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汇合与情报同步后,团队没有片刻停歇,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迅速投入了新的运转。悲伤与疲惫被强行压下,转化为近乎冷酷的效率。他们深知,“缓冲期”的每一秒都弥足珍贵。
根据林默和小七提供的坐标,一支由苏婉、林默、小七、杰克以及一支精锐侦察小队组成的队伍,迅速前往那个据说出现了“自然共生生态圈”的区域。秦风则与阿雅、克罗宁留守补给点,负责整合资源、加强防御,并利用杰克留下的分析程序,持续监控全球能量波动,尤其是对博士残势可能藏匿的几个重点区域进行高强度扫描。
玛莎选择留下,她需要时间处理自己的情绪,也更适合协助秦风管理日渐增多的伤员和后勤事务。分别时,她只是默默地为即将出发的队友检查了装备,用力抱了抱苏婉和小七,一切尽在不言中。
目的地距离补给点约两日车程。越是靠近那片区域,环境的变化就越是明显。不再是纯粹的死寂与荒芜,冰封的废土上开始出现零星的、顽强的绿色。那并非旧时代的植物,而是形态发生了奇异变化的苔藓、地衣,甚至是一些低矮的、枝干扭曲却蕴含着生机的灌木。
“辐射指数下降,空气中有微弱的、未知的生命孢子信号…环境参数正在趋于某种…诡异的稳定。”杰克不断报告着探测数据,语气中充满了惊奇。
小七趴在车窗边,脸颊几乎贴在冰冷的玻璃上,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外面。她轻声说:“这里的‘声音’…不一样了。混乱的尖叫少了很多,多了很多…细微的、像是种子破土,又像是水滴融入土壤的声音。很…安静,很舒服。”
林默闭着眼,似乎在感受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看向苏婉:“这里的病毒活性…似乎进入了一种惰性状态,或者说,与周围的生命形式达成了一种…平衡。我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但它们不再充满攻击性。”
苏婉默默听着,将这些观察与“寂静之心”传达的信息相互印证。这证实了他们的猜想,“可控共生”并非空想,而是病毒作为“筛选器”运行下,可能自然涌现出的一种结果,是文明能够通过“筛选”的证明之一。
当他们抵达目标区域——一个位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废弃山谷时,眼前的景象让见惯了末世疮痍的他们也感到了震撼。
山谷内,不再是单一的色调。墨绿色的奇异苔藓覆盖了大部分地面和岩石,其间点缀着散发柔和荧光的菌类。扭曲但坚韧的树木枝头,挂着颜色鲜艳、形状奇特的果实。一些小型、形态温和的变异生物在苔藓间穿梭,它们看到人类车辆,并未表现出攻击性,只是警惕地躲藏起来。甚至可以看到一条原本可能充满辐射污染的小溪,此刻变得清澈见底,水中有散发着微光的藻类摇曳。
整个山谷,构成了一幅诡异却充满生机的画卷。一种前所未有的、脆弱而珍贵的“平静”笼罩着这里。
“难以置信…”杰克跳下车,蹲下身,小心翼翼地采集着苔藓和土壤样本,“这简直是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奇迹!完全违背了已知的末世生态模型!”
林默走到一棵奇特的树下,伸出手,轻轻触碰那粗糙的、带着奇异纹路的树皮。他闭上眼,似乎在与之交流。片刻后,他收回手,眼中带着一丝了然:“它…很‘满足’。病毒赋予了它快速适应和汲取贫瘠土地养分的能力,而它自身稳定的生命结构,似乎也反过来‘安抚’了病毒的狂暴倾向。一种…互惠互利。”
小七则跑到溪边,蹲下来,看着水中游动的、散发着微光的小鱼,脸上露出了进入山谷后的第一个浅浅的笑容。“它们不怕我…”她低声说,伸出手指,轻轻点在水面上,一条小鱼好奇地凑了过来,用发光的头部碰了碰她的指尖。
苏婉看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这就是周悦用生命守护的“希望”的具体呈现吗?如此渺小,如此脆弱,却又如此顽强。它证明了即使在最严酷的“筛选”下,生命依然能找到共存与演化的新路径。
然而,这片来之不易的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苏婉博士!林默!” 负责外围警戒的侦察队员突然通过通讯器急促呼叫,“发现异常!山谷东侧三公里外,检测到高强度能量信号快速接近!信号特征…与我们在南极遭遇的博士部队装甲单位高度吻合!他们发现这里了!”
所有人的心猛地一沉。
刚刚看到的希望萌芽,转瞬间就被死亡的阴影笼罩。
苏婉眼神瞬间锐利如鹰。“全体戒备!杰克,收集关键样本!林默,小七,回到车上!侦察小队,占据有利地形,准备阻击!”
她看向那片生机勃勃的山谷,又看向通讯器中代表敌人逼近的红点。
博士的势力,果然如同跗骨之蛆,不肯放过任何可能威胁他们计划的存在。他们不仅是要清除反抗者,恐怕也要清除掉这些不符合他们“纯净”定义的、自然产生的共生生态!
“不能让他们破坏这里。”林默的声音在她身边响起,同样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他看向山谷的眼神,充满了守护之意。
小七也跑了回来,脸上的笑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恐惧和坚定的复杂情绪。“有很多…很坏的感觉…过来了。”
战斗,无可避免。
这一次,他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战,更是为了这片渺茫却珍贵的希望之火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