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儒云的称呼,冯瑶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同时又兴致勃勃起来。
事情,好像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
“当不得,当不得。”
陈珏慌忙闪避,可是不敢受李儒云这一礼。
“当得起,你能说出这四句话,便当得起这一礼。”
不光是李儒云,李儒枚与李儒柯同样行了一个弟子礼。
“这......”
陈珏避无可避,只能结结实实的受了这一礼。
“陈先生放心,这一礼不光是我们拜的,更是代华国齐纳千千万万的儒家子弟拜的。”
陈珏自然知道,这横渠四句对于任何一个儒家子弟的杀伤力,这是儒家子弟从古至今的最高行动纲领与理想追求,具有统领甚至本源的地位和作用,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看到这四句话五不会被其中蕴含的寓意所震撼,并且一次奉为毕生的信条。
“呼。”
终于平复了心情,李儒云长舒了一口气,拉着陈珏的手回到了座位上,强行将陈珏给按到了主位上,李儒枚等人没有任何的不满。
“看到你,我就知道,我们华国的未来是光明的。”
终于,李儒云颤抖的说着,眼中充满了欣慰,看着陈珏的目光也是越发满意起来。
“老三,我就说陈珏这孩子行吧。”
李儒柯能够被称为诗宗,眼光自然是在线的,自然知道这四句话对于整个华国的意义,这是不亚于学派纲领的东西,是一个文明最最核心的灵魂所在,短短一句话,便能够增强不知道多少的文明底蕴。
“和你有什么关系。”
听到李儒柯的话,李儒云毫不留情,人家陈珏有才学,我又不是老眼昏花,还用得着你在哪里聒噪。
“你......”
看到两人又要吵起来,李儒枚拿出了当大哥的样子。
“行了,现在哪里是吵架的时候。”
听到李儒枚发话,两人尽皆噤声。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完善陈先生所提出的这四句话,将这一思想真正的拓展出去,为普罗大众所接受。”
作为文宗,李儒枚对于这四句话的贡献是最为敏锐的,因此立刻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哥,我倒是认为,这四句话已经将所有的一切说尽了,实在是没有什么拓展的必要。”
沉思片刻,李儒柯说了自己的意见。
对于一名诗人,平常写作都是需要高度凝练,自然是能够品出其中之妙,四句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天衣无缝,已经达到了一字不可删的地步。
“这次我认为二哥说得对,陈先生所提出的观点,不同于以往别人提出的理论,通俗易懂,立意明确,丝毫不会被曲解,实在是没有什么增添的必要了。”
“虽然我也认为画蛇添足的事情不需要,但是我认为还是要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结合现如今的实际情况加以解释,毕竟其中蕴含的意义博大精深,许多人怕是不能尽皆体会。”
李儒枚想了想,还是说了自己的观点。
“我想还是应当做一个简单的注解,陈先生您认为呢?”
说完,李儒枚激动的看着陈珏,毕竟,能够注解这四句话,不是任谁都有资格的。
“李老的意见我也是赞同的。”
陈珏点了点头,虽然两界的思想是相同的,但是前世还讲究与时俱进呢,思想融合难免有水土不服的地方,这个时候本土化就十分重要了。
这不仅仅是这一次对于这四句话的注解,更是今后自己所要注意到的事情。
前世的先贤留下了如此多思想文化上的瑰宝,各种理论相互碰撞,才最终汇聚组成了华夏璀璨的文化,其中很多观点难免相左,甚至不少人的思想还是相互敌对的,思想学派之间的争伐甚至比真正的战争来的残酷。
听到陈珏赞同自己的观点,李儒枚激动莫名,觉得自己的一生经历,都没有如今有意义。
年逾古稀,才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不幸,同时也是莫大的荣幸。
不幸的是,自己时日无多,才听到大道真言,人生之前的大好时光都被荒废了。
幸运的是,自己还有时间,如今能行到大道,是真真切切没有辜负毕生的所学。
一时间,李儒枚悲喜交加,情难自已。
李逸雅与冯不平担忧的看着李儒枚,陈珏也同样如此,人在大悲大喜之下,难免心神动荡,如果李老的身体出了问题,那自己可就难辞其咎了。
所以,李儒枚平日里的养气功夫着实不凡,很快便平复了下来。
“陈先生,不知道您能否讲一讲这四句话之间的联系,如果我若是拆解的话,难免才疏学浅,怕是曲解了其中的意义。”
李儒枚此刻毫无文坛宗师的风度,就像是一名后学末进的学生,恭敬的站在陈珏身旁,俯首帖耳,聆听师傅的教导。
“李老不必如此。”
陈珏说了一句,但是看到李儒枚坚定的神情,便放弃了。
这是一名真正的儒家子弟,对于知识甚至可以达到虔诚的程度,凭自己如今的境界,又有什么资格评价呢?
自己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罢了。
“那我就简单的说一说我的理解吧,如果有不对或者不妥的地方,咱们也相互佐证一番。”
“好,好。”
看到冯不平快速掏出纸笔,准备记录,全程录像的冯瑶一阵鄙视。
而这个时候发现冯瑶举动的李逸雅,恍然大悟一般的掏出了手机,开始了记录。
“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人的心也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为生民立命”,实即为“民吾同胞”来“立命”,其立命在于教,“修道之谓教”,此之谓也”
听到陈珏的讲述,李儒枚李儒云如听仙言,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