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考核风波过后,培训班的气氛明显发生了变化。苏茉莉俨然成为学员中的标杆,连教员们看她的眼神都带着赏识。
这天清晨出操后,王政委特意叫住苏茉莉:来我办公室一趟。
政委办公室简朴整洁,墙上挂着军区地图和训练计划表。王政委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档案袋:有个特殊任务要交给你。
苏茉莉双手接过档案袋,触手是厚实纸张的特殊质感,袋口还贴着字样的封条。
这是军区即将下发的新版《文书工作条例》草案。王政委神色严肃,培训班的结业考核之一,就是参与这份条例的修订工作。我决定由你牵头成立修订小组。
苏茉莉心跳加速,这是何等重要的任务!
之所以选你,王政委继续说,不仅因为你是第一名,更因为你在法院的工作经历。我们需要实务经验丰富的同志提出建议。
我一定尽力而为!苏茉莉郑重承诺。
修订小组很快成立,除了苏茉莉,还有周晓梅和另外两名优秀学员。四人被特许使用教导大队的小会议室,那里安静且配有专用打字机。
第一次小组会议,苏茉莉就把自己关在会议室整整一天。她逐字逐句研读条例草案,在笔记本上记满了修改建议。
这里提到密件传递要双人签字,但没规定签字位置。她指着草案中的一条,在法院工作时,我们就遇到过因为签字位置不规范导致的纠纷。
周晓梅佩服地说:茉莉你真细心,这种细节都能注意到!
苏茉莉微笑:文书工作就是由无数细节组成的。
为了验证条例的可行性,她甚至跑去请教大队的老文书,了解基层部队的实际操作情况。
小姑娘很认真嘛!老文书对她赞不绝口,很多干部来学习都是走个过场,像你这么较真的不多见。
一周后,修订小组向王政委提交了第一份修改建议。整整二十页,每条建议都附有详细说明和实务案例。
王政委看完后,当场拍板:很好!这份建议我要直接报送军区办公厅!
消息很快传开。晚饭时,不少学员都对苏茉莉投来敬佩的目光。
听说你们组的建议要被送到军区了?
太厉害了!结业评优肯定没问题了!
只有角落里,杨雪和几个被淘汰的学员酸溜溜地议论:
不就是会拍马屁吗?
等着瞧,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苏茉莉对此充耳不闻。她现在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一个新发现上——条例草案中关于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内容过于超前,与部队现有条件严重脱节。
这个问题必须指出。她在小组讨论时说,否则条例下发后根本无法执行。
周晓梅担心地说:可是这部分是军区技术处起草的,质疑他们会不会...
实事求是才是对工作负责。苏茉莉坚定地说。
她连夜撰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不仅指出问题,还附上了对三十个不同级别单位的调研数据。
这份报告递交上去的第二天,军区竟然派来了一个专家组。
带队的是一位戴眼镜的技术大校,他直接找到苏茉莉:小苏同志,你的报告很有价值。能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吗?
面对一群高级军官,苏茉莉起初有些紧张,但一想到这是为了工作,立刻镇定下来。
她打开自己整理的资料:根据调研,目前全军只有不到10%的单位配备了计算机。如果强行推行电子化管理,反而会增加基层负担...
她条理清晰的陈述让专家们频频点头。
讨论结束后,技术大校对王政委说:老王,你们这个学员不得了啊!既有理论高度,又了解基层实际。毕业后一定要推荐到军区来工作!
这话被门外的杨雪听见,她手中的茶杯差点摔在地上。
当晚,苏茉莉收到了赵振国的回信。信很简短,但字里行间透着骄傲:
...
听说你在培训班表现出色,我很高兴。但记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更加谨慎。
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庆祝。
苏茉莉把信贴在胸口,感受着字里行间的牵挂。她知道,赵振国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却一直在关注着她的每一步成长。
然而,就在她以为一切顺利时,新的风波正在酝酿。
杨雪因为即将被退回原单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她开始四处散播谣言:
苏茉莉能得第一,是因为王政委特别照顾。
她每天晚上都去政委办公室单独辅导...
赵团长要是知道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娶她...
这些恶毒的谣言像毒蛇一样在培训班蔓延。
周晓梅气得要去理论,被苏茉莉拦住:清者自清。现在最重要的是完成修订任务。
她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经常熬夜到凌晨。眼睛熬红了,就用冷水敷一敷;手写字写酸了,就活动活动继续。
这份坚持终于换来回报。在最终评审会上,军区领导特别表扬了修订小组的工作。
尤其是苏茉莉同志,领导拿着她撰写的报告,能够立足实际,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这种精神值得提倡!
结业考核的前一天,王政委再次把苏茉莉叫到办公室。
小苏,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政委给她倒了杯茶,军区办公厅想要人,李院长那边也催着你回去。
苏茉莉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回法院。那里是我的第一个工作岗位,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王政委赞赏地点头:不骄不躁,很好。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保持这份初心。
走出政委办公室,苏茉莉望着训练场上飘扬的红旗,心中充满期待。
明天就是结业考核,然后她就能回到朝思暮想的人身边了。
而此刻的杨雪,正在打包行李。她被勒令提前离队,连参加结业考核的资格都没有。
苏茉莉,我们走着瞧!她狠狠地将一件衣服塞进箱子,我不会让你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