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没过两分钟,里面就传来了脚步声,门“吱呀”一声被从里面拉开。
倪如海出现在门口,头发乱蓬蓬地翘着,身上穿着睡衣,眼睛还有些惺忪,显然是刚从床上爬起来。他看到门口的张英英和宋和平,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掠过一丝慌乱和羞涩,赶紧一边把院门完全推开,一边下意识用手抓了抓乱七八糟的头发:
“大哥,姐,你们这么早就来了。快,快请进。”
张英英见他这模样,连忙摆手:“小倪,我就不进去了,还得赶着去厂里点卯,再晚该迟到了。”
她侧身将宋和平让到前面,对倪如海介绍道,“这就是我家那口子,宋和平。”
又转头对宋和平说,“和平,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小倪,倪如海。等会儿你就跟着他去厂里办手续就行,他也在绒布厂上班,以后你们互相也有个照应。”
匆匆交代完,张英英便不再耽搁,对两人点了点头:“那我就先走了啊!”说完,利落地骑上自行车,身影很快消失在街口。
院门口,顿时只剩下两个初次正式见面的男人。
宋和平穿着朴素的工装,身形挺拔,脸上带着些拘谨和感激,倪如海则顶着鸡窝头,穿着睡衣,脸上还带着刚醒的懵懂和尴尬。
两人面面相觑,气氛一时有些微妙的安静。
还是倪如海先反应过来,赶紧侧身让开:“大哥,外面凉,快进屋坐,我这就去换身衣服,很快!”
“不急不急,”宋和平见倪如海一脸匆忙,赶忙说道,语气里带着歉意,“是我们来太早了。英英她担心我认不得路,想着上班前顺道把我捎过来,真是对不住,这么早打扰你休息。”
倪如海连连摆手:“大哥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哪里话,要不是英英姐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我早就完了,这点小事算什么打扰?”
他语气诚恳,带着发自内心的感激,又看向宋和平,关切地问,“和平哥,你吃早饭了吗?”
“吃了吃了,在家吃过了才出来的。”宋和平连忙点头。
“那行,您稍坐,我马上就好!”倪如海说着,便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洗漱间。
只听里面一阵哗啦啦的水声,不过五六分钟,他就换上了一身干净的中山装,头发也用水稍微抹平了些,虽然眼底还带着点没睡够的痕迹,但整个人已经精神了不少。
他压根没顾上自己做早饭,抓起一个帆布包就对宋和平说:“和平哥,咱们走吧。”
两人出了门,走到公交站附近时,正好路过一家刚开门的国营饭店,门口的大蒸笼正冒着腾腾热气。倪如海快步走过去:“同志,买五个肉包子。”
他付了钱和粮票,用油纸包好热乎乎的包子,转身就很自然地递给宋和平两个:“和平哥,再垫吧点?”
宋和平赶紧推拒:“不用不用,我真吃过了,饱着呢。”
倪如海见他不是客气,便也没再坚持,笑道:“那我可不客气了,早上起来还真饿了。”
他一边等着公交车,一边就着清晨微凉的空气,三下五除二地把五个大肉包子全吃了下去,身体恢复后,胃口也跟着恢复了。
吃完包子,公交车也正好来了。
两人上了车,倪如海熟门熟路地买了票,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公交车晃晃悠悠地在绒布厂大门附近的车站停下。
倪如海显然对这里很熟悉,领着宋和平径直朝厂里走去。
厂区的规模虽不及钢铁总厂那般宏大,但也是机器轰鸣,人来人往,自有一番热闹景象。
倪如海带着宋和平熟门熟路地走进一栋三层办公楼,上了二楼,来到挂着人事科牌子的办公室门口。
这时离正式上班时间还有一会儿,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同志,正一边小口吃着包子,一边对着桌上一面小圆镜整理额前的刘海。
“李梅姐,早啊!”倪如海笑着打招呼,声音爽朗。
那叫李梅的女同志闻声抬起头,看见是倪如海,脸上立刻露出熟络的笑容:“哟,如海啊,今儿个怎么有空跑厂里来了?身体好些了吗?”她关切地打量着倪如海,显然知道他之前病重的事。
“好多了,劳李梅姐惦记。”倪如海笑着应道,目光扫过她桌上的包子,“这吃着呢?彭叔……彭科长还没来?”
李梅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又瞅了瞅倪如海身后站着的面容憨厚却带着些拘谨的宋和平,心里明白了七八分,便爽快地说:“彭科长一般卡着点来,就这会儿功夫了。你要是急,手续我先给你办着,也一样。”她在这岗位多年,这点便利还是能行的。
倪如海闻言,脸上笑容更盛:“那敢情好,太谢谢李梅姐了。”
他边说边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掏出两封介绍信,递了过去,“我和这位宋和平同志一起入职,这是彭科长开的介绍信。”
李梅接过信,看了一眼落款处彭建安的签名和公章,确认无误。
她快速吃完最后一口包子,擦了擦手,拿出两份空白的职工登记表递给宋和平和倪如海:“喏,先把这表填了。姓名、年龄、家庭住址、成分都写清楚啊。”
宋和平连忙接过表格和倪如海递来的钢笔,找了个空位坐下,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填写起来。
他字写得不好看,但每一个格子都填得一丝不苟。
倪如海则写得快些,填好后便站在一旁,偶尔低声给宋和平指点一下表格上的项目。
李梅一边整理着其他文件,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宋和平。
见他态度认真,模样也老实,心里初步有了个好印象。
等到两人都填好表,她核对了一遍基本信息,又查看了宋和平的户籍证明,便拿出章,“砰砰”两声,在两份崭新的工作证和入职材料上盖了章。
“成了!”李梅将属于宋和平的那份材料递给他,笑着对倪如海说,“如海,你带宋同志去仓库领劳保用品吧,然后直接去维修车间找赵师傅报到就行,赵师傅那边,彭科长肯定早就打过招呼了。”
“哎,好!谢谢李梅姐!”倪如海高兴地应道。
宋和平也连忙站起身,双手接过那薄薄却分量千钧的几张纸,对着李梅郑重地说了声:“谢谢李梅同志。”
走出人事科办公室,宋和平看着手里盖着红印的工作证和表格,又看了看身边笑容满面的倪如海,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彻底松弛下来,一股踏实的热流涌遍全身。
从今天起,他宋和平,就是沪市绒布厂的一名正式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