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州的秋意带着肃杀,城外官道上尘土飞扬,八千梁山步骑列成三阵,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替天行道”的杏黄旗格外刺目。
宋江立马阵前,玄色披风扫过马腹,望着城头高悬的“高”字大旗,眉头微蹙却语气坚定:“高唐州苛政害民,我等今日便替天行道,诛此奸贼!”
身后,吴用轻摇羽扇,低声道:“哥哥放心,柴大官人送来的粮草已入后营,高唐州布防图也标注分,高廉虽掌州兵五千,却分守四门,西门最为薄弱,且护城河窄浅,正是突破口。”
此事的由头,说来简单却也沉重。几天之前,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舅殷天锡倚仗高廉的势力,强夺了柴进的族叔柴皇城的庄园,柴家虽有丹书铁券护身,却架不住高俅在朝中势大。
柴进收到消息的时候,柴皇城已经被殷天锡殴打致死。愤怒的柴进当天就赶到了博州,和柴承乾说明了情况。并且告诉柴承乾一定要给自己的叔父报仇。
柴承乾知道现在柴家还在潜伏,明里不能与朝廷硬抗,就算上书告状,自己也没法扳倒高俅。于是和柴进商议以后,决定让李助星夜奔梁山求援,许诺以粮草和高唐州兵马防守布防情报为代价,请梁山出兵除贼。
而此时的宋江,虽然在曾头市的战役中他并没有斩史文恭,却因为卢俊义无心和他争夺,再加上弟兄们多念其“仁厚”,还是稳坐了寨主之位。
而稳坐债主的他,也正需借一场胜仗立威,更想借此结交柴家这等勋贵,当即让卢俊义留守山寨练兵,自己点兵八千,以林冲、秦明为先锋,亲自率军杀奔高唐州。
而这一次的林冲,是自己亲自请战的,以林冲和高俅的仇恨,当听说高唐州的知府是高俅的族弟的时候,他根本不管宋江为人如何,也要坚持出任先锋。
半月以后,梁上大军已经靠近了高唐州,而因为有柴承乾提供的情报,加上柴承乾私下安排二龙山和黄门山扫荡了高唐州的探子,梁山大军在完全没有遇到阻挡的情况下就到达了高唐州的城下。
“咚——咚——咚——” 三通战鼓擂响,梁山军阵中冲出一队刀牌手,推着十架云梯直奔西门。城头守兵见状慌乱,高廉披甲立于城楼,厉声喝骂:“反贼敢尔!弓弩手,放箭!”
箭矢如蝗般射下,梁山刀牌手举盾格挡,却仍有几人中箭倒地。秦明怒喝一声,拍马挺枪直冲城下:“贼官休狂!秦明在此!” 他身后的重甲步兵扛着撞城锤,顶着箭雨猛砸城门,“哐当”声震得城墙微微发颤。
“林教头,该对我动手了。” 吴用对林冲示意。林冲颔首,拨转马头至侧翼,身后五百轻骑早已备好火箭。他挽弓搭箭,一箭射断城头吊桥绳索,大喝:“放火箭,烧他们的箭楼!”
数百支火箭呼啸升空,精准命中西门箭楼,干燥的木楼瞬间燃起大火,浓烟滚滚呛得守兵睁不开眼。趁此时机,秦明率撞城锤队猛力一撞,“轰隆”一声巨响,西门城门应声而裂。
“杀进去!” 宋江拔剑直指城头。梁山步兵如潮水般涌入城门,与守兵展开巷战。高廉见状大惊,亲率州衙亲兵从南门驰援,却刚转过街角,就被迎面而来的林冲截住。
“高廉匹夫,你纵容亲人为祸一方,不但强占民产,更是草菅人命,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林冲看到高廉,丈八蛇矛一抖,咬牙切齿的就冲了上去,长矛直取高廉咽喉。
高廉虽也学过些武艺,却哪里是愤怒的林冲对手,勉强格挡两招,便被矛尖挑飞头盔,高廉自知不是林冲对手,转身拔马就逃。
“想走?” 林冲此时眼中冒火,策马急追,矛尖如影随形。还好有亲兵舍命相助,高廉才勉强逃过林冲的追杀。
此时,秦明已肃清西门守兵,率军从后包抄而来,高廉的亲兵被两面夹击,瞬间溃散。高廉慌不择路,竟奔往柴皇城庄园方向。此时柴家庄园墙头上,时迁正冷冷注视着这一切,身旁的手下声道:“头领,这梁山军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高廉逃到庄园下方,柴家状元大门早被时迁的情报小队关闭。回身欲战,却被林冲赶上,一矛刺穿肩胛,翻身落马 。他挣扎着抬头,望着围上来的梁山弟兄,嘶吼道:“我乃是朝廷命官,你们难道要杀官造反?”
林冲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朗声道:“你强夺民产,残害百姓,已违国法天理。我梁山替天行道,斩的就是你这等奸贼!”
高廉大声说道:“我族兄是太尉高俅,你们敢杀我?我兄长一定会带领朝廷大军前来围剿你们!”
这话不说还好,听到高俅二字,林冲的怒火更盛,他手起矛落,对准了高廉胸口就是一枪,高廉惨叫一声,当场毙命。
杀了高廉之后,梁上的人迅速就控制住了高唐州。杀害柴皇城凶手殷天锡和高廉的家人都被梁山众人抓了起来。准备明日当着全城公审。
第二日,宋江在府衙门前,当着高唐州的百姓公审了高廉的家人和殷天锡,随着民众们一点点说出高廉家人的罪名,林冲亲自动手,把高廉家人中有罪之人全部斩杀在了府衙门口。
然后,宋江又打开了州衙府库,除了梁山带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的粮食和财物,都被分给了高唐州的百姓,这行为也让梁上的名号一夜之间响彻了高唐州。
夕阳下,高唐州的炊烟重新升起,只是城头的“高”字旗已被“宋”字旗取代。宋江立在城楼上,望着麾下弟兄收拾战场,心中暗道:此战既报了柴家之恩,又扬了梁山威名,看来这寨主之位,只会坐得更稳了。
梁上在高唐州“替天行道”整个事件中,柴承乾虽未露面,却让李助送出黄金百两、绸缎千匹,谢梁山“除害之恩”。宋江收下礼物,也让李助带话给了柴承乾,但凡柴知府有事,只需派人前来,梁山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