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司徒羽的官职是太子舍人,远的豫章不说,就说刚刚,司徒羽还应和了崔正平,作了一首文学成就极高的七律,对陈珏进行围剿。
而只是一转身的时间,司徒羽便转而支持陈珏,对抗世家,其中的转变,让一些脑子转得慢的人都没有回过神来。
当然,在场的众人都不是凡人,大家立刻就反应过来,这是刘承渊在表达自己的态度,明确的告知崔正平,你们越界了。
刘永昌不留痕迹的瞥了一眼身旁的刘承渊,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太子虽然比较偏向世家,但是更多的是要借助世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对其中的轻重还是能够分得清的,知道皇权与世家天然便是对立的,而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华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多少长在深宫之中的皇帝,终其一生都没有能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最终被世家玩弄于股掌之中。
崔正平面色一凛,陶令溏干净利落的退后一步,将崔正平护在身前,表明一切以崔家为主,这一举动,让崔正平嘴角一抽。
看到崔陶两家人安静下来,刘永昌缓缓开口:“玉修,不知道你有何想法?”
刘永昌的话,也象征着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华国到底是皇权社会,如今又是在京都禁宫,哪怕是地方世家的权利再大,在这里也不能够违抗皇命,只要陈珏说两句场面话,北境冠冕的名号就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此刻,保和殿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陈珏的身上,或者说,通过网络,整个华国的目光都聚焦在陈珏身上,来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幕。
环顾了一圈众人,陈珏想了想,缓步来到了书桌前,再次拿起了笔。
不待众人反应过来,一连串奔放的字符跃然纸上,却是不同于刚刚的行书,而是陈珏赖以成名的瘦金体。
瘦金体自在陈珏手中问世之后,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凭借其挺拔险峻,铁画银钩,极具情感张力的意境与极难的笔法而受到众人的追捧,这种初看类似江湖体的新奇字体,灵动爽利,天骨遒美,重其意而不重其形,好似适合各人发挥各自的特长,很好驾驭,但是在大家初窥门径之后却发现,这种书法对于笔法的要求极高,如逆锋起笔、顿笔出锋,又如中宫收紧,险中求稳,亦或者雅而不俗,劲而不野,总之需书者具备深厚功底,否则易显生硬,反而削弱诗意的传达,那种既要打破传统,又要合乎法度的书法,似乎暂时只有陈珏一人悟其精髓。
似乎这种书法看起来十分美好,又有十分广阔的拓展前景,真正入门之后,才发现瘦金体已经在陈珏手中进化到完全体了,任何的创新都显得格格不入画蛇添足。
陈珏出道的时间不长,流传在外的瘦金体字帖更是稀少,此刻骤然看到这种如屈铁断金,瘦挺爽利、锋如兰竹的灵秀笔法,所有人都被紧紧地吸引了视线,甚至都忘记了具体看陈珏写的是什么诗,大家都被这一个个灵动的字迹所吸引。
【这就是传说中的瘦金体吗?笔锋如刀刻入纸,每一笔都透着「铁画银钩」的狠劲,却又灵动得像要飞起来!陈珏简直把字写活了!】
【之前以为瘦金体是江湖体,现在才懂什么叫「天骨遒美」!逆锋起笔的顿挫、中宫收紧的险峻,连牵丝映带都带着贵气,绝了!奇怪,陈珏明明出身清白,怎么就能写出这种字体?】
【这你就不懂了吧,单单在文学方面,整个华国现在哪里有人能够与陈珏相提并论,换一种说法,是不是陈珏就是文坛之中的帝王?既然是帝王,有些贵气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兄弟,这对吗?】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果然,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话说你们关注的重点是不是错了,现在不是应当注意陈珏写的到底是什么吗?】
【写什么?不重要,北境冠冕这称号才重要,看如今的形势,无论陈珏些什么这个称号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话是这么说,不过.......我嘞个逗,这是什么!】
【这是,词?还是诗?这是什么格式?】
只见行云流水的手机体之下,说话间一首诗已经成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随着陈珏手中的笔落下,最后一个字成型,整个保和殿之中寂静无声,而官方的各个直播间之中,则是满屏的【?】
【这是诗吗?怎么好像格律不太对,但是这种朗朗上口的感觉,简直让人过目不忘。】
【这神奇,明明是第一次看到这首诗,但是我好像记得八九不离十了。】
【对,起码最开始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和之后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两句我是记住了。】
【话说,这是什么意思,这首诗好像是在说自己怀才不遇啊,明明刚刚陛下金口玉言,封了陈珏北境冠冕,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有d大的能解释解释吗?】
【别说话,我总感觉没那么简单,虽然你说的不错,但是我看整首诗那种跌宕起伏的感情,慷慨豪迈的情怀还是能够读懂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哎,这句诗,真是太孤寂了,简直与陈珏之前的《爱莲说》相互应和,众人都说那朵莲花的高洁,但是谁知道他立于淤泥之中的无奈呢?那种清醒却无力改变,简直让人绝望。】
【总之我觉得这首诗没有那么简单,不过大家不要急,这是大经筵,这么多文坛泰斗,很快就有人能够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