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陈珏便待在了坐隐庐,开始思考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横渠四句,包罗万象,每一句都能拓展成单独的一门学科,可以引申至社会的方方面面,涉猎之广,举世罕见。
自己先要从哪一步开始着手,实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陈珏清楚的明白,自己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与学识来写文章的。
自己现如今能够做到的,就是先搬运文章,然后再经过不断的学习,争取最后能够总结出自己的思想认知,真正的做到自己的原创作品。
说来简单,实现起来何其艰难。
历史上能人无数,每一朝每一代甚至是每一地,都有无数精英,最终能够在青史留下姓名者,不过寥寥几人罢了。
能够留下他们的思想理论的,更是天才中的天才,普通人穷其一生,甚至是穷其十生,怕是也难达到万一。
总之,现在摆在陈珏面前的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险峰。
要去攀登吗?
陈珏犹豫不决。
如果是选择诗词歌赋,凭借前世的积累,自己可能轻易就会成为这个时代,甚至是整个华国历史上最出众的诗人。
但是文章,自己还真是没有信心。
毕竟诗词歌赋,哪怕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甚至是针砭时弊,但是也终究是供人娱乐,抒发情感的东西。
但是着书立说便不同了,这里面寄托的是治国安邦的要政,是树立民族精神理念的结晶,是治国救民的良方。
甚至,代表的是党争。
而这也是陈珏犹豫的地方。
逍遥的谪仙,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
要去做吗?
躺在床上,陈珏依旧在沉思。
这个世界,虽然来的时间并不长,历史也十分相似,但是陈珏总是感觉有些不对的地方。
说不出来,但是看到许多事情就是打心眼里感觉不舒服。
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对于新人生的不适应。
但是后来,陈珏隐隐感觉到,这可能是三观不同造成的。
其中的关键点,已经大约有了方向,但是还是不能确定。
“再走走,再看看,再做决定。”
陈珏睁开眼睛,此时窗外已经天光大亮,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射进卧室,丁达尔效应的光柱显露出丝丝纤细的灰尘,在空中飘飞,就像是刚刚陈珏抓住的思绪。
“收拾的再干净的房间,也是有灰尘存在的啊。”
陈珏若有所思。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想到这里,陈珏终于下定决心。
此次青城之行之后,自己便亲自去看看这个华国的万里河山。
不同于最初想要扬名,自己这次是真的亲眼看看这个世界,是否需要自己去做些什么。
这么一想,陈珏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虽然前路艰险,甚至看不到尽头,但是陈珏清晰的记得在前世听到的最后一句,也是最喜欢的一句醒世名言。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陈大哥,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早?”
自从提出天民论之后,陈珏便有些心神不宁,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都不知道发生生了什么。
最后还是李儒云,这些年修身养性,深谙儒道,看出来陈珏这是陷入了业障。
说罢了,就是对自己的前路感到了迷茫。
看破,表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看不破,便有可能被执念所困。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最常见的解决方法,便是寻求引导,让修行高深的法师禅师开导,指点迷津。
不过这一条路被李儒云给pass了,用他的话来说,整个青城山,水平比自己还高的禅师,不多。
自己都不敢去开导陈珏,怕一个不小心被此刻的状态不稳的陈珏给引入歧途。
用他的话来说,越是天才的人物,经历的业障也更恐怖。
如果修行境界不够,轻易踏入怕是自身难保。
毕竟这个时候,正是这类天才人物思想最为活跃,各种理念意识激烈交锋的时刻,谁也不知道这个时候陈珏的脑袋里是什么奇思妙想,自己已经这个岁数了,可是不敢轻易涉足。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而且一旦经过他人开导,今后这个人的认知难免会留下别人的影子,这对于天才来说,是最不可接受的。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道。
如果由他人指导,原本一个能够开宗立派的宗师,最后的成就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最重要的是,他是打心底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开导陈珏。
无论是思想境界,还是天资学识,自己只不过是知识的积累比陈珏多了一些罢了,对于天才来说,这是最好弥补的差距。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但是又有谁知道,真正的天才,最重要的就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感?
这百分之一的灵感,代表着陷入迷茫时引路的方向,代表陷入困境破壁的锚点。
听了李儒云的说法,众人虽然听得云里雾里的,但是都明白了陈珏这是陷入了顿悟的状态,能够靠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因此看着这几日日渐憔悴的陈珏,众人也只能佯装无事,为陈珏提供最好的待遇之外,除了担心别无他法。
谁也不知道这种状态能够持续多久。
所幸,今天一大早,众人就敏锐的发现,陈珏的精神状态,已经完全不同了。
不同于这些天的憔悴,甚至不同于最开始如同遗世独立谪仙一般的慵懒。
陈珏此刻的状态,如同一柄出鞘的宝剑。
简简单单的站在那里,整个人就给人一股昂扬向上,百折不挠,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气势。
仿佛此刻任何的困难,任何的言论都不能改变他的心智。
“成了!”
坐在桌边,正在吃早餐的李儒云眼前一亮,神色狂喜。
今后无论陈珏最后的路会走向何方,但是终究会在整个大华国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自己的机会。
这也是整个李家的机会。
虽然之前就有过这种猜测,但是李儒云也没有想过,短短几天的时间,陈珏就能够从这业障之中突破出来。
就是不知道,陈珏找到的道,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