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的低吼声在车厢内规律地响着,驾驶座上,林砚的母亲神情专注地看着前方道路,双手稳稳地把着方向盘。车子灵活地穿梭在车流中,很快便将城市的轮廓甩在身后,驶上了通往乡下的公路。
林砚坐在副驾驶位,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变得稀疏的建筑物,和远处大片冬日光秃的田野。他将座椅稍稍调后,找到一个更舒适的姿势。母亲专注于驾驶,并未多言,车厢里一时间只有电台播放的轻柔音乐和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
他掏出手机,屏幕的冷光在车内亮起。他先点开了与苏晚的对话框。上一条信息还是她报备快到家了。他指尖轻触屏幕:
林砚:到家了没?我和我妈开车回老家了,爷爷奶奶身体不太好,今年提前回来帮忙。
信息发出后,他略一思索,又点开了夏沫的头像。
林砚:和我妈回老家了,提前过来帮爷爷奶奶准备过年。这几天不在市里。
几乎是给苏晚的消息刚显示送达,回复就跳了出来。
苏晚:(一张从出租车窗拍出去的、有些模糊但能辨认出她家小区特征的夜景照片)刚到楼下,正准备上楼呢!
紧接着又是一条:
苏晚:已经回老家啦?路上开车小心哦。快去看看爷爷奶奶,他们肯定天天念叨你呢!多陪陪他们,帮忙干点活呀。(后面跟了一个加油打气的小拳头表情)
文字里洋溢着安全抵达的安心和对他家庭事务的体贴支持。林砚看着屏幕,仿佛能看到她一边上楼一边低头快速打字的样子。他回了一个简短的“嗯,知道了。”便结束了对话。这种恰到好处的关心和不过度黏腻的交流,让他感觉很舒适。
而夏沫的回复则带着她一贯的、略显夸张的风格:
夏沫:啊啊啊!回老家了?!(一个震惊到瞳孔放大的猫猫头表情)
夏沫:怎么这么突然……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呀?你不在,我感觉出门都没意思了,只能继续宅在家里“守寡”了……(后面跟了一连串翻滚哭泣、可怜兮兮的小人表情)
夏沫:你要早点回来啊砚哥哥!(委屈到模糊.jpg)
强烈的依赖感几乎要溢出屏幕。林砚看着这一连串的消息,有些无奈地按了按太阳穴。他回复道:
林砚:嗯,回来帮忙。忙完就回。
夏沫:那好吧……(一只小兔子耷拉着耳朵,抱着胡萝卜蹲在角落的表情)那你记得想我!
林砚没有再接话,将手机调成静音,放回了口袋。母亲瞥了他一眼,随口问道:“跟同学聊天呢?”
“嗯。”林砚含糊地应了一声,不想多解释。
车窗外,乡村的景致愈发清晰。开阔的田野,远处连绵的山丘,偶尔掠过的鱼塘泛着粼粼波光。持续的车程和车内暖意带来困倦,林砚将头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不知不觉间,在车轮规律的滚动声中沉沉睡去。
……
他是被车身轻微的颠簸和母亲的声音唤醒的。
“小砚,醒醒,快到了。”
林砚睁开眼,视线有些模糊。窗外,天色已然暗沉,冬日的夜幕降临得迅速,远山只剩下黝黑的剪影,天际最后一抹绯红的霞光也即将被深蓝吞噬。车子正行驶在一条更加狭窄、但还算平整的乡村水泥路上,两旁是熟悉的竹林和错落的农舍,一些窗户里已经透出温暖的灯火。
空气中,似乎能闻到一股清冷的、混合着干草、泥土和隐约炊烟的气息。这是老家独有的味道。
车子最终在一栋带有宽敞院坝的旧式二层小楼前稳稳停下。院坝边缘堆着整齐的柴火,墙角放着几个废弃的瓦盆。几乎是车子熄火的同时,老屋那扇漆色斑驳的木门“吱呀”一声从里面被拉开。
爷爷奶奶相互搀扶着,出现在门口昏黄的白炽灯光下。橘色的光晕勾勒出他们有些佝偻的身影。
“回来啦?路上累了吧?”奶奶的声音带着喜悦和老年人特有的沙哑,率先开口。爷爷站在一旁,脸上是克制却明显的笑容,不住地点头:“好,好,到了就好。”
林砚推开车门,冬日清冽的空气瞬间涌入肺腑,让他彻底清醒。他绕到车后,和母亲一起从后备箱拿出大包小包的行李和年货。当他直起身,目光清晰地落在爷爷奶奶脸上时,心中不由得微微一动。不过大半年未见,爷爷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像是被风霜刻下的沟壑,奶奶的背也比记忆中更弯了一些,银白的发丝在灯光下有些刺眼。时光在他们身上流逝的痕迹,比在城市里父母身上要明显得多。
“爷爷,奶奶。”林砚开口打招呼,声音比平时稍软。
“哎!快,快进屋,外面冷!”奶奶连忙招呼着,伸手想帮他们拿东西,被林砚母亲拦下了,“妈,您别动手,我们来就行。”
几人拿着东西进了屋。老屋的堂屋里还是老样子,略显陈旧但收拾得干净,中间摆着八仙桌和条凳。母亲将带来的卤味、糖果、新衣服等东西一一放在桌上,对林砚说:“小砚,明天一早镇上赶集,得再去买些新鲜蔬菜和鱼肉回来。这事儿交给你了,早点起。”
“知道了。”林砚应承下来。这算是每年回来的固定任务。
奶奶则已经忙着去厨房张罗热汤热水,嘴里念叨着:“肯定饿了吧,先喝口热的暖暖身子……”爷爷虽然没多说话,但目光始终跟着林砚,那眼神里,是藏不住的欣慰和期盼。
老屋的灯火,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和冬夜的寒意,将一家人笼罩在一种平淡却真实的温暖之中。