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棠画廊换老板的消息,像一颗陈年樟脑丸掉进沸水里,气味瞬间弥漫整个老派艺术圈。这家曾经培养出无数本土大佬的“学术祠堂”,居然被瀚海文化收了——就是那个惯于砸钱、炒价、制造话题的“资本混子”。赵芮这一招,明面上叫“涅盘重生”,实则借壳上市:先抢学术高地,再反手把星光基金会钉在“歧路”耻辱柱上。
新展览海报很快出炉,名字长得一口气念不完——“承续与歧路:当代艺术创作的本土根性与外部影响研讨会暨对照展”。排版讲究,字儿多得像论文标题,核心却简单粗暴:一边是老派大师的“本土坚守”,一边是星光年轻人的“国际浮萍”,潜台词直接甩观众脸上——根深 VS 无根,谁高级谁Low,自己品。
这一招,太阴。利用了艺术圈吵了二十年的老话题:本土化和全球化到底谁才是亲儿子?如今被赵芮剪成二元对立,顺手把微光那帮爱用新媒体、爱讲国际语的小年轻,钉在“模仿者”耻辱柱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口水仗,瞬间变成单方向审判。
而与此同时,陆辰逸的商业战场也鸡飞狗跳。赵芮像红了眼的赌徒,把白家残余的政治资源、银行关系、甚至老同学饭局,全押上桌。V&L capital几个关键项目,挨个被卡脖子——
智慧城市审批,突然要求补充一百多份“无意义材料”,打印机能冒烟;
跨境技术收购,对方宁愿赔违约金也要毁约,传闻白家派人“半夜谈心”;
连正常银行贷款,也“技术故障”一拖再拖,财务总监跑断腿,只得到一句“再等等”。
周明宇在高层会上,顶着黑眼圈吐槽:“人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赵芮这是伤敌一千自损两千,纯粹发泄式打法。”陆辰逸盯着屏幕上绿得发亮的股价,冷笑:“她在警告全市场——敢靠近我,就一起死。”
晚上,书房里只开一盏台灯,两人各占沙发一端,键盘敲得噼啪响。空气里飘着速溶咖啡的焦糊味,像无形的催命符。最终还是微光先开口,把展览海报推到屏幕前:“他们用‘传统’压我们,学术高帽一戴,观众先入为主,很难翻盘。”
陆辰逸把笔记本转向她,页面满是受阻项目:“我这边也一样,潜规则上阵,市场规则失效。再这么耗,能被拖进泥潭。”
对视三秒,同时叹了口气——疲惫是真,不甘也是真。微光轻声打破沉默:“不能跟着赵芮的节奏跳,她打她的,我们打我们的。”陆辰逸挑眉:“说说看。”
思路很快清晰——
艺术这边,不再跟“本土 VS 国际”死磕,直接跳出二元对立。微光拍板:联合高校、独立研究机构,成立“新时代本土艺术生态研究中心”,专做案例调查、数据收集,用学术论文、白皮书说话——把“什么是纯粹”的解释权,抢到自己手里。
商业这边,也不再在传统赛道纠缠。陆辰逸拍桌:全力杀进新兴科技——AI文创、区块链确权、数字艺术流通,政策扶持、白家触手难及,用技术壁垒建护城河。
方向刚定,电话铃乍响。陆震霆的声音罕见地低:“上头可能要组联合调查组,重点扫文化产业的资本异常,境外资金、概念炒作,全在名单。你们的基金,据说已被‘重点关照’。赵芮那边,材料准备了一大摞。”
一句话,空气瞬间凝固。官方监管——这才是赵芮的终极杀招。她打不过市场,打不过舆论,干脆借规则之力,直接把桌子掀了。接下来,等待两人的,是更凶险、也更无解的战场:政策与调查,证据与自证。
台灯下,文件堆成小山,两人沉默良久,手却不知不觉握在一起——掌心冰凉,指节相扣,像两只被风暴卷起的鸟,明知前方雷电交加,也只能并肩冲进乌云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