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视组结束了在w省为期两个月的工作,悄然撤离。没有盛大的送行,只有一份沉甸甸的巡视情况反馈报告,在省委常委会上由巡视组组长亲自宣读。会场内静得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所有常委都凝神静气,等待着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终极评判”。
反馈报告措辞严谨,既肯定了w省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探索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显着成效,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在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个别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以及优化政治生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关于匿名信反映的情况,报告明确指出“经核查,所反映的示范区申报数据造假、重大项目违规操作等问题,与事实不符”,但同时提醒“对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舆情和误解,应加以重视和引导”。
当念到“林枫同志作为省政府主持日常工作的副省长,在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应对复杂局面中,展现了较强的担当精神和业务能力”时,林枫能感觉到有几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他面色平静,专注地记录着。反馈报告虽然没有对个人做过多评价,但这一句初步结论,无疑是对他这段时间工作的肯定,也是对甚嚣尘上的传言最有力的回应。
散会后,省委书记特意留下林枫,在办公室进行了一次简短谈话。书记的神情比平时温和许多:“林枫同志,巡视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反馈的情况,省委要高度重视,认真整改。特别是对你个人的一些不实反映,组织上是清楚的,你不要有思想包袱。接下来的整改任务很重,省政府这边,你要继续大胆工作,把整改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请书记放心,我一定深刻领会巡视反馈精神,坚决抓好整改落实,绝不影响全省改革发展大局。”林枫郑重表态。他知道,这场风波暂时过去了,但巡视整改是下一场硬仗,而且,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对手,绝不会就此罢休。
回到办公室,林枫并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巡视的“淬火”,虽然证明了他自身的“硬度”,但也暴露了w省发展环境中存在的脆弱环节和潜在风险。他召集秘书长和相关负责人,立即着手研究制定巡视整改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尤其要在规范权力运行、优化营商环境、化解民生痛点等方面拿出硬招实招。
就在林枫全力投入巡视整改工作时,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带来了新的变数。电话是他以前在部里的老领导,现已退居二线的周司长打来的。寒暄过后,老领导语气变得有些严肃:“林枫啊,最近上面在考虑一件事,可能和你有关。有几个区域发展格局需要优化,可能需要一些年富力强、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干部,去更重要的岗位挑重担。我听到风声,你的名字在备选名单里。w省的局面刚稳定,巡视整改也才开始,这个时候变动,有利有弊,你要有思想准备。”
这个消息,让林枫陷入了沉思。更重要的岗位,意味着更大的平台和更重的责任,也意味着要离开刚刚熟悉的w省,离开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的示范区建设,去一个全新的、可能情况更复杂的环境从头开始。而且,在巡视刚结束的这个节点调动,难免会引起一些猜测和解读。
当晚,林枫没有加班,早早回了家。苏晚晴察觉到他眉宇间的思虑,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给他泡了杯安神茶。母亲李秀兰已经睡下。林枫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宁静的夜色,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是留在w省,继续推进未竟的事业,巩固来之不易的局面?还是响应号召,去迎接一个未知的、可能更具挑战的使命?
他想起了父亲林为民一生扎根基层的坚守,也想起了自己从黑石峪一路走来的历程。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淬炼;每一次转折,都意味着新的担当。个人的进退得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哪个位置上能为国家、为百姓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几天后,省委书记再次找林枫谈话,内容印证了周司长的消息。中央确实在考虑调整几个重要省份的班子,w省由于示范区获批和巡视刚结束,情况特殊,林枫是去是留,上面会综合考虑,但也需要听取他个人的想法。
林枫没有立即回答,他请求给他一点时间考虑。他需要权衡的,不仅是个人前途,更是事业全局。
他利用周末时间,独自驱车去了黑石峪。站在父亲当年奋斗过的水库大坝上,看着青山绿水和远处焕然一新的村庄,他心中渐渐明朗。个人的岗位可以变动,但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变;挑战的环境可以不同,但实干担当的本色不能丢。
回到省城,他给省委书记和中央相关领导正式回复: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无论留在w省继续攻坚克难,还是奔赴新的岗位开创新局,他都将竭尽全力,不负重托。
做出决定后,林枫内心反而变得异常平静。他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狠抓巡视整改,推进示范区建设,仿佛一切如常。但他知道,下一次淬炼,或许很快就要到来。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