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绿色吉普车驶入军区教导大队大门时,正值上午九点整。苏茉莉透过车窗,看见持枪哨兵挺拔的身姿和训练场上整齐的口号声,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到了。司机帮她取下行李,文书培训班在第三教学楼报到,顺着这条路直走就是。
苏茉莉道谢后,拎着行李走向指示牌方向。道路两旁是整齐的梧桐树,树荫下三三两两走着穿军装的学员。她的便装在这里显得格外醒目。
第三教学楼是一栋三层灰砖建筑,楼前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个学员,大多穿着军装,只有少数几个和她一样穿着便装。一个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的女军官正在点名。
苏茉莉!
她快步上前。
女军官推了推眼镜,在她名字后面打了个勾:宿舍在二楼206,这是课程表和学员证。明天早上六点操场集合,不要迟到。
接过厚厚的课程表,苏茉莉暗暗咋舌。从早晨六点出操到晚上九点自习,排得满满当当。
206宿舍是间八人间,四张上下铺靠墙摆放。她推门进去时,靠窗的下铺已经坐着一个短发女孩,正埋头整理东西。
你好,我是苏茉莉。她主动打招呼。
女孩抬起头,露出一张圆圆的娃娃脸:你好!我叫周晓梅,来自38军后勤部!她热情地指指对面的空铺,这个位置还空着,采光好!
苏茉莉刚把行李放好,门口又进来一个高挑的女生。她穿着崭新的军装,肩章显示是文艺兵,烫着时髦的卷发,与军营氛围格格不入。
哟,都到齐了?女生目光在宿舍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苏茉莉身上,你就是赵振国团长的未婚妻?
苏茉莉愣了一下:你认识我?
王丽娜是我表姐。女生把行李往最后一张空铺一扔,我叫杨雪,文工团的。
周晓梅悄悄对苏茉莉使了个眼色,显然听说过王丽娜的事。
下午是开班仪式。教导大队王政委亲自讲话,这是个四十多岁、面色严肃的军官。苏茉莉注意到,他讲话时目光似乎在她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
在座的各位,有的是部队文书,有的是机关干事,还有的是地方推荐来的优秀青年。王政委声音洪亮,不管你们来自哪里,在这里都要遵守同样的纪律。三个月后,考核不合格的一律退回原单位!
台下响起一阵窃窃私语。苏茉莉握紧了手中的钢笔,她知道,自己没有任何退路。
第一节课是《文书工作规范》,教员是个一丝不苟的老文书。他要求每个人在十分钟内完成一份会议记录的整理。
苏茉莉拿到原始记录时倒吸一口凉气——字迹潦草,涂改众多,还有很多简写符号。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想起在法院工作时刘大姐教过的技巧。
她先快速浏览全文,理清脉络,然后才开始誊写。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她不是胡乱猜测,而是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
时间到!教员敲敲桌子。
收上作业时,教员在苏茉莉桌前停下,拿起她的作业仔细看了看:你是哪个单位来的?
报告教员,我是军事法院的。
教员点点头:做得不错,条理清晰,字迹工整。
坐在后排的杨雪不屑地撇撇嘴。
晚饭时,周晓梅凑到苏茉莉身边:你真厉害!那个记录我看都看不懂,你居然整理得那么好!
苏茉莉笑笑:在法院经常处理这种材料,习惯了。
听说你是农村来的?旁边一个女兵突然问,初中毕业就能进法院,真不简单啊。
这话听着是夸奖,实则暗藏机锋。桌上其他人都停下筷子,看向苏茉莉。
苏茉莉不慌不忙地咽下口中的饭菜:组织上安排我去法院工作,我就要努力做好。学历不代表能力,您说是不是?
女兵被反问得哑口无言,只好低头吃饭。
周晓梅在桌下对苏茉莉竖起大拇指。
晚上自习课是打字训练。培训用的都是老式机械打字机,苏茉莉因为有过基础,很快就上手了。她的手指在键盘上灵活跳动,发出有节奏的声。
显摆什么...杨雪在旁边嘀咕,她显然不熟悉打字机,动作生涩僵硬。
下课铃响后,苏茉莉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向教员请教了几个专业符号的打法。等她收拾好东西走出教室时,发现周晓梅在门口等她。
茉莉,你真要小心杨雪。周晓梅压低声音,我听说她来之前,王丽娜特意找过她。
苏茉莉点点头:谢谢提醒,我会注意的。
回到宿舍,杨雪正在给谁打电话,看见她们进来,慌忙挂断了。
表姐,你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她最后一句说得特别大声,显然是故意说给苏茉莉听的。
临睡前,苏茉莉拿出信纸,就着台灯的光开始写信:
振国,我已经安顿下来了。培训班要求很严格,但我会努力适应。今天学会了几个新的打字技巧,教员还表扬了我...
写到这里,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虽然才分开一天,但她已经开始想他了。
窗外,军营的熄灯号准时响起。苏茉莉小心地把信折好,放在枕头下。
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挑战。但她知道,这三个月将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蜕变。
而对面的床上,杨雪正借着月光,悄悄观察着苏茉莉的一举一动。黑暗中,她的眼神闪烁着不明的光芒。
这场培训,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