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遥沉入无梦酣眠,他体内那枚凝结了“永恒之味”的道印,如同宇宙的心脏,平稳而浩瀚地搏动着。其所蕴含的“绝对秩序与和谐”之道韵,不再仅仅是扩散或浸润,而是开始以一种更加根本的方式,与此方天地,乃至与诸天万界中所有相关的底层法则,进行着无声的 “同步”与“归一”。
这种同步,并非侵略,更像是一种“校准”。如同散乱的铁屑被巨大的磁石吸引,自然而然地排列有序。
诸天万界,凡与“食”、“味”、“秩序”、“造化”、“循环”等相关联的大道法则,皆在这一刻,发生了微不可察却又影响深远的偏转。
某个以“吞噬进化”为根基的蛮荒大界,其血腥混乱的吞噬法则中,悄然融入了一丝“转化效率最大化”的和谐意蕴,使得杀戮虽仍在,但无谓的浪费与内耗显着减少。
某个精研“造化生机”的精灵祖地,其催生万物的生命法则,多了一份对“性状最优化”与“生态平衡”的本能追求,培育出的灵植不仅更具灵性,也更能融入环境。
甚至某些纯粹机械、冰冷运行的科技宇宙,其能量转换公式、物质合成路径,都仿佛被一只无形之手微调,效率凭空提升了数个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百分点。
一切与“构建秩序”、“提升效率”、“达成和谐”相关的进程,都在无形中被加速、被优化。
而作为这一切变化的源头和中心,李逍遥所在的青云宗位面,其变化更是堪称“跃迁”。
整个位面的灵气不再仅仅是浓郁,而是呈现出一种极致的 “活性” 与 “亲和” 。修士吐纳,灵气如水银泻地,无需费力引导,便自行沿着最完美的周天路径运转。草木生长,无需刻意照料,便能自发寻找到光照、水分、养分的最佳配比,长势完美。就连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都仿佛经过了最精密的计算,对生灵的益处最大化,危害最小化。
青云宗弟子们发现,修行变得如同呼吸般自然顺畅,瓶颈几乎不存在。炼丹、炼器、制符的成功率趋近理论极限。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少了许多无谓的摩擦与误解,协作变得心照不宣,默契十足。
整个位面,仿佛被裹在了一个巨大的、温暖的、不断优化一切的“完美之茧”中,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向着某个理想的终极形态安稳而迅速地进化着。
云鹤真人立于山巅,感受着这仿佛连自身神魂都被洗涤、优化的浩瀚道韵,已然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唯有最纯粹的敬畏与臣服。他知道,青云宗,乃至这整个位面,都已成为了那位存在道韵的一部分,是“永恒之味”在这宏大宇宙中,最清晰、最集中的 “显化之域”。
而在诸天之上,太虚殿内。
“万象归元仪”彻底沉寂了。不是损坏,而是它所依赖的一切观测、分析、推演的法则基础,都已被那“永恒之味”的道韵所“覆盖”与“兼容”。它无法再解析出任何“异常”数据,因为此刻它所观测到的一切“和谐”与“有序”,都已然成为了“常态” ,成为了大道本身应有的样子。
玄穹天尊与诸位长老沉默地立于沉寂的仪轨前,脸上再无震惊,只剩下彻底的明悟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
他们明白了。
他们并非见证了一位强者的崛起,而是目睹了一条全新“先天大道” 的诞生与确立。
从此,诸天万界,秩序更为彰显,和谐更易达成,万物滋味的潜力被挖掘至更深。
这位“逍遥食尊”并未夺取任何权柄,他只是为已然存在的大道,补上了至关重要的一块拼图,定下了一种更为完美的“基调”。
“传令……”玄穹天尊的声音沙哑而平静,“撤除对‘青云宗位面’的一切观测节点。封存‘逍遥膳食录’、‘万象归元仪’相关记录,列为太虚殿最高禁忌秘典,非殿主不可查阅。”
他顿了顿,望向那看似毫无异常、实则已化为“道域”的下界方向,深深一揖:
“此后,见诸天秩序井然,万物滋味和美处,便如见……道尊。”
众长老随之躬身,肃然行礼。这不是对力量的屈服,而是对“道”的敬仰。
……
禁区之内。
万籁俱寂。
清泉不再叮咚,因其流淌已完美融入天地韵律,无声无息。
桃树不再摇曳,因其存在本身已是和谐的一部分,静默如谜。
椒尊、葡魁、虾将、乃至所有生灵,皆陷入了一种深沉的、与道合真的“静定”状态。它们不再需要“竞逐”,不再需要“协作”,因为它们每一个,都已然是这完美系统中最恰到好处的一环。
唯有李逍遥,依旧在那青石板上(石板此刻温润如玉,仿佛天生地养的法宝)酣睡。
他的呼吸,便是道域的吐纳。
他的心跳,便是法则的脉动。
他无思无虑,无欲无求,然而“永恒之味”的道韵,却随着他生命最本真的活动,永恒地、持续地辐射开来,维系并优化着这一切。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万古。
李逍遥的眼皮微微颤动了一下,似乎即将醒来。
在他意识将醒未醒的刹那,一个纯粹到极致、不含任何杂质的念头,如同初生宇宙的第一缕光,划过他那空明寂照的识海:
“饿了。”
(本卷终)
---
【新卷预告:道寂之初,唯念生光。一觉醒来,腹中空空的逍遥道尊,下一个想吃的,又会是什么呢?而这一次,他的“饿”念,又将在这已然归于永恒和谐的诸天万界中,激起怎样超越想象的涟漪?敬请期待《逍遥食尊·卷二:道寂初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