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做黑糖珍珠的经验,孟琦接下来再做芋圆的时候便熟练了许多。
如此一个月以后,该准备的东西均已准备完毕,家中的下人也被培训的差不多,该招的小二与帮工也招好了,孟琦的饮子铺便可正式营业了。
只是在营业前,还需得给这铺子想个好名字。
于是孟琛便和齐元修打了起来。
孟琛这些日子里手臂已然好全了,于是齐元修也不再让着孟琛,为了争抢这个给铺子起名的机会,两个人打得滚到了一处。
齐元修嘴里念着:“阿琦刚摆小摊的时候便答应了以后开铺子要由我起名!”
说着便一拳挥了过去。
孟琛咬着牙道:“我妹妹的铺子,自然是要由我起名!”
当下也不甘示弱,一只脚狠狠地踹了过去。
留下两人的书童站在原地手足无措面面相觑,看着滚作一团的两人不知道该拉哪个好。
孟琦气得够呛,万分后悔今日过来让二人帮着想名字的决定,看着纠缠在一处的两人,孟琦一跺脚,跑去找老爷子了。
两人此时犹还打得难分难舍,浑然不觉自己的死期将至。
老爷子火速赶到,看着扭打在一处的二人也懒得分清楚谁是谁,拿着手上的戒尺劈头盖脸地便冲着二人招呼了过去,两人终于回过神来,纷纷抱头鼠窜。
孟琦在一旁看着热闹,感叹老爷子真是老当益壮。
于是,理所应当地,这给孟琦的铺子起名的差事便落在了老爷子的头上。
可谓是“两小子相争,老爷子得利”了。
老爷子思忖半晌,最后在与老太太商量下,起了个“萃香饮庐”的名字来。
于是过了几日,孟琦的萃香饮庐便开了起来。
众人们天天路过那茶楼,却不知它竟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换了芯子。
直到这天,孟琦雇了个舞狮队,一时间这敲锣打鼓的动静,惹得人们纷纷起了几分好奇的心思,这才发现这茶楼不知道什么时候换了人。
老太太拉着专门请了假的苏氏立在门边,而孟琛和齐元修之前笼络的宣传小分队也被二人都叫了过来,众人这才知道孟家小掌柜的家中竟又开了铺子。
众人抬头一瞧,只见上头挂着个“萃香饮庐”的牌匾,那牌匾的一旁,则又是一个熟悉的“孟”字旗。
嚯,竟开了饮子铺了。
只是这饮子倒与之前的小食不同,虽然那孟家小摊的小食做得不错,但谁也没尝过她家的饮子呀,因此虽然观望的人挺多,可真正走进去的人却不多。
见状孟琦也不着急,到了晚间她摆摊的时候,周围的孩子们便大声地吆喝了起来:“凡是在孟家小摊消费了的,仅需三文钱便可换购‘萃香饮庐’原价五文的绿豆沙和酸梅汤嘞!”
这几日的天气闷热非常,寻到孟琦这小摊上吃凉皮和鸡爪的,多是那怕热懒得开灶的,这会鸡爪和凉皮下肚,过瘾是过瘾了,可身上免不了再出一身汗,总觉得不甚爽利,也想来两口喝的润润嗓子了。
巷口的赵大娘自从那日被隔壁的小媳妇李氏拉着来孟琦这里吃了鸡爪后,竟是每隔几日都要去吃一次,后面孟琦又新上了凉皮之后,那更是不得了了,只要出来吃饭,十次里倒有八次都是来孟琦这小摊上吃的。
这日她照旧来了孟琦这小摊上,刚点了一份凉皮吃了一半,便听见这些孩子吆喝着,心下便有些动心,思忖着一会儿吃完了定要去那饮子铺坐上一坐。
正思忖间,便听那些孩子们的话变了变:“在孟家小摊吃饭的,这会买了绿豆沙或酸梅汤还可以直接送到座位上。”
那还犹豫什么?
赵大娘吃了一半,正是口渴的时候,当即便拉住了一个小孩,要了一份绿豆沙来。
那小孩愉快地应了一声,便跑去萃香饮庐给赵大娘要了一份,不一会儿,便见一个打扮利落的大婶将那份酸梅汤端了过来。
赵大娘正巧被辣得直吸气,忙接过勺子喝了一口,便被这绿豆沙惊住了。
这绿豆沙一尝便是炖足了时辰的,入口沙绵,几乎见不到一个完整的豆形。
而这些还是其次,毕竟自家只要炖足了时辰自然也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只是除此之外,这绿豆沙中还有些洁白浑圆的小圆子,咬进嘴里多了几分趣味和口感。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属于陈皮和桂花的独特香气,几种味道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很是清润可口,又冰冰凉凉,极大的安慰了刚刚被辣到的赵大娘。
就这样,她喝了一口又一口,等到凉皮吃完的时候,手边这碗绿豆沙也见了底。
感觉自己尚还有些意犹未尽,赵大娘犹豫了一下,抬脚走进了那萃香饮庐。
那绿豆沙才三文钱一碗,即使是原价,也不过五文,料想里头的东西应是不太贵的,自己应该负担得起。
便进去看看吧,若是太贵了,自己再出来便好,实在不行,便再买碗酸梅汤。
抱着这样的想法,赵大娘终于走进了那萃香饮庐。
刚到门口,便有小厮将赵大娘迎了进去,赵大娘有些受宠若惊,正想退后,却见一个小厮已经掀起了那厚重的门帘,一股凉气扑面而来,让赵大娘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
一进门,见赵大娘是个女子,便换了一个姑娘热情地迎了上去,将赵大娘带到了一个小几前坐下,递给她一张菜单,又殷切地问她想要点些什么。
感受着这与外头截然不同的温度,赵大娘已经舒适的眯起了眼,闻着空气里好闻的香气,她有些好奇:“这是什么味?怎么这般香?”
那姑娘笑了起来:“您可真是好品味,这可是我们这里独有的一种饮子的味道,分别为‘沁香冷露’和‘沁香冷茶’,一种加了茶的,一种不加茶的,您看您要哪种?”
啊,还有加了茶的啊。
赵大娘认得的字不多,因此即使是拿了菜单也不知道那姑娘说的是哪一道,好在这菜单上有图,由那姑娘指给她看了。
竟要十三文,都快顶她一顿饭钱了。
再看看那不加茶的,倒是便宜一些,只要十文。
赵大娘犹豫片刻,有心想点那酸梅汤,可店内的香气一个劲地往她鼻子里钻,最后她终于咬咬牙,选了那不加茶汤的“沁香冷露”。
她倒要看看那么香的东西是个什么滋味。
柠檬水装进壶中端了上来,那姑娘还特意提醒她,那壶里剩下的果片可千万不要吃。
赵大娘点点头,先有些陶醉地吸了一口气,这才睁开眼仔细打量那“沁香冷露”。
里头的东西很简单,只一些汤汁和几片水果。
只见那汤汁清澈中略微带了些白,那水果则被切成了片状,瞧着倒与橘子类似,只外皮和果肉的颜色都浅淡许多,赵大娘凑上去一嗅,便发现是此物散发出的香气,便饶有兴趣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一入口便是那与众不同的清香,让赵大娘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再接下来是清新的酸,配着清淡的甜席卷而来,扫去了赵大娘身上所剩不多的暑气。
赵大娘一个人悠哉游哉地喝完了一壶,看着壶中剩下的柠檬,她犹豫了片刻,还是将它拈起来吃了。
噫!
赵大娘被酸得打了个激灵。
这玩意儿也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