的村落。
一行人便在村民好奇又友善的目光中,缓缓向着山脚下那座青砖小院行去。
“乐哥儿,到家了,下来吧。”
何母把马车布置的很舒服,一路摇摇晃晃的,他早上起的早,还在马车上小憩了一会。
云乐被扶下马车,深呼一口气,又悄悄伸了个不引人注意的懒腰。
“到家了,终于到家了。”
说完又笑着对秦啸和陈军医说:
“秦阿爷,陈阿爷,咱们进家里吧,这房子是我们去年新修的,可宽敞了。”
云乐在路上就被秦啸纠正过称呼了,让云乐叫自己阿爷就行,不要称呼将军这种虚名了。
向烽也随着云乐一起叫,秦啸还笑着和向烽说原本把他当小儿子的,这下因为他小夫郎,辈分直接升级到爷爷了。
向烽让何家来送他们的小厮也在去休息休息,晚点让他们吃顿饭,添点干粮,在回府。
至于他们家自己的马车,也有另一个小厮赶了回来,里面装的都是他们这次在府城买的东西和云乐生辰收的礼物。
向烽先去把客房收拾了出来,云乐和秦啸他们坐在堂屋,陈阿爷再给云乐把脉。
“脉象平稳,没什么事。”
“嗯,我也没觉得不舒服,但是相公一定要我找您把一次脉,他有点太大惊小怪了。”
说完,云乐又站起身来,对着两位长辈说:
“秦阿爷,陈阿爷,你们先坐一会,这会快晌午了,我去给你们做饭。”
他们家不像何家,没有下人伺候,所有事都要亲力亲为。
两位长辈拦不住云乐,再加上他们俩确实不会做饭,只好让云乐去了灶房。
秦啸和陈军医也闲不住,起身出去在院子里面转了一圈。
向烽整理好客房,就看见他们两个坐在院子里,下自己带来的棋。
向烽没有打扰他们两个,去了灶房帮云乐忙。
家里没有新鲜的肉菜,腊肉香肠还有挺多,今天中午就先简单做几个菜,填饱肚子就好。
他刚刚把腊肉香肠都切好,米饭蒸好,就看见向烽进来了。
“相公,你去菜地里摘点蔬菜洗好回来,然后来帮我烧火。”
向烽听到后,看了小夫郎脸没有疲态,点点头,去了后院菜地。
马上六月了,天气也越来越热,云乐伸头看了看院子里下棋的两个老人,想了想,去抓了点绿豆,准备熬绿豆汤。
等熬好了,放到井里晾着,下午给他们解暑。
家里春三月的时候请了风水先生,看好地点,花了十两银子找工匠打了井。
有了水井,喝水灌溉这些都方便了不少,天气热了以后,肉放在井里冰着也能多放一天。
绿豆洗好,放到陶锅里,加水慢慢煮着。
向烽摘了不少蔬菜回来,茄子,辣椒,丝瓜,四季豆,每一样都水灵的不行。
灶房里,云乐手脚麻利地忙碌着。不过多时,阵阵勾人食欲的香气便弥漫开来,飘满了整个小院。
蒜泥茄子蒸得软烂,淋上爆香的蒜蓉酱汁,蒜香浓郁扑鼻;蒸香肠的咸鲜肉香混合着米酒的醇厚,随着蒸汽袅袅升腾,霸道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辣椒炒蛋带着一股爽利的镬气和恰到好处的辛辣,瞬间打开了味蕾;四季豆炒腊肉更是将腊肉特有的烟熏咸香与豆角的清新完美融合,油润咸香,引人垂涎。
最后那碗丝瓜蛋汤,则用丝瓜的清甜和蛋花的滑嫩来解腻。
几种不同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和谐又富有层次,就连在院子里凝神对弈的秦老将军和陈军医,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目光频频望向灶房方向。
向烽帮着将饭菜端上桌,看着这色香味俱全的四菜一汤,再看看自家小夫郎被灶火烘得微红的脸颊,眼里满是温柔与自豪。
“开饭了。”云乐笑着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