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坐标的确认,像一块投入希望前哨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那个遥远、稳定、疑似人工的x射线源,如同悬于所有人头顶的、沉默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或是黑暗中唯一可见的、不知通往何方灯塔。
核心团队内部,围绕着这个坐标,产生了微妙的分歧和更深的思考。
克罗宁持最保守的态度。“我们脚下的麻烦还没彻底解决,铁锈城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干净,外面还有不知道多少变异体和掠夺者盯着。”他在会议上敲着桌子,语气激烈,“现在去操心几万光年外的一个光点?那是找死!我们应该集中所有资源,巩固防御,消化已经得到的技术,让前哨真正站稳脚跟!”
他的观点务实而直接,代表了生存至上的原则。
玛莎则担忧坐标本身带来的心理影响。“不仅仅是那些前信徒,很多普通队员在知道这个坐标存在后,也表现出了一种…混合着恐惧和虚无的情绪。”她汇报着观察结果,“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宇宙中可能如此渺小,被更高级的存在随意‘观察’甚至‘投放’实验品时,支撑我们重建文明的信念可能会被动摇。”
阿雅的意见出乎意料的没有完全偏向保守。“威胁不会因为我们不看它就消失。”她抱着手臂,声音冰冷,“那个坐标在那里,无论它代表什么,都是已知信息。未知才是最大的危险。我们需要知道它是什么,但不必立刻靠近。侦察,评估,制定应对方案——这是我们现在该做的。”
苏婉综合了所有人的意见。她理解克罗宁的谨慎,认同玛莎对心理影响的担忧,更赞同阿雅关于“了解威胁”的观点。
“我们不会进行任何形式的星际远航,那远超我们目前的能力,甚至可能是未来几代人都无法实现的梦想。”苏婉最终定调,“但是,我们必须开始‘理解’它。”
她提出了下一阶段的核心任务:
第一, 持续监测。调动所有天文资源,对坐标源进行不间断的多波段观测,记录其任何细微的变化,试图分析其可能的功能或模式。
第二, 信息回溯。集中力量分析从里奥意识中解锁坐标的那段交互过程,寻找任何可能被忽略的、关于坐标来源或用途的上下文信息。同时,尝试用更温和的方式,继续“引导阅读”里奥意识中的其他信息,看是否存在与坐标相关的其他线索。
第三, 心理建设。由玛莎主导,在前哨内部开展循序渐进的科普和信念教育,引导人们以更理性、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宇宙的浩瀚与未知,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团结内部、努力发展的动力。
第四, 技术储备。在严格遵守安全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有限度地研究和发展基于异星信息原理的技术,尤其是与能源、通讯和深层空间探测相关的领域,为未来可能需要的“对话”或“防御”积累基础。
这个计划稳健而富有远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会议结束后,苏婉独自来到天文观测台。巨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在夜空下沉默地转动,对准了那个遥远的目标。冰冷的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她仰望着璀璨的星河,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情感。
恐惧吗?有一点。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宏大命运选中的沉重,以及一种源于科学探索本能的、无法抑制的激动。
那个坐标是一个问号,横亘在人类文明的前路上。它可能预示着毁灭,也可能蕴含着机遇。但无论如何,希望前哨已经无法回头。他们点燃了火种,修复了家园,战胜了地上的“神”,如今,他们的目光,他们未来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地与这片星海紧密相连。
星海在召唤,不是用声音,而是用一个冰冷的、精确的坐标。而他们,这些废土上的幸存者,必须鼓起勇气,开始学习聆听这无声的乐章,并准备好在未来的某一天,给出属于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