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点了点头,目光再次缓缓扫过下方无数张悲痛欲绝、泪流满面的人族面孔,最后,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虚空,望向了那座注定将成为他最终归宿的火云洞方向,眼神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解脱。
“吾道已尽……使命已了……该……去了。”
数月后,在虞舜与人族核心重臣的悉心调理下,尧那严重到几乎无法动弹的道伤,总算是勉强稳定下来,不再恶化。
他如同当年的帝喾一般,在一个晨曦微露的清晨,拒绝了所有人的送行,只带着简单的行囊,步履蹒跚却异常坚定地,独自离开了这座他守护了近三千年的陈都。
他的身影,在初升的朝阳下拉得很长,最终一步步踏入虚空,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中,直往那隔绝尘世的火云洞天而去。
那里,是他最终的归所,也是他为人族武道,继续贡献这残躯余热的唯一地方。
陈都,客舍。
太乙真人默默感受着尧那决然离去、最终归于沉寂的气息,心中五味杂陈,如同打翻了调料铺。
他亲眼目睹了尧,这位雄才大略的人族共主,前赴后继地冲击那看似不可能的大道壁垒,又相继以惨烈的失败告终。
这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天道的严苛与命运的无奈,但同时,人族在这种近乎绝望的挫折面前,所展现出的那种不屈不挠、坚韧前行的意志,也深深震撼了他的道心。
就在他心潮起伏,为人族之命运感慨万千之际,异变陡生!
他体内那因辅佐人皇、兢兢业业处理人族事务、潜移默化中积累的庞大人道功德,仿佛被尧这最后的冲击与离去所引动,再也无法抑制,轰然爆发!
纯净而温和的金色功德之光,自他四肢百骸、元神深处透体而出,将他全身笼罩!
这光芒并不刺眼,却带着抚平创伤、滋养本源的神奇力量。
原本因目睹冲击失败而有些滞涩、停滞许久的玉清仙元,在这功德金光的冲刷与推动下,如同破开了万年坚冰的江河,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汹涌奔腾!
他头顶隐隐浮现的三花虚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饱满,胸中五气流转的速度暴涨,与天地灵气的交感变得无比清晰深刻!
他福至心灵,知道突破的契机已然到来!
立刻于客舍静室中盘膝坐下,屏息凝神,全力运转玉清仙法,引导着这股磅礴的功德之力与奔腾的仙元,冲击那困扰他许久的大罗金仙后期瓶颈!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数日。
当他再次缓缓睁开双眼时,周身那澎湃激荡的气息已然渐渐平复,稳固在一个全新的、更加浩瀚深邃的层次——大罗金仙后期!
感受着体内比之前雄浑了数倍不止的精纯法力,以及对天地法则更加清晰的感悟,太乙真人心中却并没有多少突破后的狂喜,反而充满了一种复杂难言的明悟。
他起身,仔细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略显陈旧的阐教道袍,神情平静地走出了客舍。
外界,虞舜已然正式继位,开始以共主的身份处理庞大而繁杂的人族事务,忙碌却有条不紊。
太乙真人前去辞行。
“舜共主,贫道于人族盘桓已久,受益匪浅。如今师门尚有要事召唤,需回昆仑山复命。”
太乙真人态度依旧谦和,递上一枚精心炼制的、闪烁着清光的传讯玉符,
“日后人族若遇仙道范畴之疑难,或有用得着贫道之处,可凭此符传讯,贫道若力所能及,定不推辞。”
虞舜双手接过玉符,他能感受到太乙真人话语中的真诚。
太乙此举,这是尝到了功德的好处,为再次获得功德埋下伏笔。
虞舜对这位阐教仙师的看法是,虽偶有阐教弟子的傲气,但行事还算公允,也确实为人族解决过一些麻烦。
他郑重回礼道:
“仙长多年来对人族助益良多,诸多建言,使我族受益匪浅,舜感念于心。日后若有疑难,或还需劳烦仙长奔波。”
太乙真人微微躬身一礼,不再多言。
他驾起一道清亮却并不张扬的遁光,冲霄而起,离开了这座他停留了漫长岁月、见证了自己悲欢的人族都城。
这一次,他心中没有了初来时的惶恐与不安,也没有了之前的功利与算计,反而多了一份历经世事沧桑、目睹英雄末路后的沉淀与平静,对大道、对洪荒、对自身,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对于曾经的憋屈,恐怕早已随风散去。
昆仑山,玉虚宫。
太乙真人回归,恭敬地步入大殿,向高坐云床、面容模糊在无尽道韵中的元始天尊复命,并如实禀告了自己在人族的经历,以及借助积累的人道功德,突破至大罗后期之事。
元始天尊那仿佛能洞彻一切的目光,落在太乙真人身上,瞬间便察觉到了他气息的显着变化,以及那周身尚未完全散去的、纯正而温和的人道功德气息。
天尊眼中闪过一丝极其细微、难以察觉的波动,那波动中似乎夹杂着一丝不悦,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最终,他只是淡淡地、不带任何感情地“嗯”了一声。
“既已突破,便好生稳固境界,体悟大罗后期之玄妙。人族之事,因果纠缠,暂且告一段落。你下去吧,无事不必再来。”
“弟子遵命。”
太乙真人恭敬地行礼,缓缓退出玉虚宫。
他心中明了,自己在人族的这段特殊经历,以及憋屈经历,恐怕让师尊心中颇为不痛快。
但他也清晰地认识到,经此一事,他对于大道的理解,对于洪荒天地格局的认知,乃至对于自身道途的方向,都有了迥异于其他阐教同门的、更为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